个人爱好分享
尽管有人认为放储100万吨相对于年消费量超过千万吨的国内食糖市场不过杯水车薪,但此举可见国家稳定糖价的决心。受昨天会议和国际原糖市场影响,国内白糖期货昨天延续了前一日的跌势,现货市场则无人问津。在国际、国内、政策指导等三方面因素影响下,行情的急速下跌也让商家茫然失措、客户持币观望,国内各地的食糖批发市场上一时间出现了有价无市甚至无价无市的情况。开榨以来,国内糖市始终"暖意"融融,糖价一路走高。糖价由去年11月下旬开榨时的每吨3600元涨至12月中旬的4300元,今年1月下旬则突破了5000元大关。眼下,海南省食糖生产已接近尾声,糖价仍继续飙升。7日,海口食糖成交价每吨5500元,国内更高售价已飙升至每吨5750元,大部分销区售价均超过5400元。业界人士连呼想不到,海南省糖协有关负责人称,就海南而言,本榨季平均销售价比上榨季每吨增加1600元至1700元。 其次,国际糖市也是国内糖市的一个"风向标"。国际糖价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国际原糖价已涨至每磅18.8美分左右,相当于每吨5900元人民币。而国际运费攀高使现货市场交易驻足不前,由于成本过高,一般贸易进口糖一时难以挤进国内市场,对国内糖市暂时不会构成威胁,从而拉动国内糖价走高。另外,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也产生了连锁反应,因此 *** 了对燃料酒精的需求。如占国际产糖量40%的巴西,为规避国际油价高涨对经济带来的冲击,将大批甘蔗原料转而生产酒精燃料,使国际白糖供应锐减。另据有关资料介绍,国际一些主要产糖国食糖减产也成定局
[img]郭鹤年的祖籍在中国福建省福州市。他的父亲郭钦鉴于1909年出洋谋生,来到马来西亚。先是当店员,后来自己开了家咖啡馆,成了家。郭钦鉴的哥哥郭钦暖也在南洋,兄弟俩经过数年努力,共同创办了以经营大米、大豆和糖为主的东升有限公司,家境日臻富裕。
郭鹤年是郭钦鉴的幼子,上面有两个哥哥。他们的童年是幸福的,家境优裕,严父慈母,弟兄3个在新山市一家英文学校读书。郭鹤年自幼聪明过人,而且非常好学。从英文学校毕业以后,他考入新加坡莱佛士学院。在求学期间,他刻苦发奋,博览群书,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名列前茅。他在这儿还认识了一位对政治颇为热衷的同学,即是日后成为“新加坡强人”的李光耀。
1945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寇入侵东南亚。马来西亚也被日军占领,并实行军管。郭钦鉴公司的大米生意被迫停止。祸不单行,不久,与郭钦鉴共同管理公司的侄儿郭鹤青又被日本宪兵扣押。公司只好关门,郭鹤年也被迫中途辍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郭钦鉴重整河山,再次开张。东升有限公司不仅恢复了生意,而且,由于他们的精心经营,市场不断扩大,发展得很快。然而,好景不长,郭钦鉴本来身体就欠佳,又因多年创业操劳过度,终于一病不起,于1948年病故。
父亲去世前不久,郭鹤年在新加坡独自创办了从事航运业的利克务公司。由于父亲的病故,他只好又回到马来西亚。
郭鹤年的母亲郑格如女士受过高等教育,是个识大体也很有眼光的聪慧女性,她不希望因为丈夫的死,使郭氏家族的事业分崩离析,建议郭鹤年与他的哥哥以及堂兄弟们互相帮助,大家拧成一股绳,联手重新创业。成功之后,郭鹤年说:“母亲对我今天的成就有很大的功劳,对儿子的管教非常严格,也是影响我一生更大的人。”
郭氏兄弟遵照母亲的意见,集中了各自所得的遗产,并邀请堂兄弟们来共同商量,各人入股,于1949年组建了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鹤年当时虽然才25岁,但他精明强干,博学多才,众兄弟一致推举他为公司的董事长。这样,年纪轻轻的他便挑起了重担,继承父辈开创的基业,继续经营大米、面粉、豆类和糖。
与此同时,郭鹤年在新加坡创办的利克务公司的业务也正常进行,而且越做越好,日渐红火。1955年,郭鹤年将该公司改成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他同时兼管。
身居要职的郭鹤年深知自己的担子重,也知道自己的能力有限,要进一步发展事业,还必须拓宽眼界。为此,他专程去英国做市场调查,并学习商务知识。
在伦敦,郭鹤年对英国人优秀的经营管理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认真的学习和调查研究,他发现了糖业的潜在能力。于是,他把精力集中起来,专门地对糖业的经营做了深入的调查,对糖业的贸易状况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当时,马来西亚人食用糖的大部分是从国外进口的,本国制糖业极为落后。郭鹤年决心抓住这个机会,大刀阔斧地干一番。
欧洲之行不仅大大地丰富了郭鹤年的商业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了他一个清醒的提示。1955年回国后,除了经营郭氏兄弟有限公司郭氏(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外,他又在新山市创办了明因私人有限公司,经营进出口贸易。50年代后期,郭鹤年开始着手致力于糖业经营。
1955年,郭鹤年回到马来亚,他在柔佛新山成立民天有限公司,专门从事商品贸易的生意。
通过民天有限公司和原本已成立的郭氏兄弟有限公司,同时应用在伦敦学到的现代商业管理经验,郭鹤年大胆地改变营业方针,开始设法从泰国大量输入白米,分销至新加坡、柔佛及马来亚各大城小镇。这也是郭鹤年家族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该家族跨国化企业的牛刀初试。很快,郭鹤年在马来亚生意场上建立起知名度和信誉。同行都知道,新山郭家那个从英国回来的“罗拔”(Robert Knob)长袖善舞,不可小觑。
郭鹤年堂兄郭鹤尧在谈到郭氏发迹时指出:“郭氏集团能够今日在本地及国际上大展拳脚、一帆风顺,主要是郭鹤年的眼光及工商业才华造成的!”
郭鹤尧继而称:郭氏兄弟集团的真正盈利并不是来自米业,而是靠“工业”;首先是靠炼“糖”工业,而且郭氏兄弟集团的真正发迹期,前后只不过30年!
作为兄长评价堂弟的业绩,如非心悦诚服,郭鹤尧要说出这样的话是不容易的:“我应该很公平地指出,过去30年来,鹤年对工商业的许多准确分析、判断和决定,造就了郭氏兄弟集团今日的局面。”
1957年马来亚宣告独立。为了改变单一制的殖民地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多元化,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马来亚联邦以及稍后的马来西亚 *** (新加坡独立后易名)基本上沿袭了英国统治时期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1957年的“独立宪法”默许非马来人在经济领域的活动自由,不受人为或法律上的干涉。从马来亚1957年独立后到1969,年“5·13”事件这段时间,被人称为“马来人的政治力量与华人的经济力量相结合的时期”。
马来西亚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相对稳定,为华人经济发展,尤其是向现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他们在50年代初期从经营锡矿业、橡胶业以及商业所积累的资金,开始向工业制造业、建筑业、地产业、制糖业、金融业、航运业和旅游业等领域发展。在这遍地是金、充满机会的年代,不少马来西亚华人把握住快半拍商法,谱写了一篇篇多姿多彩的传奇故事。
就在郭鹤年在经营民天和郭氏兄弟公司的时候,发现糖价不断飚升,几乎使得每个经营白糖的经营者,都赚得盆满钵满。
一经了解,当时的食糖供应命脉,掌握在外国商家手里,主要依赖进口。食糖的价格一度涨得怨声载道,一磅树胶的价格竟然不敌一磅食糖的价钱。
郭鹤年在英伦学习、考察期间发现食糖交易和期货交易大有可为,心弦为之一动。
就在这一时刻,一位同郭鹤年有着广泛业务往来的日本商人找到他:“郭先生,炼糖业在马来亚很有发展前途,咱们联手一起干吧。”
这个提议,令郭鹤年怦然心动。
因为马来亚地处亚热带,具有种植甘蔗的优越条件。只不过没有自己的炼糖厂,不得不依赖进口而受制于人。
因为此际首相东古·拉赫曼领导的 *** 拟订了之一个五年计划,大力发展国内的工业。在这项计划下,凡是被列入新兴工业的领域,均可获得极大的奖励,其中包括免税优惠措施。
与此同时,曾一度控制东南亚糖业市场的黄仲涵家族已在下坡路上越走越远,逐步淡出这个领域,真空地带谁来填补?
于是,郭鹤年决定投资炼糖业。
但是,不要忘记,郭鹤年虽说20余岁就执掌家族经营的帅印,虽然他比家族其他成员见多识广,读过书,留过洋。华人家族毕竟有长幼尊卑的传统,而且郭家人多想法也不少;更重要的当时郭鹤年虽具备大手笔运作的筹划,但毕竟还没有拿出响当当的杰作来。
因此,他对炼糖业做了全面而深入的考察,并同日本商家进行冗长的谈判,一个揭开郭家事业发展新篇章的主意就在心底拍板。
在郭氏家族董事会上,郭鹤年向家族成员端出他的全盘计划:将全部身家财产投资到“炼糖工业”上。
郭鹤尧是参加此次会议的成员之一。他在接受新加坡名记者冯仲汉的采访时是这样说的:
“我们家族的每一个成员都赞同鹤年的主张。当然大家都明白,那次的投资也是一个冒险,万一失败的话,所有郭氏家族累积了几十年的财产都会全部化为乌有。”
而另一种说法则是:郭鹤年话音刚落,就出现赞成派和反对派,而且势均力敌。
赞成者认为,鹤年计划缜密可行,跟着他走没错。更重要的是眼下大马商机难得,如不加以把握,郭氏家族难有出头日。
反对者则言之凿凿:投资炼糖业在大马史无先例,如今把全部身家都押在这上面,风险太大,这无异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面,万一砸了就“玩完”。
郭鹤年条分缕析,侃侃而谈:
糖,是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之一。这些年来糖价一直飚升,而食糖供应的钥匙掌握在外国商家手里。如今大马 *** 鼓励国内企业界发展民族工业,并予以优惠,这种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迅速捕捉,可能转瞬即逝。
所有身家押在炼糖业,正是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兵法与商法同理,假如别人抢先从事炼糖业,我们随后跟进,即使没有风险,其利润必然大打折扣。
我们现在不是要求稳,小打小闹;我们要开创一个新世界。
郭鹤年不是滔滔不绝的演说家,然而他陈说炼糖业前景、风险结论有理有据,条条是道,极具说服力。
原来持肯定态度的家族成员更加放心,持有异议者也举手表决,全盘同意郭鹤年的决策,倾尽全力发展制糖业。
于是,马来亚之一家白糖提炼厂在1961年诞生了。
这便是建于马来亚槟城北赖的马来亚制糖厂。它是郭鹤年家族与马来亚联邦土地发展局、三井物产和日新制糖公司合资创办的。
郭氏家族为此注资60多万马币。用郭鹤尧的话来说:当时这个数字对很多大财团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可是对当时的郭氏家族,就非同小可了!我们当时只是一家米商。一家稍具规模的杂货铺而已。
观察家认为,创办制糖厂是郭鹤年家族事业发展的一个里程碑。
分水岭便是建厂前后。在兴办制糖厂之前,属于郭氏蛰伏时期。而当他毅然兴办制糖厂并付诸实施,则是他朝着现代企业迈进的重要关头,为他日后糖王的企业帝国奠定了基础。
当之一批白晶晶的蔗糖从北赖制糖厂的流水线哗哗流出,郭鹤年随手将一把糖放进杯子里,冲进一杯水,微微地呷了一口。这时,他心里的感觉就跟口里的味道一样——甜极了。从此,郭鹤年确立了在世界食糖界举足轻重的地位。
在此后的一两年间,郭鹤年在东南亚各地的食糖贸易异常活跃,常有大手笔表现。他向中美洲的古巴购糖,然后转手卖给印尼;从泰国买入原糖,经过制糖提炼后通过有关渠道倒卖给中国。他低进高出,左右逢源,赚得盆钵皆满。
这时,郭氏家族原来对投资糖厂持有不同看法的成员,都庆幸没有坚持自己的看法,庆幸遵从鹤年的决策,郭氏家族事业才能开辟出一条致富新路。
60年代的整整10年,是郭鹤年全力投入食糖生意的10年。
马来西亚在传统上是一个以锡矿和树胶立国的国家,至于食糖,一向是依靠进口,因为一无种植甘蔗的基地,二无炼糖厂,因此,食糖的供应权都控制在外国商家的手中。
郭鹤年投资搞炼糖厂,可以自己提炼白糖,然而仍需从国外进口原糖,仍然受到外国商家的控制。
要想在糖业上进一步发展,必须跨越这个障碍,自己生产原糖,郭鹤年敏锐地看到了这一点。
况且,马来西亚本身并非没有种植甘蔗的条件,只是因为独立前殖民统治下经济畸形发展,才造成了今天的局面。
必须建立自己的种植基地,这个地方必须有大片的荒地待开垦,土地的价格又不太贵。
郭鹤年的目光落在马来半岛最北端一个不起眼的小州上。英国人统治时把它叫做“Perlis”,译音过来就是玻璃市,这“市”字经常给人误解,其实它并无市镇的意思。玻璃市州是全国最小的州,面积为795平方公里。它毗邻泰国,人烟稀少,经济不发达,有大片的森林地待开发,这是郭鹤年建立他的种植基地的理想地点。
1973年正是世界市场上白糖价格飞涨的时候。蔗园这个时候开始收获,无疑给郭鹤年的生意注入了一支 *** 。
在边建种植基地的同时,郭鹤年一边在世界糖业市场呼风唤雨,屡有上乘表演。
1970年,世界食糖市场酝酿着一场风暴。很多人看到的是歌舞升平的日子,以为糖价还是像以前那样小幅的波动,不以为意。而郭鹤年就像一只有着一双锐利眼睛的鹰隼,看到糖市上涨的先兆。
于是,他将在伦敦学到的期货交易的 *** 运用于实践中。他抢在世界糖价上涨之前,收购了大批原糖,并投巨资于白糖期货交易。随着糖价的上涨,人们发现“罗拔·郭”手中拥有大量的食糖。
据说,仅此一役,就为郭鹤年赚得600万马元的入项,令国际食糖交易市场的资深人士刮目相看。
到了1971年,郭鹤年家族已控制了大马来西亚(东、西马)原糖进口的80%。
1972年3月30日,郭鹤年领衔的玻璃市种植有限公司在吉隆坡股票交易所主要交易板挂牌上市。
1973年,郭鹤年的“糖王”地位得到真正的确认。他不但拥有自己的炼糖厂,而且有自己可靠的原料基地。
说来也巧,1973年正是世界糖市好价钱的时节,源源的甘蔗送到炼糖厂,然后变成白色的食糖,变成一捆捆马币、美元。
玻璃市种植园的收获的意义,还不在于为郭鹤年赚得盆满钵满。同时,它还有另一层的意义:以前从未大面积种植甘蔗的马来西亚,其食糖供应已经自给自足。
拥有自己的蔗糖种植基地和炼糖厂,郭鹤年在糖业界的发言权更大了。他成为伦敦糖业联合会的会员,同美国、古巴等国的糖商和机构也关系密切,往来频繁。他的名字,不仅为马来西亚和东南亚商界和糖业界人士所熟悉,就是在国际糖业经济中也是大名鼎鼎的金字招牌。
70年代初期,郭鹤年不仅控制了马来西亚、新加坡80%的糖业市场,还把他的产糖业务扩展到印尼、泰国、菲律宾乃至中国等国家。
1979年9月,在印尼苏门答腊的楠榜举行了郭鹤年集团所属的石头山种植园的开业典礼。人们注意到,印尼总统苏哈托出席了这一典礼,并手持金剪刀为之剪彩。
郭鹤年在糖业界呼风唤雨、气势如虹可见一斑。
玻璃市种植园是郭鹤年“初恋”的一个重要结晶。这个宁馨儿,使郭鹤年在商界首度加冠晋冕。
1976年,郭鹤年通过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发动了一场倒置收购行动,从而使马来西亚制糖厂成为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的一家子公司。这样,玻璃市种植园有限公司就成为郭鹤年以糖业为主的商业舰队,其经营项目包括糖的生产、提炼以及销售等各个领域。
六七十年代,无疑是马来西亚乃至东南亚糖业贸易的黄金时代。在这20年间,郭鹤年集团控制了马来西亚食糖市场份额的80%以上。
伦敦同业界估计,郭氏兄弟集团在全盛时期频频出击,风头强劲,在国际市场1600万吨食糖的交易中,该集团无论是现货交易还是买卖期货,乃至充作中间人抽取佣金,都能游刃有余,立于不败之地,并有效地控制了150万吨食糖的交易量。
有人甚至惊叹:糖业天下,郭氏几乎占了一成。
于是,“大马糖王”、“亚洲糖王”的封号,自然非他莫属。
郑州市 2006 *** 工作报告
作者:赵建才 文章来源:中新网 更新时间:2006-3-12
——2006年2月25日在郑州市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 *** ,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5年和“十五” *** 工作回顾
2005年,市人民 *** 在省委、省 *** 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人民,以科学发展观
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开展保持 *** 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按照“加快发展,保持稳定,为民谋利”的基本思路和要求,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全市经济社会实现了又快又好的发展,圆满完成了市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初步统计,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650亿元,增长15.8%,人均生产总值达到285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151亿元,增长3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20亿元,增长28.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06.7亿元,增长14.5%;非公有制经济完成增加值875亿元,增长22%,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640元,增长13.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774元,增长14.1%。
———工业经济快速增长,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全部工业增加值完成759.7亿元,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69.7亿元,增长24.2%。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达到306户,比2004年增加110户。“工业项目建设年”活动成效显著,工业投入创历史新高,项目投资完成300.9亿元,增长43.3%,中铝河南分公司70万吨氧化铝等78个重点工业项目竣工投产。铝工业、装备制造、汽车、食品加工等优势产业竞争力不断增强。氧化铝产量突破170万吨,位居亚洲首位;宇通公司豪华客车、城市公交客车产销量居全国之一,郑州日产的高档皮卡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速冻食品产量达到32.3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宇通”、“三全”、“思念”成为“中国500更具价值品牌”。
———商业新型业态发展较快,现代服务业迅速成长。传统商贸流通业加快升级,连锁业得到快速发展,麦德龙、五星电器等知名商业零售企业先后落户我市,家世界、正大易初在我市的扩张步伐不断加快,圃田建材等交易园区建设进展顺利。现代物流业发展迅速,国际航空货运中心工程正在抓紧建设,公路港、铁路港、航空港“三位一体”的物流体系逐步形成。总投资22亿元的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并投入使用,已成功举办了第十一届郑交会、中原国际工业博览会等大型展会。我市入选中国会展业更佳会展城市、中国更具潜力的会展新锐城市,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被授予中国展馆新锐奖。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积极实施文化精品名牌带动战略,打造了一批艺术精品,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全面提升。大型原创舞剧《风中少林》荣获全国舞蹈界更高奖“荷花奖”金奖,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已成功赴台湾演出,并签订赴美国巡演协议。旅游业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全年旅游总收入达到178亿元,同比增长28.4%。郑交所白糖期货成功上市,保险、中介等服务业迅速发展。
———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现代农业发展步伐加快。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现代化、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村经济全面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72亿元,增长7%。现代畜牧业发展迅速,畜牧业增加值28.4亿元,占农林牧渔业增加值的39.5%。农业龙头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年销售收入总额突破110亿元。新建奶牛养殖小区20个,新增种植业无公害生产基地15万亩,建成12个全省领先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切实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全年安排财政支农资金5.7亿元,增长22.1%。全面落实免征农业税政策和农村税费改革有关配套措施,免征农业税9238万元,兑付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5357万元。农村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强,新建、改建农村公路1963公里,解决了6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三个一万”工程全面完成,建设沼气池2.4万个,西部缺水山区新建集雨节灌水窖1万个,巩固和解决1.2万贫困人口脱贫。森林生态城工程建设步伐加快,全市新增造林面积25.6万亩。
———城市建设力度加大,城市面貌明显改观。中心城区保护改造“三年一大变”目标基本完成。续建、新修南三环东段、新柳路等道路14条(段),西三环———化工路立交已建成通车,北三环———文化路立交等工程进展顺利,改造支路背街小巷121条,对全市红线宽20米以上的道路全部进行了整治。新开、优化公交线路55条,新购运营车辆303台,新增供水管道160公里,新建、改造雨污水管网49.7公里,市区新建公厕102座。全年新增绿地700余万平方米,新建公园8个、游园42个。五龙口污水处理厂一期日处理10万吨工程建成投入运行,马头岗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工建设,垃圾综合处理场主要填埋场建成投入使用。绕城高速公路已建成通车。“四城联创”成效明显,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工作胜利完成,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已通过技术考核,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大多数考核指标已达标。
郑东新区建设“三年出形象”目标基本实现。累计完成投资232亿元,引进项目170个,开工项目120个。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续建和新建道路137条(段),其中96条(段)基本具备通车条件,通车里程达到102公里。新区热源站开始供暖,中心湖喷泉景观及水幕电影投入使用。中央商务区形象基本显现,入驻项目59个,其中52个开工建设,内、外环正在建设的47栋高层中31栋已结顶;河南艺术中心的美术馆、艺术馆主体已封顶,会展宾馆项目已与上海绿地集团签约。龙湖南区、商住物流区、龙子湖区、科技园区建设取得新进展。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取得新成就。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全年500万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全部奖补到位,重点支持31个市级重点镇建设。
———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水平逐步提高。国有企业改革步伐加快,全年完成176户企业改制任务。中原制药厂重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一、四棉公司改制程序启动,三棉改制后新公司正式运营,电缆、白鸽、友谊等企业集团改制进展顺利。永通特钢在香港成功上市。以郑州铁路系统、郑煤集团等企业的32所中小学交接为重点的企业主辅分离工作已经完成。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稳步进行,全市粮食流通企业职工全部实现身份转换。煤炭资源整合成效显著,关闭了240多个小煤矿。乡镇机构改革基本完成,撤并乡镇15个,分流行政事业人员3535名。投融资体制改革进展顺利,多元化投融资格局初步形成。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推进,支农实力明显增强。文化体制改革迈出新步伐,对新组建的郑州歌舞剧院进行了股份制改造,《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和大型舞剧《洛神》实行市场化运作。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注重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和招商引资激励机制,有效调动了全市上下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浙江绿城等一批招商大项目落户郑州,引进市外境内资金达102亿元。全年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18家;实际利用外资3.4亿美元,增长38.6%;进出口总额达到11亿美元,增长41.2%。组织参加豫港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河南(旧金山)经贸文化周等经贸活动,招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批企业到国外投资,有13家企业进驻非洲塞拉里昂工贸园区,海外市场进一步拓展。出口加工区封关运行良好,郑东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招商工作取得新进展,加州工业城项目正在加紧推进。区域经济交流与合作明显加强。
———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进展。继续实施科教兴郑战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得到加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学校布局和结构调整加快,教育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首次对县(市)区教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22所新建中小学全部竣工,入学困难得到缓解。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九届中学生运动会。电影《任长霞》在全国放映,《任长霞》电视剧和戏曲相继播出。群众文化活动广泛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等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建成郑州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形成覆盖城乡的救援体系。建成7所示范乡镇卫生院,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得到加强,全市人口出生率低于省下达控制目标,流动人口计生工作经验在全国推广。经济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社区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圆满完成。民兵预备役建设和优抚安置工作进一步加强。
就业再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1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1万人。全年各级财政投入社会保障资金14.3亿元。在全国率先实行市属国有破产和困难企业退休人员大病统筹医疗保险,国有企业退休职工生活补贴、中小学退休教师待遇等问题得到解决。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在全省率先实行农村居民更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低保做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开工经济适用住房91.2万平方米,竣工47.8万平方米,廉租住房覆盖率达到符合条件“双困家庭”100%。救灾救济工作扎实有效。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创出新模式,流浪儿童救助保护在联合国人权工作会议上得到肯定。劳动监察力度不断加大,农民工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民主与法制建设得到加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自觉接受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监督,接受人民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的意见。全年办复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1226件。制定了 *** 重大事项决策规则,扩大了政务公开范围,完善了 *** 新闻发言人和市长接待代表、委员活动日制度, *** 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进一步提高。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坚持依法治市,提请通过地方性法规11件,制定规章8件。加强对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依法规范 *** 行政行为。积极宣传贯彻《 *** 条例》, *** 秩序进一步规范。妥善化解矛盾,群体性突发事件大幅减少。不断深化“两严一创”活动,全力开展命案攻坚,大力推广技防设施建设,全面构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全市没有发生重特大刑事案件。我市荣获“全国科技强警示范城市”。健全了安全生产监管体系,严格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省会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向社会承诺为群众办好的“十件实事”,件件得到落实,群众关注的一些热点、难点问题得到切实有效解决。
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人事、统计、审计、物价、侨务、对台事务、国防教育、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地方志、档案管理、气象和地震监测、人防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2005年全市各项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标志着“十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跃上了一个新台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增长速度逐年提高,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6%,增速比全省和全国分别高出2.2个和4.1个百分点,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都实现了翻番。地方财政收入由2000年的46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151亿元,年均增长24.9%。在国家统计局评定的2004年度中国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城市中,我市名列第23位,比上年位次前移5位。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大幅增长,5年累计完成投资309.8亿元,年均增长43.3%。建成区面积由2000年的133.2平方公里扩大到262平方公里,城镇化率由55.1%提高到59.2%。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分别为13.5%和10.4%。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达到23和43.7平方米,分别比2000年增加3.2和11平方米。经过“十五”的快速发展,我市在全省乃至中部地区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明显增强。
回顾“十五”特别是近年来的 *** 工作,我们深深体会到,经济社会能够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得益于我们认真坚持和把握了以下几点: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理清了发展思路。结合郑州发展的实际,我市提出了“拉长工业短腿、发挥商贸优势、带动现代农业”的工作思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强化了工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46%以上,比2000年提高近4个百分点。二是不断创新举措,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力量。根据每年工作重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推进措施,狠抓了“社会各界民主评议机关和行业作风”、“两个新增160亿”、“五个一百”、“工业项目建设年”和“四城联创”等工作,从而使全市上下方向明确、思想统一,凝聚了人心,形成了合力,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三是努力加大投入,增强了发展后劲。城市建设、工业项目、农村基础设施和各项社会事业建设的投入逐年加大,带动了全市经济快速发展。“十五”期间,我市固定资产累计投资2607亿元,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为我市今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四是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增强了发展活力。国有企业改革和主辅分离基本完成,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逐步建立,企业焕发了生机和活力。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综合改革推向深入,农民负担大幅减轻,种粮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强力推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减少,机构精简高效。五是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谋利,让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发展带来的成果。从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入手,不断加大社会保障投入,“十五”期间各级财政累计投入资金49.6亿元,切实解决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教育、就业、医疗等实际问题。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4.8%。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300天。
各位代表,上述成就的取得,是省委、省 *** 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支持和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 *** ,向给予 *** 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干部,向驻郑人民 *** 、武警官兵、公安政法干警,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关心和支持郑州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诚挚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结构性矛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仍比较大,资金筹措、土地审批和环境保护等发展瓶颈问题更加突出。二是农村卫生、文化、教育等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农民就医难、增收难等仍然是农村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三是社会保障体制仍待进一步完善,城乡社会统筹、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有待提高。四是利用外资的规模偏小,经济外向度不高。五是就业压力仍然很大,就业岗位不能充分满足需求。六是城市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创建文明城市任务十分艰巨。七是在全省的首位度还不够高,在中原崛起乃至中部崛起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八是一些 *** 工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效率不高, *** 廉政建设有待继续加强。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和解决。
“十一五”发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目标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坚持以 *** 理论和“ *** ”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郑、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构建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服务业中心和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生态郑州、平安郑州、和谐郑州,把郑州建设成为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现代物流商贸城市、全国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城市和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
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左右;保持较快的投资增幅,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7%;经济增长质量明显提高,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单位生产总值能耗比“十五”末降低20%以上,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社会更加和谐,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我们必须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牢牢把握五个重点,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一是强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扩大内需,调整投资和消费的关系,在扩大投资规模的同时,改善消费环境,促进消费升级,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在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同时,加快物流、会展、文化、旅游、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的双重升级。突出集约化、规模化、集群化、生态化,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从资源型向技术型和高端型转变,促进经济发展向三次产业协调推动转变。
二是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不断加大投入,发展对经济增长有重大带动作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建立健全促进产学研有机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社会化、专业化、 *** 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合理配置科技资源、充分激活创新要素的政策调控体系,加快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新,推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建设创新型城市。
三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合理布局、科学分工、优势互补、产业对接。坚持“多予少取放活”,从农民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容易见效的事情抓起,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强化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向农村倾斜,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真正使建设新农村成为惠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民心工程。
四是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全面推进综合配套改革,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坚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着力发展开放型经济,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环境,健全市场体系,提高生产要素的市场化程度,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营造有利于扩大开放的服务环境、法制环境、人文环境、创业环境和信用环境。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扩大招商引资规模,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五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入手,更加注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再就业,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建立健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加大公共服务投入。更加注重民主法制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保持社会安定团结。
《郑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及说明,大会已印发给各位代表,请予审议。
2006年的主要工作
2006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努力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至关重要。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4%;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3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单位生产总值能耗降低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下;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为实现上述目标,应着力做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努力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
坚持把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作为关系全局的重大任务,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规模经济,实现规模效益。
(一)坚持扶优扶强,强力推进工业快速发展。继续开展“工业项目建设年”活动,加大工业投入,加快工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布局,着力提高工业经济增长的整体素质和内在活力。力争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0%,销售收入增长25%以上。大力开展工业招商,引进一批重大战略性项目,工业投入增长30%。加快支柱产业发展,以发展高档公路客车、运动休闲车、特种专用车为重点,加快汽车零部件工业园建设,提高本地产品配套率;以推进煤电铝一体化为重点,积极开发高效连铸技术和深加工技术,着力提高终端产品收益率;以建设国内重要的食品生产加工基地为目标,努力扩大速冻食品、方便食品、高档面制品、啤酒和饮料的系列化、规模化生产;整合纺织资源,加快资产重组和改造提升,推进纺织工业快速发展。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传统产业的科技含量和装备水平。加快发展以晶片、税控机、保密计算机、数字视听产品等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力发展光机电一体化;大力培植重点新材料工业企业和龙头企业,走新材料规模化、材料制品专业化路子。实施名牌战略,整合服装、耐材、机械制造等行业的品牌,力争再创一批国家级名牌产品和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知名品牌。继续加大重点企业扶持力度,力争销售收入超百亿企业达到2家、超50亿元企业4家以上。搞好工业园区和都市工业规划,抓好郑州纺织工业基地等园区建设,推进工业集群区发展。
(二)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流通方式,培育大型流通企业。规范城市商业网点建设,积极发展社区超市、便利店。努力开拓农村市场,实施“万村千乡”工程,不断完善农村商品服务体系。着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构筑现代物流体系。加快郑州国家干线公路物流港、国际航空货运中心、铁路集装箱货运中心、铁路零担货运中心和中南邮政物流集散中心等建设,重点培育豫鑫、长通等物流企业。认真做好郑州国际会展中心运行管理工作,依托会展中心,拓展会源,扩大会展规模,提高办会办展水平。筹备举办好第十二届郑交会、全国制药装备会、全国药品交易会等一批重点展会,办好第二届世界传统武术节、2006年中国企业500强发布暨高层论坛。
全面落实文化产业发展政策,重点扶持大众传媒、文化旅游、文博会展、出版发行、文化娱乐等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扶持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整合文化资源,继续抓好郑州歌舞剧院的体制机制创新,加快豫剧院和曲剧团合并步伐。重视创意型人才培养,策划一批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突出抓好商都文化苑、黄帝文化苑建设,重点抓好《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型实景演出工作。
加快旅游、房地产、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积极筹建郑州旅游服务中心,下半年投入试运营。整合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以文化为核心的旅游业,加大A级旅游景区创建力度,努力打造旅游精品。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大力开发境内外旅游市场。积极发展城市近郊游,加快雁鸣湖景区开发。积极发展房地产业,扩大普通商品房供给。进一步深化住房制度改革,推进住房货币化分配。扩大住房公积金缴费面,简化公积金贷款程序,提高贷款比例。改善金融环境,扩大直接融资规模。积极推进市商业银行资产重组,加快区域产权交易市场建设。
(三)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力度,积极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增强中心城区与卫星城的互通能力。继续加快郑汴快速通道建设,确保年内建成通车;做好郑州至新郑快速通道建设前期工作;开工建设郑州高等级绕城公路西段和北段的改造工程,打通航海东路及中原西路;开工建设郑州至石人山等高速公路。配合做好郑州至西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及郑州车站西出口建设工作,配合做好郑州至石家庄、郑州至武汉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铁路客运专线枢纽站的前期工作。加快新郑机场航站楼和停机坪改造扩建,力争年内建成。配合做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规划建设。搞好能源项目建设,按照全省建设火电基地的总体规划,继续抓好新力公司2×20万千瓦热电机组扩建等项目建设,做好新密2×30万千瓦电厂等项目核准工作。加快赵家寨、王行庄、白坪矿井建设。抓好重点工业项目,开工建设安彩郑州液晶玻璃基板等一批项目,带动形成产业链。加快中铝公司铝精深加工等重大项目建设。继续落实重点项目责任制,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加强协调和服务,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四)完善扶持政策,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放宽市场准入,打破行业垄断,鼓励引导非公有制资本进入城市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公用事业等领域。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中小企业提供社会化、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52ol.cn/post/103820.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