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爱好分享
期货经纪人的工作就是要将期货这种投资方式通过他的专业知识主动介绍给投资者,并帮助客户分析,预测行情的发展,以便使投资者的资金尽可能安全的增值。
一、保持良好心态
1. 开发客户的正确思想 在开发期货客户时,要建立正确的销售思想,期货投资是一种有利于客户资金增值的投资手段。期货经纪人的日常工作时为帮助客户合理理财的服务行为,所以双方是平等的,经纪人不需要自卑,保持一种不卑不亢的态度,把开发客户的思想转化为服务客户的思想。
2. 拜访客户保持一种交朋友的心态。每一次拜访客户并不一定会成功,客户即使不投资也可以通过与你接触学习到一种新的投资 *** ,两人可以成为新朋友。
3. 与客户交流的目的是为了给他介绍一种投资方式,而不是要他马上就进行投资,这样既可以克服紧张气氛,也能消除客户敌对的情绪。
4. 不急于要客户答复是否他投资,应给机会让他了解各种投资手段,避免过于执着而造成难堪的局面。
5. 客户愿意投资作出决定的是他自己的意愿,而不是经纪人强加给他。
二、具备良好习惯
1. 工作计划 人的行为有90%是由习惯所造成的,而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一个人要想使工作有很好的效率便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从而工作成为自己的自然反应,工作也就更容易得多。 期货经纪人的工作是由经纪人自己安排的,由于客户各不相同,所需要花费的时间也不同,所以我们必须依据计划来执行开发客户的工作才能获得良好的成绩。只有计划性的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工作能力。 工作计划应包含周计划,月计划,更长一些的还可以做好年计划。计划中要规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开发多少新客户,挖掘多少准客户,维护好多少老客户,增加多少资金量等等。
2. 每日活动习惯 期货经纪人最重要的日常工作是观察行情,分析和预测市场走势,这样在开盘时间没有多少精力去开发新客户,收市后仍然要花费大量时间去关注行情分析,所以真正用在开发客户的时间并不是很多,因此充分利用时间才是经纪人需要培养的习惯。具体如下:
(1)必须有一套完整的日常活动安排。在日常工作中有规律的从事各项活动,有系统的开发客户,有系统的时间管理,使用有计划的推销说明及有系统的学习新知识。建立好这些完整的计划并强迫自己认真执行,使自己的潜力获得充分发挥。
(2)保持均衡的日常活动规律。把日常工作细分:观察行情,分析行情,给客户汇报工作,落单,处理日常事务,业务应酬,业务学习等等。
三、销售步骤
(1)之一阶段 准备 1。充分了解期货投资特点,对各交易产品的历史心中有数。并对日常生活有关的社会新闻,经纪动态,兴趣等具有广泛的知识了解发现聊天的资料。 2。收集客户的基本资料
a.客户的姓名,年龄,家庭背景 b职业,地位,收入,资产 c性格,嗜好,兴趣 d合适的拜访时间和场所
(2)第二阶段 自我介绍 拜访客户就是销售自己,消除客户的警惕心理。 1. 建立更好的之一印象 注意见面时的服装,仪表,礼貌,谈吐等,客户往往以外表判断身份。 2. 更佳的自我介绍 以充满信心的心态送上名片,沉着回答客户的问题 3. 消除客户的警惕心理 客户对销售人员通常有抗拒心理,在潜意识中变成拒绝。销售人员应该是客户放松心情,化解警惕心理。
(3)第三阶段 培养亲近感 建立共同的话题。以客户的室内设备装修为话题,或谈论客户感兴趣的事情倾听客户的故事等等使访问活动能在融洽气氛中进行。
(4)第四阶段 发现问题,使客户领悟存在的问题 1。直接询问客户目前的投资方式,并直接推荐新的投资方式。 2。根据客户的行业属性推荐与其相关行业产品的价格走势,引导其对自身经营中的困难。
(5)第五阶段 提示解决方案 针对客户的经纪实力设计合理的期货投资方式,建立合理的投资资金,投资品种及投资模式。
(6)第六阶段 拒绝的对策 客户虽然了解期货投资,但往往有顾虑,对其拒绝的理由要妥善处理,以便于下一步工作。处理好拒绝时能否促使客户投资的关键。 1. 要设身处地的帮助客户思考,聆听拒绝的内容。 2. 预先准备好应付拒绝的对策。客户拒绝的理由因人而异,但大同小异。预先准备好适当的处理意见。
(7)第七阶段 结束 打动客户心理,促其投资: 1. 采取诉诸客户感情的方式:理论能使人信心,感情能使人付诸行动,以经验和实力鼓励客户。 2. 有客户抵触最轻的话题促成结果。3. 如果有促成的机会应多次跟进,帮助客户克服动摇的心态。 4. 客户有下达成的意向要及时请其填写开户资料,并尽快投资,防止由于后悔或他人的影响而前功尽弃。
(8)第八阶段 正式投资 以上整个销售过程归纳如下,每一个过程都应该了然于胸,充分活用才能取得好效果。
[img]期货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区别是职责不同。产品经理:主要负责公司产品这一块,包括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客户经理:主要负责接待公司的客户,还有公司的订单之类的。
这个行业很苦,没有关系,没有好的介绍人,没有经验,没有资源,就是从更低层的业务员,经纪人做起。在国外经纪人这个职业称呼,是比较正常,但在国内期货行业内,一听说你是干经纪人的,大家心里都明白,你和大街上卖保险跑单的没任何区别,甚至更低微!保险业务员那些工作程序基本和一个期货新手经纪人是一模一样的,而且保险卖的至少是个实在的商品,你推销的是种很抽象的投资产品和投资理念,没很好的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你几乎无法通过期货公司的正常考核(3个月)。但如果你有很好的社会资源和人际关系,你干吗一定要做期货经纪人呢??当年和我一起做经纪人的3批共计160多人,现在就剩下我1个人还在做这个行业,回头去问那些人,大部分人都说,早知道这样还不如卖保险去!期货经纪人在公司里就相当于2等员工,我们那个时代,经纪人更大的梦想之一就是成为公司的正式员工,以前经纪人都不算公司员工,叫客户经理,没3险,底薪600,3个月考核,没有业绩,马上滚蛋!
很多人以为做期货的都有钱,我一些做地产的朋友,一直觉得我们做期货的都是象华尔街那些人物一样风光,实际辛酸谁人知?这几年期货受到关注,很多学子以为在期货公司很有前途,都兴冲冲的参加资格考试。实际上所有的期货公司最缺的就是客户,你一大学毕业生,什么都没有,你有什么?你有青春,你有精力,那么好吧,你就给我去跑客户吧!!期货公司象结算,风险,技术这些都是需要有经验的,你一个新手,不做经纪人,你做什么??
现在经纪人待遇呢?期货公司有很多都是证券控股了,应该舍得花钱储备人才了吧?
北京地区经纪人基本底薪1000,大部分是800,这个还不含3险,没任何补助,3个月1考核,没客户,停发,没钱了,你自然走人。证券公司控股的一样,而他们一个营业部的技术经理,底薪是5000,总部加福利等能到1万多,你还不如好好学习下金融计算机。
那如果你一心就想干这个行业,那我告诉你,3个月内开发不到资金达到10万的客户,你一样通不过考核。好象3个月10万,不多啊,好的,请你去试试吧,亲身经历下,你就知道了!
同时我要告诉你,一旦以经纪人这个身份进入期货公司,那么基本就注定你一辈子都是个经纪人身份,现在国内期货公司的老总,基本全是当年期货经纪人,而且大部分都是中期的。你想想他们熬了多少年??要不你有硕士学历,金融或相关专业,考个从业资格,去做研发,那我告诉你,北京目前期货公司研发更高也就是3500(税前),你有金融硕士学位,你找什么样工作不好??
那期货公司最缺什么人?我告诉你务实的期货公司最缺的就是2种人,1个是特别能开发客户的,每个月保证金都是百万进帐,这种人我在中期遇到过,即便这样他们的待遇每月也不过1万左右;1个是做交易特别好的,这种人到那里都是期货公司跪下求的人才,比前面能开发的还受尊重。
那么,你们看看,自己算上面2种人吗?想成为上面2种人,难度不是一般的。首先,你如果特别能开发客户,放任四海皆真理,你干什么营销不行?自己开个公司,专门卖点实在的商品行不行?第2种,全世界有几个索罗斯?你要真这么厉害,还用给别人打工吗?自己搞5、6万的,每年期货赚300%,不比你累死累活强?
看到了吗?期货公司做为经纪人是很好进的,要求也是更低的,但待遇也是更低的,最辛苦的!!你还不如去做居间人,拿的也多,也不受公司管制,还能自己找正经工作干!
所以,奉劝那些没关系,没经验,又想进入期货行业的朋友,你们不要太天真了,与其这样,真不如做居间人!!
1 产品经理的四大工作职能
产品是由人加工,有用户,且可以被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本节将会介绍需求、生产、销售、协调的概念,以及产品经理在不同环节中对应的工作。为了让大家有具象的认识,在此也对常用的工作 *** 做一些简单的归类,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都已经有过一些应用。
需求(定义产品)
需求来自用户,很难被凭空创造。作为产品经理,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只有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结果。
了解用户需求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调研和洞察、需求分析、试错型判断、新业务决策。决定生死的新业务决策通常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级别的人做的,也是最关键的。一般的职业产品经理,做到试错型判断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权衡,决定优先级,判断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生产
当明确需求之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并有效率地把产品生产出来。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实体产品、软件产品,又或是一项服务。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写文档、画原型、交互提升、策略优化、功能演进、复杂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都只是日常的工作内容。这些都是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的一些手段,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 *** :生产洗发水产品可能需要的是设计配方等化学 *** ;App 时代可能只要会画原型就可以了,把交互做到极致就是很厉害的产品经理;再往后是策略优化、功能演进,然后是负责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
销售
销售本质上是要和用户完成交易,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用户,达成市场结果。不光是软件、传统产品需要销售,在线服务也是要销售的。只不过互联网产品通常通过市场运作、活动、运营、增长这些方式,让用户用上产品,来实现销售。只要让用户用上,就是完成了销售动作,不是一定要用户付钱,不是一定要传递某个物品。从供应到渠道的设计和维护,其实销售和生产有重叠的地方,没法明确划分。
在销售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可能会包括市场宣传、运营活动、做增长、售后服务等。虽然在不同公司的专业化分工中,这些方向会有专人负责,但是不排除这些也可能是某些产品经理的工作范畴。例如,互联网行业中,可能是负责品牌、市场、运营的人完成销售或产品推广的工作,但是很多公司又会有「增长产品经理」,在销售和产品推广这个方向上有所侧重。
协调
协调也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公司内部不同职能分工日益明显的趋势下,产品经理通过协调不同职能的人员甚至部门,使其通力协作,获取最后的结果。工作内容从简单的沟通推进,到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都有可能。
当然,在一些公司中,可能会有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但好多公司不设项目经理,或者权力没那么大。通常需要产品经理做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其实不管是新业务的协同、组织、完整实现,还是一个业务做大以后的完整经营,都是极复杂的事情。
产品经理虽然要创造价值,对结果负责,但对于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产品,最能创造价值的点不一样。产品经理需要搞清楚,在当前阶段,侧重哪一个部分更能够创造价值,并在对应部分进行重点投入,以创造更大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销售」和「协调」工作做得平庸一点,不是严重问题。而对「需求」理解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生死,这才导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地位上升,受到关注。
过去五年,更大的新要素是移动互联网;再往前十几年,更大的新要素是 PC 互联网,历史上的电、石油、蒸汽机也是当时的重大新要素。每一个影响时代的新要素出现后,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结合,就能创造无数的新产品,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去判断可以做什么。但每个时代,亿级和千万级用户规模的产品需求都是有限的,而且产品最后要从激烈竞争中胜出,才能改变时代。只有能决定正确方向的需求产品经理,才有价值,才决定了后续成败。如果需求产品经理表现平庸,之后不论融资多少,工程师、运营、营销人员多优秀,可能都无法弥补错误决定带来的损失。
当然,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团队认知,都会导致产品经理分工不同。有的企业分工互相重叠交叉,对其优劣对错,不能简单评价。因为一种制度一旦开始演化,它就有自我强化和收益递增的特点。所以一个公司,无论是产品驱动,还是技术驱动,或是销售驱动,或是短期利益导向,抑或是追求极致体验,都没关系,产品经理都可以在这个给定的基础条件下去追求优化。甚至一个公司内不同团队都可能会有差异,这取决于一个团队的认知。尤其像阿里巴巴这种规模巨大的公司,收购了很多业务,它内部的不同团队,比如优酷、UC 浏览器、盒马鲜生,对产品经理的认知不可能完全一样。
2 产品工作属于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从某个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类知识体系大致分为四类。
(1)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可证伪,可重复验证,所发现规律一般有普遍适用性,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
(2)形式科学:研究对象在真实自然界不存在,是人类建构的抽象规则,不涉及经验,不可能证伪,永远正确,如数学、逻辑、概率、编程语言等。
(3)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是人内心的主观世界和精神活动,无法区分对错,无法证实,不适用于证伪,如宗教、哲学、诗歌、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
(4)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作为社会中的存在,或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更大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可重复(人类意识复杂多样,决定人类行为的动机和预期有互相博弈性和不确定性,社会永恒变化,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虽然能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 *** (观察、分析、控制实验等),但必须以大量的经验和数据为依据,且控制实验事实上无法真正重复验证,社会科学的研究结论就总是有不确定性,无法做到自然科学的高确定性(对于自然科学,假如观察到的现象与规律所预言的不同,要么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规律是错误的)。
如果按以上分类,产品工作更接近于社会科学,至少在面临的环境和研究 *** 上比较接近。产品是企业与用户的价值交换媒介,用户选择产品的行为是有很强的社会性的,既受当下情境影响,也受偏好、认知、制度、经济能力等约束条件的影响。同样,企业做产品决策,也要基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
对于自然科学和形式科学的研究,进行交流和分享会有较高效率,因为研究标的物的属性稳定一致,结论可以跨时间、跨空间重复验证,可以共创,成果可被传承、被引用;但产品的研究标的物不可能重复,结论的规律性和复用性受情境约束,需要总是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相关联的关键变量和约束条件。
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真正重复验证,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证伪,而可证伪是科学的最根本特征。在产品工作中,我们依然要研究总结很多经验和规律,便于预测用户行为、市场变化,也便于指导未来的决策,这样能提高企业效率。但我们要明白,人有异质性,社会有情境性,这些与产品相关的经验和规律只是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只可归纳,不可演绎,即不能保证能准确预测具体的个人行为和新情境下的市场变化。我们只能基于实践去发现和证实产品的价值,只能基于实践中的反馈,基于产品与用户和市场的交互(互相影响和互相适应)去理解持续变化的新情境中的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和规律。
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就是讲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更大化。一般来说,不仅企业是这样,用户也是这样,每个用户都是在自利地追求价值更大化。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学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
经济学领域太庞大,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更大化。关于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关于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这些概念,将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论述。
3 用户模型——产品经理要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用户模型是指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我们通常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掌握的标志是: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要以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的用户行为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的用户模型,并通过大量真实个体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洞察。
企业想要长久发展,所生产、销售的产品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要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首先要研究和理解用户。作为企业中管理产品的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研究用户,以使企业面向用户需求生产产品,获得长久收益。那产品经理要研究什么样的用户?
产品经理要基于现实世界,研究宏观背景和微观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由物质、生命、意识组成的,产品经理研究的更多集中在意识层面。
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是指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相对于生命和意识来说,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是最为深入的,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比如元素周期表、牛顿力学公式等等。
20 世纪以来,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从对器官的研究,到对疾病的研究,再到对基因的研究,人类已经可以对基因进行改造,甚至可以创造生命。
而人类对意识的研究相对还比较浅显。全球 70 亿个人类个体都有各自独立的意识,每个人所想的事情都不一样。不同个体又组成社会,这当中,每个意识又会相互影响,形成了无数群体的复杂组合。同时,因为外界 *** 不断,意识也在不断变化,这也使得意识的研究更加复杂。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要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意识层面,意识背后是用户。意识是无法直接测定的,研究意识的 *** 主要是基于研究用户的行为。行为的产生是意识和外界 *** 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经济学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意识层面是一致的,研究在不同外界 *** 下的用户行为。而产品经理不但要研究行为,更多的是要研究行为背后的意识,从而预判不同的产品对用户未来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获得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更优解。
宏观背景
用户的主观认知和偏好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社会(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对于企业和产品经理来说,宏观背景是指独立于产品之外的外部客观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宏观背景可能都不相同,而不同宏观背景下的用户又会有所不同。比如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对用户的研究和理解就需要考虑这种差异。
例如,在巴西等国家,大家非常喜欢和朋友一起聚会,且喜欢对所有支出实行 AA 制。大家经常在聚会结束后一起打一辆车回家,打车出行场景中占很高比例的是聚会。而中国与之相比,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虽然国内也有一定的聚会场景和 AA 支付需求,但是其比例远低于巴西。面对于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设计打车软件产品时就需要考虑提供路线途经点、一笔订单的 AA 支付功能等,以满足这种差异性的需求。
微观场景
微观场景是直接影响用户当前意识的环境。用户处于不同的微观场景中,意识和行为都会有所不同。例如,某用户早起上班选择不同的出行工具:假如用户所处的微观场景是当前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则他对时间确定性的要求可能不是更高的,价格、舒适程度等都会成为影响用户行为的不同要素;如果用户所处的微观场景是上班时间非常紧张且迟到的后果比较严重,则他在选择出行工具时,对时间确定性的要求就会非常高。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是同一个用户,但是在不同微观场景下,其意识和行为都会不同,因此对用户的研究要代入微观场景去思考。
4 交易模型——交易是最需要关注的
交易模型研究是指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
我们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而把交易模型设计视为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这要求产品经理除了掌握用户模型,还能理解一个领域各利益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以及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这样才能自如地设计和优化交易模型。这里是把所有产品看作交易,搜索、社交、阅读等信息类产品只是货币价格为零的特殊交易。研究交易模型,除了理解产业链上各方的价值判断和复杂关系,主要研究的就是交易费用。
什么是产品?企业以产品为媒介跟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的关键不是其表面的材料、功能、属性,而是其深层的价值,因为产品就是价值交换的媒介。为什么企业总是说创造用户价值,而不是创造产品呢?因为用户关心的是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包括这个产品给他什么效用组合,需要他付出多少金钱或时间等。用户同样也会比较机会成本,看这个产品是比其他产品更好用还是更让他离不开,从用户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交易过程。所以,做产品要强调创造用户价值,因为企业与用户交换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价值。
产品每增加一个属性,调整一个功能,都是在调整效用组合,给用户提供不同效用,有增加,也有减少。在增加和减少效用的同时也进行了用户选择,选择了哪一类用户,哪一类情境优先,哪一类其次。因为不是所有的效用都能无限叠加,且用户体验是有成本的,有的效用叠加成本很高,一旦增加,企业可能就要亏本,甚至活不下去。企业追求的是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考虑投入和产出。这些,就属于交易模型的范畴。
互联网时代,交易的含义更加广泛,本质上用户和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用户可能没有付出金钱成本,但是可能付出了时间成本、认知和思考成本等。每个交互和体验细节设计,本质上都是在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在增加用户在交易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愉悦感等。
我们认为,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只有可持续,才能让企业长期赚钱;只有可持续,才能长期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可持续就涉及交易模型设计问题。只有产业链上各方在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方面公平合理,有竞争性,产品才可持续。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52ol.cn/post/66186.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