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爱好分享
2021年11月以来国内食用油普遍进入销售旺季,食用油价位预计均上涨,导致期货行情上升。
1.受市场需求拉动,国产油菜籽价格持续缓慢上涨,使得食用植物油价不同程度上涨
新季油菜籽一上市,就受下游市场消费需求拉动,油菜籽消费不断上升,价位持续保持在高价位。月末,湖北地区油菜籽进厂价每斤3.07元,同比增长2.9%;当新季植物花生上市了,因多家榨油厂还未开始大量收购新季花生,且农户们不舍低价售卖,使得新季花生市场总体偏淡。十一月下旬,一些油厂的补库需求增多使得新季花生价格小幅度上涨。
2.国际油菜籽价格持续回升,食用植物油价格也预计均上涨
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回调,带动豆油价格也持续上涨;有个别品种植物油本月增产不及预期,如马来西亚 棕油增产比减少3.35%,使得棕 油供给减少,价格上涨。十月份,24度棕 油外售每吨约为1314.8美元,同比和环比均上涨10个百分点以上。
3.国内外油脂价格持续高位价格
在油料方面,由于社会公众消费需求增加和国际油菜籽供给紧缺的影响,我国国产油菜籽价位持续保持在高价位。山东、河北和河南等地区新季花生持续上市,在市场短期内供给还是比较充足。从目前来看,采购商还在持续观望中,榨油厂还开始放量采购,压榨率较低,预计短期内新季花生价位较低。在油脂方面,冬季是食用植物油销售旺季,但棕 油库存价处于较低位,又由于油料价格缓慢上涨,预期国内食用植物油价格会在高价上运行。
国际市场上的油菜籽收产量的减少而给予市场的供给偏少,供给偏紧,市场需求不变或者增加,都会使得油菜籽价格上涨,油价也跟着上涨。从十月份美国农业部的供需报告中得知,全球2021年度食用植物油库存已剩2294万吨,相比去年下降5.18%。预计在短期内全球食用植物油仍然保持高价格出售。
油脂——趋势重心将逐渐向下移动
1.商品价格波动的核心和长期驱动逻辑以成本和供求为主。然而,中期金融逻辑的干预和短期市场心理的影响不容忽视。
2.自去年以来,石油和石油的持续上涨是由大规模货币宽松背景下的进口通胀造成的。供求大多以投机性库存需求为指导,市场在心理上感到恐慌和兴奋。
3.目前,随着油价达到历史周期性高点,已经过去了近一年。尽管全球通胀交易预期仍然存在,但市场对通胀前景的担忧也导致缺乏上升势头。然而,商品供需之间的实际矛盾被削弱,供应方的预期投机大多被伪造,需求方的投机库存面临巨大压力,市场心理逐渐恐高,未来市场的石油价格中心可能会逐渐下跌。
拓展资料
1.菜油:菜油库存还处于低位,但菜籽库存环比逐渐提升,同时下游需求也处于消费淡季,总体供需矛盾不大,受豆棕影响。
2.棕榈油:拉尼娜气象加持下,棕榈油即将进入增产周期,目前3月份马棕产量增加40%,随然出口数据表现也增加,但远小于供应增速。马棕库存面临累积。同时,近期原油价格高位承压滞涨,偏弱调整,也抑制豆油、棕榈油的生物柴油的需求。
3.豆油:南美大豆产区天气炒作基本被证伪,巴西大豆收获进度也不断加快,新大豆未来逐渐到港,国内大豆供应充足。而需求端也面临季节性消费淡季影响。同时,近期中储粮持续抛售豆油,增加市场供应的同时也给投机性存货情绪较大压力。豆油价格面临下行调整。但需要注意北美大豆种植产区天气炒作,影响回调节奏。
4.总体来说:油脂回调迹象越来越明显,可关注盘面指标信号设计操作策略,短期关注北美天气炒作、原油价格异动、国内收储政策的风险。
[img]豆油期货最新行情分析如下:
1、截至10月22日,沿海地区豆油库存84.71万吨,环比下降5.12%,同比下降17.77%,五年同期平均库存126.23万吨。本月前三周,华北地区油厂开工不稳,现货库存继续消化,适销现货库存明显减少,豆油库存再次下降。上周以来,沿海地区油厂陆续复工,但仍按当地规定运行,后期仍难以积累豆油库存。
2、近期国内豆油价格呈现V型反转。美国农业部11月供需报告利好,现货恶化支撑市场,豆油价格创历史新高。
3、新冠突变增加了全球经济复苏的变数,引发金融市场恐慌性抛售。受此影响,豆油期货延续下跌走势,主力合约目前跌幅超过1%。
拓展资料:
1)国庆假期后,由于上游油厂开工不畅,山东、天津等地区现货供应处于紧张状态,终端刚需采购,支撑了强劲的现货基础。本周开始,山东、天津油厂开工加速,阶段性供应紧张有望得到缓解。但本周内山东等地公共卫生事件再度出现,限制了出货量,整体来看,11月后合约基差走弱。
2)全球油料方面,主力油料收割接近尾声,国际市场豆油、葵花油供应逐渐增加。尤其是俄罗斯12月上调葵花油出口关税,11月可能增加葵花油出口量。供应格局的变化缩小了国际市场豆油与棕榈油的价差,扩大了葵花籽油与豆油的价差。豆油相对便宜。
3)从油脂基本面来看,据瑞达期货监测显示,我国主要油厂豆油库存82万吨,环比上周增加1万吨。减少3万吨,同比减少37万吨,近三年同期减少155万吨。未来两周油厂开工率将有所提升,豆油库存有望延续上升趋势。近期,豆棕油价差有所回升,回到合理水平,说明豆油对棕油的替代效应已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不过,新冠突变给全球经济复苏增添了变数,市场多头资金纷纷离场。市场担心后期会再次引发封锁,对石油需求造成一定影响。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52ol.cn/post/50595.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