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爱好分享
摘要
上周公布了2季度经济数据,紧接着21世纪等媒体报道央行窗口指导一级交易商、额外增加MLF额度买入中低等级信用债,而在周末一行两会集体发布了资管新规的配套细则,监管尺度有所放松,而市场也闻风而动,当天股市大涨债市大跌,这是不是意味着痛苦的去杠杆不做了,要重新开闸放水呢?
客观来说,目前的政策确实存在调整压力,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
一是经济增长下行。
最直观的压力来自于经济增长。2季度GDP增速降至6.7%,重新降至16年以来本轮经济反弹的更低点,在过去10年当中仅高于金融危机时09年1季度6.4%的增速。
从三驾马车来看,均在减速。其中代表外需的出口增速从17.6%降至12.3%,内需中的投资增速从7.6%降至5.2%,消费增速从9.8%降至9%,而且无论投资还是消费增速都是多年新低。
从生产法来看,2季度工业明显减速,而服务业增速居然有所反弹。但是服务业的回升主要归功于三大行业,交运仓储、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业,前两者的回升还好理解,一个代表物流行业、一个代表移动上网,都有旺盛的需求。但是金融业增速的回升有点不合逻辑,因为金融业做的是钱的生意,但明显到处都缺钱啊,货币和融资增速都在大幅下降,金融业怎么可能越来越好呢?
这其实说明目前除了部分新经济还在增长,大部分靠货币驱动的传统经济都在减速。
二是债务违约激增。
今年上半年,债务违约风险明显增加。
从债券市场来看,到目前为止债市新增13个违约主体,而17年全年只有12个违约主体,违约主体数量测算的信用债边际违约率为0.5%,远高于去年的0.29%。截止目前债市违约未兑付的本金大约800亿,占17万亿信用债存量的比重也约在0.5%。
而且从违约企业类型来看,只有7%是地方国企,而民营企业比例高达74%,其余19%的所谓中外合资企业其实也是民营企业,民企是债务违约的重灾区。
而从P2P行业来看,6/7两月爆雷的平台超过100家,多分布在江浙沪地区,后蔓延至北京和深圳,其中不乏累计成交额超百亿的平台。月均问题平台数量创下最近一年半以来的高峰,集中式的爆雷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此外,由于股市持续下跌,多家上市公司股东公告质押股票存在强平或者面临强平风险。
去杠杆导致信用收缩。
而所有这一切,都与去杠杆引发的信用收缩有关。
经济增长和债务偿还都需要钱,而代表全社会融资的最重要指标是社会融资总量,今年上半年的新增社融为9.1万亿,比去年同期减少了2万亿,6月末的社融余额增速降至9.8%,创下03年有数据以来的新低。
而社融增速还不足以代表真实的融资变化,因为 *** 融资以及很多其他的影子银行活动不在社融的统计当中,所有的融资都直接或间接通过银行进行,因此我们不妨看一下银行的总资产。截止今年6月份中国银行业总资产为257万亿,同比增长仅为6.9%。
而按照清华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目前全社会的平均融资成本高达7.6%,这已经远高于银行的资产增速,说明目前的融资增速已经保证不了存量债务的利息偿还,必然会带来债务违约风险以及经济下行压力。
问题是,该怎么办呢?在我们看来,要解决信用收缩的问题,有三个可以选择的办法:
一是靠央行放水。
从央行的角度来看,今年做的事情已经不少了。
首先,货币政策其实已经做了调整,6月份货币政策例会表态要保持流动性的“合理充裕”,明显不同于以往讲的“合理稳定”,已经暗示了货币政策转向了中性偏松。
从年初到现在,央行已经3次定向降准,累计释放2.3万亿基础货币,相比于央行35万亿的总资产,这一规模已经非常可观了。
而针对信用市场的冻结,央行还创设了MLF抵押品机制,鼓励公开市场交易商购买低等级信用债,并可以从央行手中换取流动性。
从效果来看,其实已经有一些了。比如在货币市场,目前7天回购利率R007已经降至2.7%,比去年末3.7%的高点下行了100bp,已经降至16年末的低位水平。而在信用市场,上周AA级企业债利率也终于开始下降。
放水没有未来、举债没有空间。
但是,如果还是靠央行大水漫灌,其实是没有未来的。
在08年之后,我们已经经历过三轮超级宽松周期,央行分别在08年、12年和15年放松了货币政策,从结果来看,确实在随后的一年都出现了经济的反弹,但是都不可持续,结果是货币越来越多,债务越来越高,地产泡沫越来越大。
而且放水要想有效,必然是发动经济主体再度举债。但是在经过三轮举债之后,经济的总负债和GDP的比值已经达到历史顶峰的250%,其实已经没有举债空间了。
很多人说250%的负债率也不算多,人家日本的负债率都400%了,不也活得好好的吗?
确实负债率多高是顶没有定论,但是首先不能跟日本比,因为日本是个特例,除了日本以外的负债率基本都在300%以下,比如美国也只有250%左右,和我们基本相当。另外,我们其实不应该和发达比,因为发达是高福利社会,而中国是发展中,而BIS数据显示发展中的平均负债率只有175%,比如印度是128%,巴西是141%,以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而言负债率已经太高了。
如果把中国三大经济主体分拆来看,目前负债率更高的是企业部门,其负债/GDP高达159%,处于全球更高位,未来只能去杠杆,没有举债空间。
而居民部门负债/GDP也达到55%,虽然貌似低于美国等80%-100%的水平,但考虑到中国居民占GDP分配的比例远低于美国,用居民部门负债/居民收入衡量的中国居民负债率已经接近100%,和美国已经差不多了。
最后看上去唯一能举债的是 *** 部门,目前中国 *** 部门直接负债/GDP的比值大约为36%,但是这只统计了国债和地方债,没有考虑到以地方融资平台、PPP、政策性银行、社保和医保资金压力等形式存在的大量隐性负债,这其实说明 *** 的举债空间也没有那么大。
目前,我们的广义货币M2总量已经接近180万亿人民币,相当于26万亿美元,比美国还多一倍。而在20年以前,中国的M2只有10万亿人民币,不到美国的一半,如果我们老是不停放水,别人不停紧缩,那么汇率该怎么办呢?
可以降准,不要降息;可以宽货币,不要宽信用。
客观来看,我们认为这一轮央行货币政策的宽松程度还是和以往有明显区别。
以往三轮放水,央行都是降准、降息一起来。降准相当于宽货币,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而降息相当于宽信用, *** 实体经济的资金需求。
而这一次我们的主要目的应该是避免信用冻结出现系统性金融风险,而不是再度 *** 经济和地产泡沫。因此适当的定向降准是可以理解的,增加商业银行的资金供给能力。而且目前中国大型银行的法定准备金率依然高达15.5%,而历史上更低的法定准备金率只有6%,这说明存款准备金率存在巨大的下调空间。
但是另一方面,应该尽量不要降息,因为这相当于对地产泡沫火上浇油。而且目前中国的贷款基准利率只有4.35%,处于过去几十年的更低点,其实也没有多大的下调空间。
因此,只要央行坚持使用定向宽松的货币政策,而不去主动降低利率,就和以往的全面放水不太一样。
二是靠监管放松。
这一次的信用收缩,源头其实就在于去杠杆下的金融监管加强,影子银行全面规范。
从12年到17年,商业银行的资产从120万亿将近翻一番到250万亿,这背后的主要其实是影子银行,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还有信托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大力发展通道业务,帮助银行逃避表内资本监管,从而使得货币超发。
而从17年开始,随着资管新规的起草、征求意见到正式出台,影子银行先后开始萎缩,最终导致了社融当中非标融资的全面下滑,从而拖累了社融增长。
因此,如果金融监管放松,确实是有助于缓解信用紧缩。而在上周末(7.21-7.22)三部委发布的资管新规细则,确实在监管尺度上有所放松,因此市场的反响也特别热烈,毕竟谁都想过好日子,不想过苦日子。
去杠杆节奏放缓,绝非再度加杠杆。
从避免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角度出发,其实可以理解金融监管的适度放松,因为影子银行的发展壮大不是一日之功,因此在短期内将影子银行全部都关掉并不现实。所以资管新规给各家银行留出了两年半的缓冲期,同时在操作上给各家银行更大的自由度,比如说自己来掌握影子银行的回表节奏,老产品清不掉的可以暂时续作,新产品在期限匹配的情况下,也可以适当配置非标资产。
但是,去杠杆节奏放缓,绝对不代表再度加杠杆。因为影子银行发展失控的主因是通道业务,而在出台的细则当中通道业务依然被严令禁止,同时打破刚兑的方向也没有变化,因此影子银行也不会死灰复燃。央行明确表示老产品的规模必须控制在《指导意见》发布前存量产品的整体规模之内,所投资新资产的到期日不得晚于2020年底,其实只是减缓了影子银行的萎缩节奏,而不是重新大力发展影子银行。
过去影子银行发展失控导致的惨痛教训还历历在目,这样的错误相信我们不会再犯了。
三是靠财政发力。
其实除了靠央行放水、监管放松之外,靠财政发力也可以缓解信用紧缩。
财政一方面通过税收从经济当中收钱,另一方面通过支出把钱花出去。因此财政拿的钱越少,花的钱越多,经济当中的钱也就越多。
而财政花钱有两种方式,之一种是加大财政支出的力度,而这其实也是我们在过去三轮经济减速周期当中的做法,包括09年、12年和15年,都能观察到财政支出实际增速的明显回升,以及财政赤字率的明显扩大。
而当前要改善信用收缩,其实也可以考虑再度增加财政赤字率,这其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毕竟财政发力的副作用应该远小于货币放水。
而且可以改变财政花钱的方式,从加大财政支出转变为减少财政收入,也就是加大减税的力度,而且一定要实打实的减税。
这几年 *** 一直在鼓励减税降费,但是从今年上半年的税收增长来看,我们的税收增速是14.4%,其中增值税同比增长16.6%,企业所得税增长12.8%,个人所得税增长20.3%,其中没有一项低于10%的GDP名义增速。
如果税收增速和经济增长相当的话,上半年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还有个人所得税就分别多交了1900亿,600亿,以及700亿,合计多交了3200亿。这说明我们居民和企业的真实税负水平非但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大幅上升。如果把这部分多交的税退给实体经济,那么全年就可以减税6400亿,直接拉动0.8%的GDP增速。
而且我们看美国的经济、股市不断上行,其实货币还在收紧,就是靠减税在激发经济的活力,这就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别老想放水,真的该减税!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到目前为止央行层面的政策值得肯定,货币定向宽松,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但是并未直接降息 *** 经济。
而金融监管政策只是尺度调整,放缓了去杠杆节奏,让影子银行平稳关闭,从而让去杠杆更可持续,但绝非重新发展影子银行再加杠杆。
而真正该做的绝非央行放水、放松监管,因为影子银行失控、货币超发其实是我们目前所有痛苦的根源,如果还是饮鸩止渴,可以缓解一时之痛,但换来的是无尽的痛苦。
真正该做的应该是财政减税,而且是大力度、真心实意的减税,减税的标志至少应该是明显的税率大幅下降,或者是税收增速的大幅下降。而且减税的好处有很多,可以直接减轻居民和企业的负担、而放水举债其实是加重了实体的长期负担,减税也可以稳定经济增长,而且把钱从 *** 还给实体经济还可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用好了真的是一石多鸟。
希望我们能够保持货币的定力,加大减税的魄力,这样才是真正有希望的政策组合。
一、经济:下行持续承压
1 )需求依旧低迷。 7月中上旬主要37城市地产销售同比下降8.8%,降幅比6月的-19%明显收窄,但其中三四线城市销量降幅仍高。7月前两周乘联会乘用车零售、批发增速分别为-12.9%、-14.3%,显示汽车销售依旧低迷。
2 )工业继续减速。 7月中上旬6大集团发电耗煤同比增长11.3%,增速与6月份基本持平,但7月中旬发电耗煤增速大幅降至3%。7月前两周全国高炉开工率比6月明显下降。均显示7月工业在继续减速。
3 )经济下行承压。 2季度GDP增速回落至6.7%,从需求看,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增速均明显下滑,从生产看,工业明显减速,而服务业的回升难以持续。2季度社融增速降至9.8%的历史新低,意味着下半年经济仍将承受持续下行的压力。
二、物价:通胀压力减弱
1 )食品价格反弹。 上周菜价反弹,猪价大涨,食品价格结束5周下跌,环比上涨0.8%。
2 ) 7 月 CPI 小降。 7月以来菜价、猪价先跌后涨,截止目前7月商务部食用农产品价格、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环比分别下跌1.1%、2%,预测7月CPI食品价格环比下跌0.6%,7月CPI小降至1.8%。
3 ) 7 月 PPI 回落。 7月以来钢价高位震荡,煤价油价见顶回落,截止目前7月港口期货生资价格环比持平,预测7月PPI环比下跌0.1%,7月PPI同比见顶回落至4.4%。
4 )通胀压力减弱。 2季度虽然PPI小幅反弹,但CPI明显回落,整体物价仍在继续走低,2季度GDP平减指数降至2.8%,已经连续3个季度下降。展望未来,我们认为PPI已经见顶,后续回落幅度将加快,而CPI将继续保持低位,这意味着后续通胀压力仍将继续减弱。
三、流动性:货币维持宽松
1 )货币利率小升。 上周货币利率R007小升8bp至2.69%,R001上行14bp至2.5%。DR007上行2bp至2.65%,DR001上行15bp至2.46%。
2 )央行大幅投放。 上周央行操作逆回购5800亿,逆回购到期400亿,逆回购净投放5400亿,国库现金净投放700亿,上周央行公开市场净投放6100亿。
3 )汇率继续贬值。 上周美元指数下跌,人民币兑美元走弱,在岸、离岸人民币分别贬至6.79、6.78。
4 )货币维持宽松。 上周央行发布关于资管业务的《央行通知》,银保监会发布《理财新规》细则,其中打破刚兑、消除嵌套、统一监管等原则并未改变,但在标投资、压缩节奏、计价方式等方面较市场最悲观预期有所放宽。我们认为在信用收缩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货币将保持宽松格局,而金融监管尺度的放宽也有助于改善信用冻结,但不会改变去杠杆和信用收缩的大方向。
四、政策:加大信贷投放
1 )国税地税合并。 国务院发布《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国地税由分设向合并改革有利于提高运行效率,提升纳税人便利度,降低纳税遵从成本,优化税收营商环境,促进治理现代化。
2 )央企重组整合。 央企重组整合仍被国资委列入下半年重点工作。国资委表示,要稳步推进装备制造、煤炭、电力、通信、化工等领域中央企业战略性重组,推动国有资本进一步向符合战略的重点行业、关键领域和优势企业集中。以拥有优势主业的企业为主导,打造新能源汽车、北斗产业、大型邮轮、工业互联网等协同发展平台,持续推动煤炭、钢铁、海工装备、环保等领域资源整合,加快推进免税业务、煤炭码头等专业化整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3 )加大信贷投放。 银保监会表示,要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加大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力度,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五、海外:特朗普点评美联储,鲍威尔重申渐进加息
1 )特朗普点评美联储。 特朗普上周接受CNBC采访时说,他没有为美联储加息“激动”,每次经济走强联储就要再次加息。特朗普评价鲍威尔今年出任美联储主席,称他在联储委任了一个很优秀的人。但他认为联储加息可能干扰美国经济复苏,称担心加息的时机可能不好,在日欧央行都保持货币宽松时,加息可能会让美国处于“劣势”。
2 )鲍威尔重申渐进加息。 上周鲍威尔出席美国参议院金融委员会的听证,重申当前更佳途径就是保持渐进加息,很难预料当前贸易讨论的结果,美国经济所面临的风险大致均衡,FOMC意识到加息太快或太慢的风险。
3 )特朗普指责欧盟操纵汇率。 上周特朗普称,欧盟等一直在操纵汇率,并降低利率,而美国在加息,美元也变得越来越强。其讲话过后美元指数走低。今年二季度以来,美元指数已经大幅上涨近5%。
4 )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看多美国经济。 上周三特朗普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周三对经济发表了乐观看法,认为美国经济增长将大大高于过去10年的常态,现在的经济增速是3%,两个季度后可能达到4%,而且未来还将出台更多的减税措施。
[img]回答之一个,销售自产农产品的企业,免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的税率是13%,像您公司这样销售自产农产品的企业是增值税全免的,免税金额为销售收入除以(1+13%)乘以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所得税税率是25%,免税金额为利润表中利润总额的25%;您举的例子中,销售收入10000元,则免增值税10000/(1+13%)*0.035元;假如利润是2000元,则免企业所得税500元 四、征前减免税额计算公式为便于对征前减免税额的计算,现列举一些基本计算公式,供参考。(一)增值税1、一般纳税人正常征收时免征税额=免税销售额/(1+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2、一般纳税人简易办法征收时减征税额=货物销售额/(1+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货物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货物销售额/(1+适用税率)*同行业税负率(或全省平均税负)-货物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0时无意义。3、小规模纳税人免征税额=免税销售额/(1+征收率)*征收率4、其他(1)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属于条例第十条规定不得抵扣且未抵扣进项税额的固定资产,适用按简易办法依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优惠减征税额=应纳税额(2)小规模纳税人(除其他个人外)销售自己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适用减按2%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优惠减征税额=含税销售额/(1+3%)*(3%-2%)(3)纳税人销售旧货适用按照简易办法依照4%征收率减半征收增值税优惠一般纳税人的减征税额=应纳税额小规模纳税人的减征税额=含税销售额/(1+3%)*(3%-2%)(二)消费税1、从价征收减免税额=销售额×税率×减免幅度2、从量征收减免税额=减免数量×单位税额(三)企业所得税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应缴所得税额×减免幅度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应纳税所得额×(法定基本税率-适用税率)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对于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免税所得t企业应按照25%或其他适用税率1一律转化为减免税额后填报。鉴于所得税税前扣除内容很多有些政策文件是按行业甚至按企业下发的,难以一一把握,难以给出统一的计算公式,应根据实际情况,由纳税人自行填报。(四)营业税等地方税种1、税额式减免方式下房产税、印花税、土地增值税、城建税减免税额=应缴税额×减免幅度城镇土地使用税、车船税减免税额=减免计税依据×适用单位税额2、税率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计税依据×(基本税率-适用税率)3、税基式减免方式下减免税额=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中金所减半收取2022年股指期货、国债期货交割手续费。减半征收交割手续费,有利于股指期货放大成交量,主要利好的是期货公司和券商。
中金所表示,此次减收交割手续费是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减税降费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中国 *** “我为群众办实事”系列活动的积极举措,将有效降低投资者参与金融期货交割成本,便利投资者通过金融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
事实上,今年来受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影响,国内商品期货的市场热度整体要大于金融期货。
某私募机构债券研究人士向记者表示:
未来银行参与国债期货交易试点的范围一定会逐步放开,因为如果市场上更大的国债现货玩家不能做期货,那么期货市场的定价就不够公允了。”
他认为,中金所减半收取交割手续费政策的出台,在理论上还将有助于促进可交割债,尤其是最廉可交割债的流动性。
; 很多热衷于投资股指期货的投资者都比较关心股指期货的价格,那么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因素有哪些呢,其中包括很多因素,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影响股指期货价格的这些因素吧。
1、投资者的心理因素也会影响股指期货的价格。如果“人气”衰,即使当时的股市指数很高,股指期货市场价格也会下跌。反过来说,当“人气”旺时的股市指数不高,股指期货市场价格也会上涨;通常人们所说的“人气”反映了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或者说他们对未来股票市场的信心。
2、从政策层面上, *** 制定的方针政策也会直接影响股票指数期货的价格。宏观经济政策变化包括减税、加息、汇率调整等,除此之外,很多宏观变量,如通货膨胀、汇率、预期年化利率变动均能从不同程度上影响股指期货合约的价格。
3、由于股指期货的价格是基于现货市场股市而形成的,从整个股市的层面看,股市经济周期影响着股指期货的价格。而股市大盘变动又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状况包括一些反映经济运行状况的经济数据,比如工业增加值、GDP、通货膨胀率等。因此,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股指期货的价格也会出现上涨和下跌的行情。
4、现货股票市场的走向直接影响股指期货的价格。国际金融市场例如道琼斯工业指数价格的变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价格的变动等。尤其是股指期货标的指数中,大盘股的股价变化往往会对股票指数的涨幅影响很大,从而也带动股指期货价格的变化。
5、期货合约的多空供求关系。与标的指数成分股相关的各种信息例如权重较大的成分股上市、增发、分红派息等;当多头供大于求时,期货合约价格就上升。反之,当空头大于供求时,期货合约价格下跌,股指期货本身没有具体的实物资产相对应,因此,它的价格变化受期货市场合约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
股指期货投资者往往很关注股指中大盘股或者活跃板块股的股价变化趋势。值得投资者注意的是,和股票指数不同,股指期货合约有到期日,因此股指期货合约价格还会受到到期时间长短因素的影响。需要特别关注沪深300指数成分股,尤其是其中权重较大股票的增发、现金分红、配售等活动,对其数量、时间甚至可能性有较好的把握。
可以
根据新修订的个税法,今后计算个税应纳税所得额,在5000元基本减除费用扣除和“三险一金”等专项扣除外,还可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住房租金,以及赡养老人等专项附加扣除。
2018年9月15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了《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人社部发〔2017〕68号),将我国现行职业资格分成两类,共计140项: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共计59项,其中准入类36项,水平评价类23项;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共计81项。
其中准入类5项,水平评价类76项。从其分类来看,可以粗略认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属于技术层面,称呼为「XX师」,通常需要通过考试或评审获得。
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人事考试中心主管;而技能人员职业资格则属于操作层面,称呼为「XX工(员)」,通常是通过鉴定或考试获得,由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管。
教师资格证,注册会计师、会计专业技术资格(就是职称证书)、税务师都被纳入到3600元的专项扣除的范围内。此外,审计师、资产评估师、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证券从业资格、法律资格证书等都被纳入到3600元的继续教育扣除范围内。
也就是说,如果你今年拿到以上所提到的证书,就可以申请3600元的专项扣除。
减税会导致利率上升的原因是减税会导致消费增加,手上需要持有更多现金,那么对货币需求就上升了,当货币供给没有显著变化,利率就会上升,私人投资因而下降。
减税(又称税收减征),是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减除纳税义务人一部分应纳税款。 减税 它是对某些纳税人、征税对象进行扶持、鼓励或照顾,以减轻其税收负担的一种特殊规定。与免税一样,它也是税收的严肃性与灵活性结合制定的政策措施,是普遍采取的税收优惠方式。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52ol.cn/post/30754.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