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爱好分享
1、交易所实行强制减仓分为两种情况:连续涨跌停板时的强制减仓和政策性强制减仓。前者在交易所的交易规则中有明文规定,按照条文执行就是了;后者多出于主管部门( *** )对期货市场的风险控制措施,比如1995年的上海商品交易所胶合板事件、1996年的苏州交易所红小豆事件、以及1999年的郑州交易所绿豆事件等。
2、按照现行各交易所的交易规则,当出现连续的涨跌停板时,交易所将实行强制减仓措施。具体做法就是,当日交易结束后,对以涨停板(或跌停板)报价挂单但未能成交的单子予以强行平仓,而平仓的对手就是在此合约上持仓盈利的单子(不管持有这个单子的客户是否愿意)。平仓的原则是先从盈利最多的单子开始平起,直到所有(收市前)未成交的挂单(挂在停板价位上的)全部平掉为止。
3、如上可知:a.强制减仓的执行者是交易所;b.减仓的价格就是涨停板(或跌停板);c.不论你是否愿意主动减仓(是否申报),只要你的持仓是盈利的,都有可能被平掉,原则是“盈利越多被平掉的可能性越大”。
4、双向持仓的客户,其净持仓(多空相抵)如果是盈利的,就有可能被平掉(部分或全部盈利的净持仓)。但双向持仓部分(多、空单相等即锁仓部分)不会被强行平仓,政策性平仓除外(比如上述的1996年苏州红小豆事件,每个客户所有锁仓部分均被直接对冲掉,不收手续费)。
5、每个交易者的净持仓盈利很容易计算的,就像客户账单一样一目了然,所以强制平仓时基本上不需要人工干预,交易所的交易系统会自动选择盈利(持仓盈亏)最多的单子和未成交的挂单成交的。
交易所实行强行平仓的理论出发点就是:为了行业的有序发展,盈利的客户让出一点利益,让亏损的客户少亏一点,使得这个市场能健康、长久地运行下去。
[img]波谲云诡,冰火同生。中国资本市场波澜壮阔的牛熊转换,造就了这样一群人。他们出身草根,天生嗅觉敏锐,在股市上赚得之一桶金。历尽无数荣耀与磨难,人生数次抛物线运动后,终于从一介“草根”,变身举足轻重的资本大鳄。他们都具备了高远的眼光、极大的格局、超人的胆识、坚忍的意志力、无比的勤奋,还有从天而降的运气。
林军就是“他们”中的一个“传奇”。
22岁,初生牛犊不怕虎,带着3000元闯荡股市、期市,经历了无数次惊心动魄、险象环生。不惑之年坐拥10多亿元资产,他踏准了股市和期市的几个大节奏,也实现了人生的浴火重生。
懵懂入市
“我从读书时就开始接触股票,一方面是受上海浓重金融氛围的影响,另一方面是自己的兴趣使然。”林军说,“感觉自己骨子里就是为投资而生的”。
1989年,他偶然到市场上去逛,发现当时的稀缺品种、面值2元一张的牡丹亭小型张,100张的价格跌到了1000多块,他觉得是个机会,于是向父亲借了1100元,小试牛刀买进了100套整封的牡丹亭小型张。那时他职校毕业在公交公司做电工。“这份工作是我父亲帮我安排的,很脏,高压有600伏,手套经常是潮湿的,还会导电,弄不好还有生命危险。收入微薄,每月才54块。”即便隔着回忆的面纱,这份“苦差事”仍令他唏嘘不已。
三年后,选择继续深造的林军从电大毕业,那时候小试牛刀买入的“牡丹亭”,已从当初的1000多元高涨到6000多元。最终他4500元卖出,净赚3100元。
1992年,在父亲的支持下,他买了100张股票认购证。林军回忆说,就在他拿着100张认购证走出营业厅的一刻,周围人纷纷投来艳羡的眼光,“哇,大户呀!”林军心里一下没了底儿,“3000元就成股市大户了,认购证还有的玩吗?”这之前,头脑活络的林军是个集邮爱好者,在只用现金交易的邮市,他见识过真正的大户:扛着十万一摞的“ *** 包”去交易。“当时没有一百块,都是十块纸币,太多了没法点,压压紧用尺子量。”
但林军怎么也没想到,就像孤注一掷买牡丹亭一样,3000元认购证最后换来了60万元的资产。
1992年下半年,中国股市出现了之一个熊市,大学毕业的林军只能去市科委下属的一家公司上班。但后来牛市一来,天生不安分的他就辞职去炒股了。“虽然我对电气感兴趣,但对股市更感兴趣。”回忆起那时的年少冲动,林军一点也不后悔。“那时就是觉得股市的春天来了,而且作为一个朝阳行业,股市一定会体现我的人生价值。”
就这样,没看过任何专业书籍,也不懂得技术分析的他,开始了在股市中打拼的日子。
1993年,他进军国债期货。并经历了“327”事件。“进期市之前,我在股市上经历过牛熊轮回,从最初的3000元到60万,而后又回到17万,最终还是带到国债期货市场上的10万元,赚到了人生的之一个100万。”
大起大落
1995年,随着国债期货被迫关掉,股市行情也陷入冰点。不停寻觅机会的林 *** 战胶合板期货市场。“当时还只会做多,不会做空。”
谈起青葱岁月,林军也忍俊不禁:“50、60万进去,最后赔得只剩下3万。我终于知道期货市场”水太深“,自己在的操作上存在很大问题,必须学习。随后闭门思过,只看不做,直到三个月之后才逮到机会。”
“当时发现胶合板市场有个价格黑洞:交易所要求交割的价格是完税的,价格在48元左右。而市场上交易的全是走私板,价格在38元左右。走私板是不能交割的,必须拿正牌的完税的发票来交割。一旦有人逼仓,价格至少在48元,如果没有人要的情况下,只能是38元。”
林军说,“我就等38块,结果没等到,只等到39块。当时拿了15万满仓透支,从400多手做到1200多手。没想到赚到120万。”那年他25岁。
操作手法凶猛凌厉、大开大合,敢于满仓豪赌,这些特征在林军的投资生涯里格外明显。
2000年,由于多次的操作失误,上百万资产在这一年几乎耗尽。林军的人生和投资都跌入谷底,但触底反弹后的他,彻底告别了此前“追涨杀跌”的草莽作派,完成了财富以及人生的真正飞跃。
深刻的反省让林军意识到自己浪费了太多太多的机会,也让他觉醒:错误与交易次数相伴而生,不是越多越好。在做好风控的前提下,看准趋势重仓出击,抓住几次重大机会就足够了。
然而2000年前后,随着胶合板、咖啡、绿豆等期货品种以及股市的逐渐萧条,“整整两年都没什么机会”。在这段“无所适从”的日子里,林军系统性学习了股票、期货的各类知识,补足了在技术、基本面分析等各方面的短板。“约翰墨菲的交易法则我是那个时候才知道的……”
漫长的等待对平庸的人来说意味着无望的煎熬,悲观放弃,而对追求人生精进的人来说,是难得的蛰伏。回头来看,这段磨难给了林军更大的成长。
2002年,一个偶然的事件,彻底改变了林军的交易理念,也为他后来的成功做了铺垫。当时有个朋友想买5000吨大豆,让林军帮忙写个投资计划。“为了这个事情,我深入研究了当时的大豆市场,并为这个朋友花两个星期写了研究报告。”当时他根据调研的情况,预测大豆会涨到2800元/吨。按照这个报告和盘感,他在大豆上一路做多,其间的每个节奏都踩得很准。结果没让林军失望,那一波行情使他的资金整整翻了5倍。
“几年书读下来,已经能写几千字的研究报告了。不像以前只是看K线。到2003年,什么价位该买,什么时候该卖,清清楚楚。一个拐点出来,就知道牛市是不是结束了。”
正如林军所言,炉火纯青的他抓住了2003年之后的数次行情。然而,这种成就感并未持续很久。还不理解宏观经济以及期货的金融属性的他,在2005年铜期货的那波牛市中“伤过一把”。
2005年,已经开启牛市之旅的铜价,引起了林军的关注。“当时市场不断充斥着摸顶的言论。我根据成本、供求等情况分析,认为铜价不应该涨这么高,就在3000美金附近一直空铜,结果爆仓了。”
“那段时间真是暗无天日,醒着也亏钱、做梦也亏钱,每分每秒都在亏钱,连亏了几个星期。直到几百万赔到只剩下四十几万,实在扛不住了,才平仓认赔。”
巨大的挫败感使他万念俱灰,甚至想跳楼自杀,林军现在回想起来说:“还好当时没有向人借钱炒期货,不然真跳下去了。那一段时间白天和晚上每一分钟都在亏钱,头发都白了。觉得自己很傻,35岁了还一事无成。”当时真的蒙了,自己信奉的交易理念居然是错误的,很茫然,不知道怎样才能挣钱,感觉人生非常失败。
经过两个星期的深刻反思,他意识到这是一轮大牛市,继而在铝期货上果断全面做多。“在铜上面的损失很快就从铝上扳回来了。”
浴火重生
经过这一轮磨人的“触底反弹”,林军对宏观趋势的理解再次加深。交易体系日臻完善的他,抓住了此后几乎每一个市场 *** 段,实现了人生的浴火重生。
2005年底,当时股价很低,招商银行股价比起H股打7折,和几个朋友交流过后,他坚定认为,股市的牛市快来了。于是,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卖了仅有的一套房子,拿着手中所有的资金,买了几只股票,2006年1月对中国股市影响深远的股改启动。结果很快这些股票股改,为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此后市场的不断上涨,以至癫狂,给林军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爆过仓的他始终保持着很强的风险意识。当时住在两湾城,林军发现附近饭店生意格外火爆,坐在每一家餐厅的人,都像富豪一样大吃大喝,并对股市高谈阔论,这样的情景让他心生警惕。再加上中石油国内A股上市价48元,而当时香港中石油股价更高才19.2港元,且开户数增长率已经呈现下降趋势,于是林军判断A股严重高估。这种敏感与坚定在关键时刻救了他。2007年9月,他果断清仓,并修改了交易密码强制自己不再介入股市。
为江湖中人津津乐道的还有2008年的金融危机。这次史无前例的危机,让许多资本大鳄资产一夜之间灰飞烟灭,却再次被林军狠狠抓住,让其资产规模骤增十倍。
2008年3月,花旗银行巨亏97亿美元,使次贷危机之一次出现在大众面前。2005年爆仓的经历使得他专注于宏观研究,他感觉大机会来了。当时他密切跟踪美国房地产市场,深入研究次贷危机,并逐渐地了解了保尔森为何2006年就开始做空美国房地产的思路。
“我觉得铜会大跌,便与期货公司的资深研究员合作,把电解铜相关行业的生产供需情况研究了一遍,我们当时认为次贷危机的影响深远,2009年春节铜会跌到4000美金。”此时做空了铜价的林军已经胸有成竹,国庆长假后铜价以 *** 的方式下跌。
国庆节前,林军按照计划空了铜,但担心假日太长,为防范风险,同时还做多了一部分锌,结果节后铜连续三个跌停,锌在第二个跌停板给了他平仓的机会。“其实,在国庆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我还在犹豫要不要减掉一些空头头寸,最后发现月线没守住,便严格执行了自己的交易计划。”
节后沪铜期货连续三个跌停板协议平仓后,对林军的第二个考验来了。“当时业内一些朋友开始看反弹,我认为,金融危机已经爆发,如果铜价反弹到节前的价格水平,我就改行从此不做期货了。结果协议平仓的第二天,我把仓位空到了97%。”对于这场“世纪豪赌”,林军收获巨大,手中的资金加了个零。
股市和期市的连续成功使林军对交易充满信心,交易体系已经完善了的他又踏对了两波行情。
2008年年底,国内大豆期货合约跌到2700元,对大豆多年研究的他知道当时的价格已经到了成本线以下,他认为金融危机后即使工业品无销路,农产品也会有刚性需求,便果断全仓买入,随后国家出台了保护政策,使他再次获利丰厚。
“2009年年初,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去香港,看到LV、香奈儿等奢侈品商店门口的购买人群还排起了长龙。香港的持续繁荣,让我隐隐觉得可能高估了危机的影响。后来,国务院推出了4万亿元的 *** 计划,从根本上改变了货币供应,我想清楚后闭着眼睛做多所有商品。”林军说,这波做多又给他带来了丰厚的回报。
2013年林军把自己的收藏兴趣与投资相结合,花费数亿元打造了香然会金融俱乐部。
从小资金到大资产,已经步入不惑之年的林军交易体系不断完善,操作风格也从激进转变成了稳妥。为了对冲风险,他将赚到的钱运行分散投资,之一部分继续做期货投资,而且是多元化投资组合;第二部分用于投资固定资产;第三部分用于投资实业和股权。
交易体系上,最初主要依靠技术分析,之后开始关注基本面研究,再到后来宏观层面研究体系的构建,直到最后实现了三者的有机结合。
在市场摸爬滚打二十多年,跌跌撞撞中,林军从3000元的入市资金到现在坐拥十几亿资产,并把自己的收藏兴趣与投资相结合。继续创造着属于他自己的传奇。
期货的魅力就是杠杆交易,这也就对投资者的风险控制能力有一定要求,满仓操作,爆仓并不稀奇。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52ol.cn/post/67323.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