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 » 正文

股指期货是股灾的罪魁祸首(什么事股指期货)

5.41 K 人参与  2022年12月24日 06:41  分类 : 热门  评论

股指期货对冲目的

什么是股指期货?

用通俗的话讲,期货本身是标准化合约,并非是“实实在在的货”。而交易这种合约的协议就叫期货合约。期货比较常见的分商品期货和股指期货,前者对应的标的是棉花、大豆、石油等大宗商品,而后者则对应的是三大股票指数——沪深300(IF)、上证50(IH)和中证500(IC),这也是在中金所上市交易的期货品种。期货的目的在于锁定未来价格,减少市场波动带来的损失。

为何股指期货如此受关注?

目前国内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做空机制,只能说是对冲,因此股指期货是公募私募等投资机构对冲投资风险的首选,股指期货的动作对于他们业绩的影响非常大。为什么这么说?不怎么明白的话,接着往下看。

股指期货对冲/盈利的根本来源在于基差。什么是基差呢?比如小白现在手中有1块钱,这好比是现货;但3个月后就不止是1块钱了(货币具有时间价值),而是本息和。而这3个月后的本息和好比是期货。那么期货和现货的差值,就叫做基差。

股指期货如何对冲的?

我们打开行情软件,随便搜一个股指期货,可以看到,“现价”指的就是现货价格,这里的“期现差”指的就是基差。

既然有价差,就有利润。换成股指期货也是一样:假设现在沪深300指数点位(现货)是3100,沪深300股指期货的点位是3200,那么此时的基差为100。当然基差也有负的时候,即期货价格现货价格。

股指期货松绑对市场来说意味着什么?

要知道,股指期货承载了无数股民的悲伤。曾在2015年股灾时,股指期货被视为股灾元凶,因为指数的下跌基本紧随股指期货下跌后,后来它的命运也比较凄惨,交易基本被限制,随后一年多时间里,成交基本萎缩了90%。不过当时市场并没有因为限制股指期货而停止下跌。

其实早在此轮松绑前,高层已经频频发声,让市场有个适应期:

5月30日,中金所董事长胡政在第十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谈到了股指期货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计划;

6月14日, *** 副主席方星海在出席“2018陆家嘴论坛”期间提到,将创造条件允许境外投资者参与股指期货;

7月23日, *** 副主席方星海出席2018年之一期期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培训班称,股指期货交易即将恢复常态;

可是,如今3年过去了,松绑这个关在笼子的“猛兽”,会给市场带来福音吗?高层选在2018年,这个资本市场阴云笼罩的一年,松绑股指期货又有何考量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1、估值底部。当前的A股估值已经在低位,总体来看,数据显示截至11月,A股的市盈率在11.67倍左右,历史市盈率最小值8.91倍;市净率为1.29左右,历史市净率最小值为1.21。所以,在这种“跌无可跌”的市场下,松绑股指期货的风险相对更小。

2、避免恐慌性下跌。其实今年的市场很多时候均为恐慌性下跌,尤其是在中美博弈、美联储加息、人民币贬值、债市违约期间,指数可以说是无视任何利好,走出了“六亲不认”步伐。这时候好股票坏股票都在跌,而大家都在说的越跌越买,但在这种情况下,似乎是越买越跌,使得大家不但急着卖,还不敢买。如果有股指期货的话相当于上了保险,做多股票的同时还能持有相对应的空头,一定程度上能稳定市场交易情绪波动。

3、公募理财入市门槛放宽,需要工具来对冲股市风险。9月28日,银保监会正式颁布了《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其中提到“继续允许私募理财产品直接投资股票,同时放开公募理财产品不能投资与股票相关公募基金的限制,允许公募理财产品通过投资各类公募基金间接进入股市”。

与私募不同,公募的钱都是普通老百姓的血汗钱,本金安全是之一位,其次才是收益。虽然具体的实施还未落实,但大势已定。因此为了准备给万亿级公募资金入市上好保险,股指期货可以说是当下比较好的对冲股市风险的工具了。

不过目前中国的金融市场依然不健全,股指期货的松绑毫无疑问是在放杠杆。所以在股指期货松绑甚至后期完全放开时,一定要有相关法律法规配套,否则风险会难以控制。

[img]

中金所期货指数IF、IH、IC分别是什么英文单词的缩写

IF:Index Future,表示沪深300股指期货。

IH:I表示股指期货,H是“沪”的拼音之一个字母,表示上证50股指期货。

IC:I表示股指期货,C是China的之一个字母,表示中证500股指期货。

扩展资料:

股指期货的主要作用:

1,规避投资风险

当投资者不看好股市,可以通过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功能在期货上做空,锁定股票的账面盈利,从而不必将所持股票抛出,造成股市恐慌性下跌

2,套利

所谓套利,就是利用股指期货和现货指数基差在交割日必然收敛归零的原理,当期货升水超过一定幅度时通过做空股指期货并同时买入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成分股。

3,降低股市波动率

股指期货可以降低股市的日均振幅和月线平均振幅,抑制股市非理性波动,比如股指期货推出之前的五年里沪深300指数日均振幅为2.51%月线平均振幅为14.9%,推出之后的五年里日均振幅为1.95%月线平均振幅为10.7%。

4,丰富投资策略

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为投资者提供了风险对冲工具,可以丰富不同的投资策略,改变目前股市交易策略一致性的现状,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财富管理工具,以实现长期稳定的收益目标。

股指期货是2015年股灾的罪魁祸首吗

股灾后很多人提出不同的理论,主要认为股灾成因包括:程式交易、股价过高、市场上流动资金不足 (illiquidity)和羊群心理。

1、最多人认同的理论是股灾由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引起。程式交易用电脑程式实时计算股价变动和买卖策略,在1970年代末渐在华尔街盛行,程式交易令大宗的股票交易和期指交易可同时买和卖。股灾后很多人说电脑程式看到股价下挫,便按早就在程式中设定的机制加入抛售股票,形成恶性循环,令股价加速下挫,而下挫的股价又令程式更大量地抛售股票。

2、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也是原因之一。所谓投资组合保险,就是当市场下滑时,为止住损失,就卖掉股票。这里有个前提,就是得有潜在的接盘者。但在那一天,所有的接盘者都消失了,投资组合保险的操作方式将股价快速往下推。而且,投资组合保险依靠的是几乎没有限制的资金流动性,但流动性并不总是存在的,资金的流动性有时会干涸。在每个人都想卖出时,这样的投资策略是不可行的。

3、经济学家 Richard Roll 认为市场全球化是主因,因程式交易只在美国盛行,但没有太多程式交易的香港和澳洲股市却在10月19日当天带头下挫,因此是因为市场全球化令在一个主要股市的大幅波动在一天内漫延全球股市。

引发股市股灾的原因很多,但起码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一国的宏观经济基本面出现了严重的恶化状况,上市公司经营发生困难;

2、低成本直接融资导致“非效率”金融以及“非效率”的经济发展,极大地催生泡沫导致股价被严重高估。

3、股票市场本身的上市和交易制度存在严重缺陷,造成投机盛行,股票市场丧失投资价值和资源配置功能。

4、政治、军事、自然灾害等危机使证券市场的信心受到严重打击,证券市场出现心理恐慌而无法继续正常运转。

温馨提示:

①以上解释仅供参考,不作任何建议。

②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您在做任何投资之前,应确保自己完全明白该产品的投资性质和所涉及的风险,详细了解和谨慎评估产品后,再自身判断是否参与交易。

应答时间:2021-11-22,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期指程序化交易是股灾祸首吗

 那些指责程序化交易的人会说国际市场是受美国市场引导和影响,但是理查德认为这不是一个有效的论据。虽然美国股市当月更大的单日下跌是在10月19日星期一,理查德却发现许多欧洲市场早在19日就出现下跌。考虑到时区的差异,实际上一部分欧洲市场是先于美国暴跌。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股票市场与欧洲一样,也比美国市场提前了12个小时出现暴跌,在美国股市开盘前,香港就已经暴跌了10%。这些资料显示,在10月19日纽约股市开市之前,动荡已经在全球股票市场中出现。美国股市暴跌落后于其他国家的股票市场,显然不是程序化交易造成全球性股灾。

纽约股市不仅在时间上落后于其他金融市场,在股票指数的表现上也不是最差的。通过对23个市场调查,在下跌最小幅度排名中,美国位居15位,也就是第15名表现更好的。香港,这个并没有大量程序化交易的市场下跌了46%,表现最差。采用电脑交易的5个股票市场的平均下跌幅度为6.6%,低于电脑交易不流行的15个股票市场的平均下跌幅度。为何美国市场作为引起股灾的发源地,下跌幅度却不成正比呢?研究发现,套利交易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市场的波动性也修正了市场的不理性。

最后,理查德认为程序化交易恶性循环理论无法全面解释1987年股灾。理由基于三点:首先,程序化交易早在二十世纪80年初期就出现了,为何在1985、1986年没有引发股灾。其次,1987年股灾是在全球范围内爆发而并非美国独有,也说明市场中存在大量程序化交易并不是造成股市暴跌的主因。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程序化交易恶性循环理论需要用前期的下跌来解释后期下跌,如果仅关注股市后期下跌就无法找到股灾发生的真正原因。

编者观点:

要分析程序化交易对于1987年股灾的影响首先要理清股灾发生的脉络。1987年股灾前夕,机构投资者认为股市将出现反转,于是在股指期货市场中大量卖空套保(有证可查),由于空头套保单过多,从而引发芝加哥期货市场的股指期货暴跌。美国期货市场的异常造成全球投资者恐慌,由此全球其他市场出现动荡也不足为奇,随后1987年10月19日的美国股市出现了股灾。

编者认为程序化交易恶性循环理论确实不是股灾的发生的最重要原因,但是股灾早期程序化下单也难辞其咎。期货是双向交易,当大量套保空单促使股指期货价格下跌时,多头止损盘也助跌了期货价格。由于程序化交易提高了市场整体下单速度,从而使期货市场很快失去了应有的控制。从这个角度看,1987年股灾表面上的罪魁祸首应是期货市场突然出现的大量空头套保单,而程序化交易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股灾的爆发。

借鉴国外股灾发生的教训,我国在股指期货设计上不仅对市价和限价下单数量进行了限制还采用了熔断机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保持了期货市场的稳定,从而减少股灾爆发的可能性。显然,我国股指期货推出后,不会增加A股市场的系统性风险。

什么叫股指期货?什么叫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存款准备金率变动对商业银行的作用过程如下:

当中央银行提高法定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提供放款及创造信用的能力就下降。因为准备金率提高,货币乘数就变小,从而降低了整个商业银行体系创造信用、扩大信用规模的能力,其结果是社会的银根偏紧,货币供应量减少,利息率提高,投资及社会支出都相应缩减。反之,亦然。

打比方说,如果存款准备金率为7%,就意味着金融机构每吸收100万元存款,要向央行缴存7万元的存款准备金,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为93万元。倘若将存款准备金率提高到7.5%,那么金融机构的可贷资金将减少到92.5万元。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当中央银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时,金融机构可用于贷款的资金增加,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也相应增加;反之,社会的贷款总量和货币供应量将相应减少。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超额存款准备金率是指商业银行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保留的准备金占全部活期存款的比率。从形态上看,超额准备金可以是现金,也可以是具有高流动性的金融资产,如在中央银行账户上的准备存款等。

2006年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但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也进一步凸显,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不减。而投资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货币信贷增长过快。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可以相应地减缓货币信贷增长,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存款准备金率与利率的关系

一般地,存款准备金率上升,利率或会有上升压力,都是金融紧缩政策的信号。存款准备金率是针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对最终客户的影响是间接的;利率是针对最终客户的,比如你存款的利息,影响是直接的。

什么是股指期货呢?它是一种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金融期货合约,即以股票市场的股价指数为交易标的物,由交易双方订立的、约定在未来某一特定时间按约定价格进行股价指数交易的一种标准化合约。除具有标准化合约、杠杆机制、集中交易、对冲机制、每日无负债结算等期货交易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自身一些特点。例如,股指期货标的物为相应的股票价格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采用现金交割方式等。

自美国堪萨斯交易所(KCTB)于1982年推出价值线指数期货以来,股指期货得到迅速发展。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统计,截至2005年底,在29个国家/地区有32家交易所至少有一个以上股指期货品种在挂牌交易。在2005年全球期货合约39.61亿张的成交量中,股指期货稳居第二,占全球期货交易量的22.2%,仅次于利率期货(53.17%)。

股指期货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股指期货的孕育和产生阶段(1977-1982年)、股指期货的成长阶段(1983-1987年)、股指期货的停滞阶段(1988-1989年)、股指期货的快速发展阶段(1990-至今)。

20世纪70年代,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增加了风险的来源和传播渠道,放大了风险的影响和后果,全球商品和资产的价格波幅加剧,金融危机频频发生。与此同时,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影响,经济发展不稳,利率、汇率波动频繁,通货膨胀加剧,股市一片萧条。美国道•琼斯指数跌至1700点,跌幅甚至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金融风暴时期的一倍。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投资者对股票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非常强烈。

1982年2月24日,KC *** 正式推出了价值线股指期货合约。2个月后,CME推出了标准普尔500(S&P500)股指期货合约,同年5月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上市了纽约证券交易所综合指数期货。在股指期货交易开展初期,由于投资者对这一投资工具的特性缺乏了解,交易比较清淡,价格走势不稳,常出现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

随着市场发展,股指期货逐渐为投资者所了解和加以应用,其功能在这一时期内逐步被认同,交易也日渐活跃,并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发展,从而形成了世界性的股指期货交易热潮。这一时期股指期货的高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市场效率的提高,期货市场的高流动性、高效率、低成本的特点完全显现,大部分股市投资者已开始参与股指期货交易,并熟练运用这一工具对冲风险和谋取价差。一些更复杂的动态交易模式也日益流行。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一天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一些人认为,这次股灾的罪魁祸首是股指期货,包括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以及后来得名的“瀑布理论”。尽管事后证明,没有证据表明是期货市场的过错,但是股指期货市场还是受到了重创,交易量不断下降。这次股灾也使市场管理者充分认识到股指期货的“双刃”作用,进一步加强了对股指期货交易的风险监管和制度规范,出台了许多防范股市大跌的应对措施。例如,期货交易所则制订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涨跌停板限制,借以稳定市场发生剧烈波动时投资者的恐慌心理。这些措施在后来股指的小幅振荡中起到重要作用,保证了股指期货市场的持续平稳运行,为20世纪90年代股指期货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有关股指期货的争议逐渐消失,规章制度得以完善,投资行为更为理智。特别是随着全球证券市场的迅猛发展,国际投资日益广泛,投资者对股票市场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猛增,使得近十几年来无论是市场经济发达国家,还是新兴市场国家,股指期货交易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逐步形成了包括股票期货、期权和股指期货、期权在内的完整的股票衍生品市场体系。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尤其是金融市场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利率、汇率的市场化使得各金融机构对期货等风险管理工具的需求日益强烈。与此同时,我国资本市场股权分置改革顺利推进,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高,券商和期货公司内控日益规范,机构投资者力量日渐壮大,证券、期货市场的法律法规环境更加完善,资本市场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这些都为股指期货的上市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我国商品期货市场十多年的发展则为股指期货的平稳运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有理由相信,股指期货的上市将不仅仅在我国期货市场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丰富投资组合、提升市场流动性、维护我国金融体系安全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期货在中国的了解程度是多少大神们帮帮忙

股指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股指期货渐行渐进,期指推出后对股票市场影响几何,是一个值得我们不断思考的问题。 一、股指期货不改变市场长期走势 我们选用了美国、日本、中国香港、韩国这四个国家或地区的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十年的GDP增长率经济指标与股市走势做对比,进行分析。 境外经验表明,这些国家或地区的股指走势与以GDP增长率为代表的经济指标走势基本相符,前后并无显著区别,股指伴随经济波动的起伏节奏较为明显。从长期看,股指期货推出并没有明显影响宏观经济与股市走势关系,且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股指中期走势仍受到当地经济走势影响。 二、股指期货推出前后,短期内各经济体市场有涨有跌 由下表可以看出,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多数经济体的股指期货标的指数都存在一次调整,且推出后3个月又出现不同程度的调整。其中,韩国和香港标的指数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一段时间存在明显的先涨后跌的走势,而日本则存在明显的先跌后涨的走势。 三、各经济体指数期货都存在“指数放大”功能 从中长期看,宏观经济向好、市场信心强的国家和地区,股指期货推出后加速了指数的上涨;而对于突发性事件发生和宏观基本面发生变化的国家和地区(例如:遭遇了“87股灾”和“亚洲金融危机”等一些突发事),股指期货推出后会加速其下跌趋势。 日本:宏观经济向好,日元大幅升值,过剩的流动性资产流入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股指则在大量资金的推动下节节攀高,催生了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生成,而且泡沫越来越大。当时日本 *** 为抑制流动性过剩和房价上涨过快,采取了紧缩银根和一系列紧缩性宏观政策,抑制经济膨胀,从而导致了泡沫经济的崩溃。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日本股市投资者对经济预期一直向好,预期前景乐观,股指期货加速了指数的上涨;而在1989-1990年泡沫经济毁灭期,股指期货则加速了股指的下跌。 香港:依托中国大陆改革开放之际,经济得到大幅发展,GDP1985-1987年间大幅增加,特别是在股指期货推出后,中期内加速了指数的上涨。在香港股市遭遇“87股灾”之际,股指期货则加速了指数的下跌。 韩国:在股指期货推出前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基本完成。股指期货推出之时,正好遇到“98亚洲金融风暴”,虽然市场投资者相对成熟,但是在宏观经济出现下滑后,指数也加速下跌。 原因分析:股指期货做为风险管理的工具,与股票市场指数挂钩,但是又具有期货合约的特性。国际学术界认为,股指期货并不是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但是其动态的套期保值的风险规避功能加速了金融危机的程度,即加速了市场下跌的恶化,同时,如果经济一致向好,会加速其标的指数的上涨。这可能是由于指数成份股存在风险管理工具而吸引了大量资金的介入,并且加上大市值指数成分股的企业盈利能力预期,也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买入。 三、“交易转移”现象各异,但股指期货的推出提升了现货成交量 股指期货交易相对于现货交易而言,有交易成本低、流动性高的显著优势,并且,由于使用程序交易,股指期货交易指令执行速度大大快于现货交易。因此,股指期货在推出初期,在提升现货市场交易量的同时,其成本低、流动性高的优势有可能导致投机者从股票现货市场转移到期货市场,致使期货市场甚至出现超过现货市场的交易量,进而减少现货市场流动性的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交易转移”。 研究证明,股指期货推出后,股票现货市场交易量会有大幅度提高,同时也有可能吸引新资金进入期货市场或从股市转移部分资金到期市。 美国推出股指期货后,吸引了大量的场外资金入场交易,对于美国股市的发展具有长期推动作用。日本在股指期货推出后,其股指期货合约成交量远远超过现货市场成交量,更高时达到现货市场交易量的10倍。 对日本市场的研究表明,投资者除非发现有明显的套利机会,否则投机交易仍占市场的大部分,特别是在市场波动幅度较大时。有迹象显示,所谓避险者也会加入投机交易,以抓住行情波动带来的机会,这使得日本的指数期货交易量大大超过现货市场交易量。 香港1986年推出恒生指数期货后,股票市场交易量当年增长了60%,随后更是不断增加,据统计,在2000年上半年,香港股票交易金额已达到17566亿港元,比恒生指数期货推出前的交易金额增加了50倍。 韩国、台湾和印度在股指期货推出前后,无论从短期还是长期看,虽然现货交易量是增长的,但交易量增长率并未发生显著变化。股指期货上市对现货市场交易量增长率没有显著影响。 总之,股指期货推出初期,日本存在着显著的“交易转移”现象,而新兴国家和地区的“交易转移”并不明显,但是对现货市场交易量都有较大的 *** 作用。从长期来看,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交易量均显著增长。 四、股指期货推出后,其标的指数成分股,特别是标的指数大市值成 分股将受到市场资金的热捧,而部分非成分股可能会被边缘化 股指期货具有价格发现、规避风险的功能,其风险规避功能必将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投资到其标的指数成分股中。投资者可以利用股指期货和现货做投资组合,从而降低投资组合的β系数,同时也可以利用动态套期保值策略对投资组合进行调仓和风险管理。此外,套利者也会利用股指期货工具来进行期现套利,这就加大了资金对股指期货标的指数权重股的投入。而没有相对应的风险管理工具存在的股票,其资金吸引度和市场关注度会逐渐降低,导致一些缺乏成长性、业绩支撑的股票会被市场边缘化。总体上看,各经济体指数期货标的成分股累计涨幅高于非标的成分股。 五、我国指数期货推出后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借鉴境外市场股指期货推出前后市场的变化,笔者认为,股指期货的推出并不能改变我国股票市场中长期运行的规律,股指期货推出后引发“交易转移”现象的概率也不大,相反会带动股票市场成交量的增长。股 指期货时间表公布后,指数可能上涨,而在股指期货推出后,指数则可能会出现调整,但不会出现大幅下跌。在我国宏观经济依然向好、企业盈利能力依然强劲的情况下,指数大体会按宏观经济的波动向上运行,并且在股指期货推出后,中期可能会加速沪深300指数的上涨。沪深300指数大市值成分股的稀缺性和推出股指期货后大盘蓝筹股的抗风险能力加强等因素,也将促使市场资金集中到这些股票身上,而一些非成分股则可能会被边缘化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52ol.cn/post/58906.html

股指期货是股灾的罪魁祸首  

本站福利推荐!!!

正规期货账户开户!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0.01元),无条件!无资金手续费要求,享受手续费加1分!

期货开户微信:52720915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