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 » 正文

期货公司收购案例(期货公司收购案例分享)

1.2 W 人参与  2022年12月14日 03:43  分类 : 热门  评论

期货交易大赛中有人用30万资金做到近千万,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30万做到1000万,从绝对金额来看,那就是实实在在赚了千万级别的资金啊!从盈利比率来看,获利达3233%,超过32倍的收益,相当惊人。

但是这个收益是在期货交易大赛中取得的,这就值得区别对待了。

一、这是比赛:

1、比赛就要敢打敢拼。

2、选手很可能是赛事方安排的100个选手中的一个。

3、选手没有亏钱压力,资金赛事方提供。

二、这是期货交易:

1、期货品种波动幅度本身就比较大。

2、期货自带12.5倍杠杆。等于满仓盈利0.8%,账户就翻倍。同理,做反方向很快就会爆仓。

3、个人认为期货的价值在于企业的套期保值和散户的以小博大。

当然,这里边有操盘手对于趋势交易的把握能力和不断加杠杆的魄力,不是一般人轻易能够模仿的。

对于散户,听到这种神话一样的故事,切不可头脑一热就冲进期货市场。

确实想体验一把期货市场的 *** ,个人建议还是以小博大。

因为杠杆的功能就是以小博大。

具体以小博大方式,其实我个人建议就是只拿做一手交易110%的资金入市。这样如果亏损到100%风险率,你不追加保证金,期货交易所就会强制平仓,那么你更大亏损就是一手保证金的10%。

比如上海原油期货,一手保证金差不多5万,如果我只投入55000去操作,那么我更大的风险就是亏5000块钱。还有其他品种保证金低到只要几千的,投入更少,风险更低,想尝试炒期货的朋友可以从这些品种做起。

不过我个人偏爱原油期货,真正的大宗商品之王。以前国内没有原油期货,做国际盘,遇到假平台,被坑惨了。好在现在国内终于有自己的原油期货了,有共同爱好的朋友可以互相关注多交流交流。

最后再强调一下,期货自带杠杆,有爆仓风险。

先可以羡慕,可以佩服,但是千万不要去学。

曾经有一个高手说过,别人都盯着我每次赚了了多少,却没有人注意我每次风险控制做的有多么坚决。

期货里面确实可以赚大钱,并且能赚到大钱的这些人也确实很值得钦佩,但是这只是极个别现象了,千万不要以为谁都可以,某期货公司组织多年的期货大赛已经证了这一点,1000个参赛者者当中基本上只有排前一百左右的交易者是盈利的,后面亏损的多了去了,也包括很多爆仓的。

期货交易,从长期来看,做的更好的永远是那些风险比收益做的好的交易者。

明星很常见,倒是寿星很稀缺,包括那些曾经的风光无限的期货交易冠军。

想要在期货市场赚钱,首先应该搞明白的哪些交易事件是偶然的,哪些交易事件是必然的, 赚大钱是偶然现象,亏损是必然现象,就看你怎么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了。

期货交易大赛中有人用30万资金做到近千万,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首先,参加期货大赛的都是真实账户,这是真的盈利了近千万。然而,这又如何?

想短期大幅盈利,很简单,只要做到两点:1、满仓操作,浮盈就加仓;2、回撤的时候死扛不退,要么会所嫩模,要么下地干活。然后只要你选的这个品种在这段时间内是个流畅的趋势,比如今年的铁矿石,你就能做到题中那个结果。

期货市场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奇迹,同时也有更多的人血本无归。如果你的目标是短期暴利,你也可以用爆仓的风险赌一次这种极小概率事件。如果你只是想稳定的赚点钱,坐在一旁吃瓜看热闹就好了。

期货稳定赚钱不二的法门就是轻仓长线。仓要有多么轻,线要有多么长,看个人的操作习惯和承受能力了。

这就是哗众取宠的表演赛而已。大家千万不要以他为榜样,也不要觉得这个经验可以重复。如果把它当真的,那你就傻了。

1.先给大家讲个故事。10来年前在深圳,我们做个股票实盘炒股大赛。以前在模拟大赛中获奖的多个大佬化名参加,铩羽而归,也有江湖高手拿着交割单给我们看,结果连参赛的更低实盘本金都没有。为了节目效果,我们借给他本金进行表演,当然他的台前表现那肯定非常惊艳,但是炒股结果实在让人不能目睹。结果过两三年,在之一 财经 的卫星直播中,我又看出看到他站在台前侃侃而谈。

2.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期货大赛中的结果放在非比赛环境中,也不会是一个结果。可能对方就是一个show,其实他另外的盘可能亏得很严重,在这里面放几个产品,每个产品投资风格都不一样,总有一只会出头。未来就拿这个产品给大家给做宣传。

3.所有带盘、代课、营销都无非这个套路,尤其在期货交易中这个套路用的千百遍,但同样千百遍都会成功。不要去相信这些东西,如果真的他只有这些钱,结果绝不会这样。

4.期货是不适合普通投资者去玩的,期货是冒险家的噩梦,也是他的乐园。最终他们要挣的是投资人的钱,而不是在期货市场上对手的钱。如果你把它当做鉴宝节目看,OK。你把他当成相亲节目看也OK。但千万不要把它当成投资成功范例来看,也千万不要动起让这个大佬带你发财的念头来看。

期货交易,不是十赌九输,而是万赌一赢。记住我忠告的:一不要认真不要相信。二不要将资金给这些大师去做。如果你违背了这两条,你可能比投资了爆雷平台结果还要惨。如果实在想参与此类交易,更好去买一个正规平台的期货基金产品。

期货公司或其他一些金融机构很热衷于举办期货大赛,最主要目的是吸引眼球做宣传推广,每一次总有人能将小小的本金翻数十倍,就像问题当中的例子一样,做到这种效果正是举办方所需要的,让其他投资者以为期货容易做能短时间改变命运!

可是世上哪有这么容易成功的事,随便能翻几十倍不出几年世界首富了,你看过这样的人存在吗?这些比赛年终举办很多次,作为一位经常跟期货公司打交道的投资者,我可以从几个方面说说这类比赛,存在着几种方式造就所谓的冠军!不要问我为什么知道,我就是知道!

1.确实存在着交易高手,而且行情正好配合在不断浮盈的情况下加仓,短时间内将帐户权益做上去!熟知期的投资者都知道这种做法极为危险,稍为控制不好即爆仓,做法不具有持续性,可以说是幸存者偏差,一将功成万骨枯!

2.比赛特玩法,结果只为成名!比赛分别用两个帐户甚至多个账户,开仓时一边开多另一边开空,总体上完全对冲了风险!然后按第1种打法操作所有帐户,行情不论怎么发展总体上不会有任何损失!哪么总有一边帐户能成功跑出成为冠军!可以说你所看到的大部分是这样情况!

其实比赛中还有很多手法去吸引眼球的,大家要懂得分辨!要知道做期货追求的是稳定持续的盈利,翻十几倍的不属于普通人,千万不能去模仿!正正经经地学习,慢慢来才是人间正道!

这是个真实的案例,我看了他的参赛回顾总结,对投资者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首先他有着近十年丰富的期货经验,对期货市场的投资理念,交易策略有深刻的领悟,形成做龙头并中长线跟踪的理念策略。本次参赛期间,正逢铁矿石难得一遇的大牛行情,可谓集天时地利人和于一身。最关键的是他能够始终抓住铁矿石这个市场的龙头品种不放,并且始终追随多头趋势,采取浮盈加仓乘胜追击的操作模式,在控制风险的基础上,将复利模式的神话表现的淋漓尽致。当然这与今年铁矿石基本面导致的大牛市息息相关,可谓创造了抓龙头顺大势,浮盈加仓乘胜追击,让利润奔跑的经典案例,值得投资者学习借鉴。

有人用30万资金做到近千万,确实有人,但完全照做是不可行的,这人用这同样的手法,这次能做到,下次不一定能做到的,这次是大赚,下次也完全可能是爆仓。

这是因为能在短时间内赚千万的操作必然是激进的,一往无前的,大赚是运气好,大亏是极可能的。

交易是看天吃饭的,你开仓后,走势会怎么样,和你豪赌一把,结局会怎么样是一样的,都是不可知,不可测的,你能做到的只是做正确的事,结局如何不可知。而暴赚风险肯定过大,往往不会是做正确的事能得到的。

就像买彩票,有人一无所获,有人得大奖,这都在概率之内的事。但你无法保证你就能中奖。

当然是坐着看啦,在期货等金融交易市场中,从几万几十万做到数百万甚至数千万的人,这个不是个例,之前也报道过一个女的四万入市,做到数千万因为没有止损止盈的意识导致最终还是坐了一趟过山车,回到解放前。

在期货等金融市场,收益与风险往往是并存的,高收益往往伴随着高风险,每一次的盈利均是市场对于,一直坚持自己交易原则的交易者的一种赏赐。所以说大部分没有真本事的,或者纯粹进来博运气的小散基本都是跟题中主角相反,把数百万,数千万的钱财送给了市场。

所以说想靠期货等金融交易吃饭,还是要不断的强大自身,经过不断的学习,及实战总结,增强自己对交易市场的认知,及自身的交易能力,形成了自身的交易规则及交易纪律,才能实现在交易市场中长期生存,从而才能活到适合自己的行情到来。实现在金融市场中赚钱。

既羡慕,有佩服。

30万做到1000万,从绝对金额来看,那就是实实在在赚了千万级别的资金啊!从盈利比率来看,获利达3233%,超过32倍的收益,相当惊人。

翻本上万倍的人属于极少数,但是在交易市场能稳定获利的却有不少人能够做到。想要做到在二级市场获利,下面几点一定要做到:

1.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储备,市场是个专业的市场,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那么很难做到持续大概率的止盈,往往运气成分居多导致最后的亏损。

2.具有一段时间的实战经验积累,能在二级市场(股市,期市,币市)站稳脚跟垫谁不是在金融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风雨,才能精准的判断出市场的节奏,在市场中把握到收益。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市场是一个博弈的 游戏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能笑到最后成为赢家。

如果以上三点都能做到的话,那么就能在市场中持续稳健的获取利益。否则可能不容乐观,当然以上三点都是可以去可以培养和训练的。

金融市场的牛人很多,就像中国的隐形富豪非常多。指不定路边冒出来一个人就可以跑出来收购像万科这样大体量的企业。

交易市场也是如此,有人从几千万亏成30万,也有人从10万翻到数亿的资产,这也是交易的乐趣,还有大家乐此不疲的动力。

翻本上万倍的人属于极少数,但是在交易市场能稳定获利的却有不少人能够做到。想要做到在二级市场获利,下面几点一定要做到:

1.具备基本的金融知识储备,市场是个专业的市场,如果没有专业的知识,那么很难做到持续大概率的止盈,往往运气成分居多导致最后的亏损。

2.具有一段时间的实战经验积累,能在二级市场(股市,期市,币市)站稳脚跟垫谁不是在金融市场经历了十几年甚至数十年的风雨,才能精准的判断出市场的节奏,在市场中把握到收益。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市场是一个博弈的 游戏 ,内心强大的人往往能笑到最后成为赢家。

如果以上三点都能做到的话,那么就能在市场中持续稳健的获取利益。否则可能不容乐观,当然以上三点都是可以去可以培养和训练的。希望大家多学习进步,加油!

[img]

期货投机的案例

在期货市场进行棉花卖出交割,如果满足下列公式就可获利:

期货价格现货到库购价+交割费用+增值税+资金占用利息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以在徐州国家棉花储备库为交割库进行交割为例,假定今年符合交割标准的标准等级的棉花收购价假设为A元/吨,目前的期货价格为B元/吨,则费用为:

1.每吨交割费用=交易手续费+交割手续费+入库费用+配合公检费+仓储费=6+4+15(汽车入库费用)+25+18×2=86元;

注:以上入库费用是以汽车入库费用为基准的,实际中还有以下两种标准:小包火车入库费用28元/吨,大包火车入库费用38元/吨。

棉花仓单入库最迟在交割前一个月下旬,到交割完毕大约需1-2个月时间,故仓储费暂时按2个月计。入库费用因运输工具和包装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汽车入库每吨的交割费用为86元,小包火车99元,大包火车为109元。另外,由于运输费用因运输方式和里程不同而有所差别,望投资者在参与前以实际发生费用自行测算现货到库价。

2.交割1吨棉花资金占用利息=现货价格×月息×月数=A×0.487%×3=0.0146A元

3.交割1吨棉花期货头寸所占用的资金利息=B×0.487%×3×0.25=0.00365B元

注:本利率是按照农发行短期贷款利息率计算的,月息0.487%。其中数字0.25主要是考虑到一般月份收取的保证金比例为10%,交割月为50%,折中后得到的。

4.每吨棉花增值税=(卖出某月棉花结算价-棉花收购价)×13%/(1+13%)

=(B-A)×13%/(1+13%)

=0.115(B-A)元

注:由于期货棉花价格在临近交割月通常会向现货价回归,但又高于现货价,故结算价以B计算,实际结算价以当月结算为准。

每吨棉花交割总成本C=每吨交割费+每吨棉花资金占用利息+每吨棉花增值税

=86+0.0146A+0.00365B+0.115(B-A)

我们以在徐州库交割为例,徐州周边地区到库价为11500元/吨、期货卖出价格假定12500元/吨,则每吨棉花的交割总成本:

C=86+0.0146*11500+0.00365*12500+0.115*(12500-11500)

=86+167.9+45.6+115=414.5元/吨

利润:B-A-C=B-A-〔86+1.46A+0.365B+0.115(B-A)〕元/吨

注:(1)以上是以汽车入库测算的利润,如果以小包火车入库费用测算则利润要多减去小包火车入库与汽车入库费用差,如果以大包火车入库费用测算则利润要多减去大包火车入库与汽车入库费用差。

(2)以上是以标准等级GB1103-1999规定的328B级国产锯齿细绒白棉来进行测算的。

(3)由于目前农发行禁止使用其贷款的涉棉企业进入期货市场,故利用自有资金收购现货的企业可忽略现货资金占用利息,其每吨交割总成本为:86+45.6+115=246.6元。

由于期现套作具有操作性强、风险小且利润在操作前基本可以确定的特点,因此备受棉花现货企业青睐。这次在11月合约上公司客户参与棉花交割600多吨,基本上均在14000元的价位抛出,而他们交割的棉花多是由自已的轧花厂生产,费用低,加上运费,到达交割仓库的车板价只有11300元/吨,因此赢利非常丰厚。

2005至2010年跨国公司在华并购案例, 越全越好,更佳答案追分

跨国公司进入我国进行并购投资的模式很多,依据被跨国公司并购的企业是否上市,可以将跨国公司在华的并购模式分为两大类,即跨国公司在华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与不通过股票市场的并购模式。

一、跨国公司通过股票市场在华并购的主要模式

目前,跨国公司通过并购方式持有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的方式主要有7种:

1.跨国公司协议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在我国国有股、法人股和流通股分割的情况下,外资协议收购上市公司非流通股份,是并购活动中最简单有效的方式。由于目前跨国公司尚不能直接从事A股交易,在主板市场难以占到一席之地;而在能够交易的B股市场上,上市公司发起人持有多数股份,而这部分又多以国有股、法人股形式存在,因此,外资收购上市公司的大量流通股份,并通过要约收购的可能性不大。《关于向外商 *** 上市公司国有股和法人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发布,为上市公司国有股、法人股 *** 提供了政策保障,可以预见,外资并购上市公司将大量地通过协议收购非流通股的方式完成。

2.跨国公司直接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股权,即跨国公司参股上市公司的母公司达到间接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如阿尔卡特(法国的世界著名电信跨国公司)通过从中方股东手中收购上海贝尔10%加1股的股份,同时买断比利时公司拥有的上海贝尔8.35%的股份,从而其对上海贝尔所持的股份增加到50%以上(50%的股权+1股)。由于上海贝尔是由中外合资企业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因而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上海贝岭25.64%股权,也转由合资公司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持有。通过这种方式,阿尔卡特不仅打破了电信领域外资不能控股的禁令,而且实现了持股上市公司的目的。这种方式的更大好处在于规避现有政策限制,因此,它将成为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一种主流模式。

3.我国上市公司向跨国公司定向增发股票。定向增发,是国际上通行的借壳上市模式,是指上市公司通过向收购方定向增发新股,以获得收购方的优质资产,而收购方在向上市公司注入优质资产的同时,通过获得上市公司新发行的股票而获得控制权的收购方式。《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出台后, *** 又陆续发布一些与上市公司收购有关的配套文件,包括《上市公司以股份置换资产试点意见》(即定向发行),使以优换劣这样的非市场化的并购重组行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中的利益分配格局得以调整。笔者认为,定向增发的推出,将极大地改变目前我国上市公司重组的模式,消除我国上市公司重组中的一些体制性障碍。

4.我国上市公司向跨国公司定向增发可转换公司债券。这种模式在我国已有案例,如2003年1月23日青岛啤酒公司召开的临时股东大会上,通过了“公司与全球更大的啤酒巨头美国安海斯-布希公司(AB公司)签署的《战略投资协议》”的议案和“批准及同意由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根据《香港公司收购及合并守则》向青岛市国有管理资产办公室、安海斯-布希及与他们各自一致行动的人士授出豁免,容许该等人士毋须提出强制性收购建议、收购本公司所有已发行的股份”的议案。这标志着青岛啤酒公司向AB公司定向发行可转债所需的必备法律程序已基本完成,按照约定,2003年3月开始向AB公司发行可转债。

5.跨国公司先与我国上市公司组建合资公司,由合资公司反向收购上市公司的资产。反向收购是指企业并购中收购方向被收购方出售资产,并利用被收购方所支付的现金来全部或部分支付收购价款的行为。反向收购中,收购方的最终意图是从控股股东单位购买足以从管理上主导被收购方的股份,而被收购方及其控股股东单位从战略和产业调整的角度考虑也愿意被收购。反向收购合并其实是一项交易,未上市公司买进并控制上市公司的主要股份后再进行合并,然后由未上市公司改组成新的董事会并控制该董事会。此项交易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其结果是未上市公司变成了上市公司。例如,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投资2亿美元与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米其林控股70%,之后,合资公司斥资3.2亿美元反向收购轮胎橡胶公司核心业务和资产。

6.我国企业的海外子公司或在海外的“窗口”企业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股份。华润集团对国内上市公司的系列收购就是这种模式的典型。华润集团是设立在香港的著名“窗口”企业。1999年6月,华润集团调整产权结构,中国华润总公司成为华润集团的全资控股公司,行使控股职能。2000年6月20日,中国华润总公司一次性收购万科8.1%股权,持股量增至10.8%,成为万科更大的股东。2000年6月30日,五丰行(中国华润总公司的子公司)属下的徐州维维食品饮料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2001年9月,华润以中国华润总公司的名义斥资1.5亿元收购四川锦华51%的股份成为其绝对控股股东。在医药领域,华润集团已经与东北制药集团签订合资意向书,香港华润将控股东北制药集团,从而间接控股上市公司东北制药,目前正处于资产评估阶段。2002年12月初,华润集团以2亿元拍得8698万股ST吉发国有法人股股权,从而将取代吉发集团成为ST吉发新的控股股东。华润在内地跨行业的大规模收购已经在我国资本市场上形成了“华润系”。

7.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境外流通股票(如B股、H股、N股等)的形式或者其他金融创新模式进行的并购活动,也将成为并购市场的一大亮点,并且这类创新模式将更具有想象空间。

二、跨国公司不通过股票市场在华并购的主要模式

跨国公司在华不通过股票市场而进行并购的模式主要有8种:

1.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直接整体并购。整体并购是指对资产和产权的整体 *** 。一般来说,整体并购在并购方实力十分雄厚,而被并购方实力差距较大时才有可能发生。由于跨国公司相对于我国企业而言,实力对比的差异无疑是非常大的,因此,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整体并购时有发生。这种模式最典型的就是“中策模式”。1992年4月,香港中国策略投资公司(简称中策公司,它是1991年12月12日在一家香港上市公司的基础上易名而成的)收购了山西太原橡胶厂,从而开创了改革开放以后外资在华并购的先河。在随后两年多的时间里,中策公司在我国的并购活动屡屡有惊人之处。1992年5月中策公司收购了福建泉州37家国有企业;1992年9月中策公司收购了大连轻工局所属的全部企业,创办了合资企业102家;中策公司在杭州、宁波、无锡同样创办了数十家控股型合资企业。中策公司在华的并购投资累计达到30亿万元,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被成为“中策现象”。

2.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的直接部分并购或与我国企业新组建合资企业。部分并购是指对资产和产权的部分 *** 。一般来说,部分并购在并购方与被并购方的实力差距较小时经常发生。合资企业的组建也可以看作是部分并购的一种特殊类型。这种类型的并购是目前跨国公司在华并购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形式。

3.中外合资企业中,外方收购合资企业的中方股份。胡峰(2003)建立的模型证明:合资双方不断相互了解与相互学习,是合资企业结构不稳定的根源。目前大量存在的中外合资企业普遍具有内生的结构不稳定,最终会走向终结,终结的最主要方式为合资企业的一方被另外一方收购了股份。跨国公司进入我国具有长期的战略目标,而中方合资者主要是针对短期效用函数进行博弈。合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具有强烈的学习倾向,且学习能力大大强于合资企业的中方投资者。一旦外方的监督技术达到一定的临界点时,合资企业的外方就会显示出收购合资企业的强烈偏好,取得合资企业的控制权。合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收购合资企业中的中方股权有两种主要方式。之一种是有增资时的收购;第二种是没有增资时的收购。应该看到,我国有相当多的合资企业是我国对跨国公司进入领域严格限制政策的产物,随着我国对人世承诺的逐步兑现,会进一步加快合资企业走向终结。目前外资在华的“独资化”倾向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4.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或合资公司对我国企业的收购。例如,2002年12月20日上海通用(上汽集团与通用汽车的合资企业)、上汽集团和美国通用三家联手收购山东大宇整车部分(烟台车身有限公司)100%的股权,在重组后成立的新合资公司中,上海通用成为更大的股东,拥有50%的股份。

5.我国企业的海外上市公司或窗口企业在内地对非上市公司的并购活动。比如华润集团的子公司华润创业啤酒有限公司从1994年收购沈阳啤酒厂开始,到2002年底时,华润在内地已经收购了20多家啤酒厂,特别是在2002年收购了武汉东湖啤酒厂以后,华润啤酒的生产规模已经处于我国啤酒市场的行业老大地位。

6.跨国公司重组其在华分支机构。联合利华在华子公司的重组无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证。联合利华于1986年与上海制皂厂、上海日化开发公司合资组建上海利华有限公司。由于受当时的中外合资企业法规所限,联合利华在我国的扩张中一直延续着上海利华的合资模式。到了1999年,联合利华在华合资企业的数量已激增至14家。为了对在华企业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联合利华当年掀起了一场颠覆式的大调整,将其在中国的业务切分为三大块。14家企业经过重组后,不但大都收编为联合利华的控股公司,而且开始归并到4个明确的法人主体名下。联合利华当时的重组效果异常显著,经营成本下降了20%,外籍人员从120多调整到不足30人。为了对在华企业进行更加有效的组织管理,联合利华2002年又掀起了新一轮的大调整。

7.跨国公司母公司之间的并购活动间接导致它们在华子公司之间的并购。例如,2002年5月7日,惠普完成了对康柏的并购交易,合并后的公司将成为全球更大的计算机和打印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全球第三大技术服务供应商。由于惠普和康柏在华都有各自的子公司,因此惠普和康柏合并以后,它们在华的子公司也进入了合并日程。

8.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向其他跨国公司出售资产。这种模式在我国也时有发生。

三、跨国公司在华并购将来可能会发生的创新模式

跨国公司在华并购除了已有的模式外,还将会出现更多的创新模式。跨国公司可能在将来采用的创新模式主要有:

1.跨国公司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获取我国上市公司的股权。《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的生效无疑为跨国公司直接进入我国A股市场提供了一种可能性,以后会有跨国公司以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的身份进入我国A股市场。

2.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拍卖和债权方式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非流通股。我国有很多上市公司的大股东由于到期债务不能清偿而被提起诉讼,其所抵押的公司股权将通过人民法院的强制执行程序而被拍卖。跨国公司可以通过拍卖市场获得相应上市公司的股权。但需要注意的是,外资介入拍卖市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见《拍卖法》第33条的规定)。

3.跨国公司通过债权市场间接收购我国企业。跨国公司将有可能通过收购上市公司债权而间接获得其股权,即“债权转股权”。这种并购模式广泛流行于国外的企业并购市场,很多投资公司都会低价收购目标公司的债权,然后通过使目标公司重组,将债权转化为股权,在企业经营状况改善后再出卖股权,从而获得巨大收益。这种并购模式也受到国内法律体系的支持。例如,华融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开始将不良债权打包,向包括国外投资者在内的广大投资者出售,以期实现资产的盘活,因此外资介入这些不良债权,有助于直接获得国内上市公司的股权。

4.跨国公司出面征集 *** 权而取得我国企业的控制权,但这种方式只能在短期内起到获取公司控制权的作用。过去,一般是国内机构征集 *** 权,在未来必将会出现由跨国公司征集 *** 权的案例,因为在征集 *** 权的法律方面对跨国公司并没有特别的限制。跨国公司可以先占有一部分股权,然后凭借股东地位发出征集委托权的要约,在成功以后,按自己的意愿改组董事会,贯彻自己的经营战略,并可以为今后实质性的收购奠定基础。对于我国加人世贸组织协议中限制外资所占份额的行业,此种 *** 权的争夺对跨国公司更有意义。

5.跨国公司在华上市子公司吸收合并我国企业的方式。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对外资企业开放,预计会有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上市的现象,因而可能出现一种新的并购模式,即跨国公司在华子公司吸收合并其他上市公司或者非上市公司。但由于外资企业上市的门槛较高(如持续三年盈利、需要整体上市,防止剥离上市和捆绑上市、需要一年的上市辅导期等),因此这种模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出现。

6.我国上市公司委托跨国公司进行股票托管与期权方案相结合的模式。2001年4月,宁夏恒力面向境外投资者公开征集股权受让人,计划通过股权委托管理和签订《股权远期 *** 协议》的方式引进外资股东,后因政策原因叫停,但随着将来相关政策的进一步放宽,这种模式仍有操作空间。

7.跨国公司要约收购我国上市公司。要约收购是指跨国公司通过股票二级市场收购上市公司的股份,从而达到并购的目的。由于中国股票市场的股权结构分为流通股和非流通股,这给要约收购带来了很大的不便。随着2002年7月《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的出台,我国A股市场进一步开放,这种模式会大行其道。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52ol.cn/post/44559.html

期货公司收购案例  

本站福利推荐!!!

正规期货账户开户!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0.01元),无条件!无资金手续费要求,享受手续费加1分!

期货开户微信:52720915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