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正文

交通银行期货牌照(交通银行期货怎么开户)

6.8 W 人参与  2023年01月25日 21:58  分类 : 推荐  评论

中国有金融全牌照的公司有几家

中国有金融全牌照的公司主要有: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是经改革开放总设计师 *** 亲自倡导和批准,由前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于1979年10月4日创办的公司。主要业务集中在金融、实业和其它服务业领域。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于1988年诞生于深圳蛇口,是中国之一家股份制保险企业,至今已经发展成为金融保险、银行、投资等金融业务为一体的整合、紧密、多元的综合金融服务集团。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是中央管理的国有企业, 于1983年5月在香港创办,同年8月18日正式开业。光大集团成立之初以经营外贸和实业投资为主,当时注册名为“紫光实业有限公司”,1984年7月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有限公司”。2014年12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光大集团由国有独资企业改制为股份制公司,并正式更名为“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

方正集团

方正集团由北京大学于1986年投资创办。王选院士为方正集团技术决策者、奠基人,其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奠定了方正集团起家之业。方正集团拥有并创造了对中国IT,医疗医药产业发展至关重要的核心技术,吸引多家国际资本注入,目前已成为中国信息产业前三强的大型控股集团 ,业务领域涵盖IT、医疗医药、房地产、金融、大宗商品贸易等产业。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长城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2月11日,注册资本431.5亿元,由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和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公司前身是国务院1999年批准设立的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集团总部设在北京。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属于非银行金融机构,总部位于北京市。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0月12日上午在京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由财政部、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发起设立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扩展资料:

金融牌照就是指金融许可证,是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依法颁发的特许金融机构经营金融业务的法律文件。我国需要审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券商、金融租赁、期货、基金、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牌照、 *** 、典当12种。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金融许可证

哪些银行有银行存款牌照

没有银行存款牌照一说。

金融牌照,即金融机构经营许可证,是批准金融机构开展业务的正式文件。目前金融许可证由人民银行,银监会、 *** 和保监会等部门分别颁发。金融监管根据时段划分为事前监管、事中监管、事后监管,市场准入制度是事前监管的核心,金融许可证则是市场准入制度的常态表现。

十六类金融牌照如下:银行(含民营)、保险、信托、期货、证券、基金(公募/私募、子公司、销售、销售支付)、租赁(金融租赁、融资租赁)、典当、小贷、担保、商业保理、第三方支付、众筹(公募、 私募)、消费金融、征信(个人征信、企业征信)、金融资产交易场所。

传统金融行业需要审批的金融牌照主要包括银行、保险、信托、券商、基金、期货、金融租赁、基金子公司、基金销售、第三方支付牌照、 *** 、典当12种。

最重要且有价值的7块金融牌照有银行、信托、证券、基金、保险、期货和租赁。

明明28年前禁止,为什么现在又允许银行拿券商牌照了?

商业银行拿下券商牌照,对金融行业来说意味着什么?

近日,关于银行将获得券商牌照的消息再度来袭。消息称, *** 正计划向商业银行发放券商牌照,或从几大商业银行中选取至少两家进行试点,设立券商。

尽管 *** 并未对此消息进行公开确认,但在业内看来,商业银行获得券商牌照,金融机构混业或已成大趋势。

毕竟,打破分业经营,向银行发放券商牌照的消息,早在5年前,市场就有此推测。不过,鉴于我国长期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事实,银行持有券商牌照后,其监管难度势必有所增加。

28年后卷土再来,那些混业经营日入万金的金控公司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眼下上演的混业经营,不过是金融200年 历史 长河中一个切片而已。

事实上,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国内四大国有银行就曾纷纷设立证券营业部,开始混业经营。

但在1992年下半年,受房地产热及证券热影响,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市场,致使商业银行损失惨重。

在此影响下,1995年,《商业银行法》颁布,明确严格分业经营原则,要求商业银行不得从事证券经营业务,一直延续至今。

而近一两年来,随着我国加大金融业对外开放,我国金融机构将面临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打破固有的分业监管模式被业内看做是大势所驱。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国内一直执行分业经营原则,但通过金融控股公司,实际上混业经营的禁忌在国内早已被逐步打破。

去年,监管层面就金融控股公司下发专门文件,当时几家大型民营金控被直接点名,其中不乏几家新经济独角兽。

所谓金融控股公司,一般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金融机构组成,背后关联数百家公司,其关系错综复杂,犹如一张巨大的蜘蛛网。

这些被关联的公司,可以是信托,可以是基金,可以是保险,甚至可以是与你息息相关的房地产,当然也可能只是个空壳公司。它们可以用5亿撬动上百亿人民币的资金,赚取数万亿净利润。

这种日入万金的金融控股公司,在2016年的时候,国内已有50多家。

但这种混业经营的模式,并非中国独有和首创。目前,除中国之外,美国、日本、英国等混业经营的金融控股公司都在全球范围内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纵观 历史 ,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在各国的萌芽时间大不相同,但其发展之路径却极为相似。

他们大多都是在国家经济迅速发展之时萌芽生长,又在经济遭遇危机时被收缩,但却总能耐心修炼,在经济再次高速发展时,浮出水面,大展拳脚,形成行业垄断。

如何来看待中国当下的金融分业与混业趋势,美日英三国的金控发展历程或许可以参考。

美国模式:之一家超级金融控股集团——花旗集团

窥探 历史 ,不管是经济实力强大的美国,还是诸如中国这样新崛起的经济体,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都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

但无一例外,在金融控股发展历程中,证券及投资是大多数国家发展金控模式的主要抓手。

“在其位,谋其职”,不仅是人,企业们也一样,选好领域,经营擅长的业务,发挥自身优势,最恰当不过。但事实上,总有企业喜欢越界,跨业经营。

金融控股公司的形成,从某种角度来说,就跟银行与企业在业务经营过程中的越界有一定的关系。如果仅从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来看,美国的银行是最早的“越界者”。

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迅猛攀升,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之一,在这种情况下,美国的金融业也快速发展。

彼时,美国监管明确规定商业银行不能作为投资银行承销证券,但一些商业银行仍旧暗自成立关联机构,进行证券代销,顶风作案。

直到1929年,当不计其数的人聚集在纽约华尔街,眼见股市暴跌,迎接世界范围的经济大萧条之时,美国大多银行也因曾经疯狂涉足证券市场而开始倒闭并遭遇挤兑,损失惨重。

股市暴跌,银行倒闭,私自经营证券业务的行为东窗事发。

于是,1933年到1956期间,美国监管部门三番五令禁止证券公司与商业银行从事双方之间的业务,还要求银行不得并购与银行业务无关的商业企业,甚至不得跨地域开设分行。

然而在此期间,仍旧有不少证券公司,想方设法规避监管,通过先收购一家银行,然后将其存款或贷款业务出售的方式控制银行。

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通胀持续上升,银行存贷利率受限,导致存款流向证券及基金市场。为求生存,银行不得不突破地域限制,拓宽业务范围,而监管部门也因担心银行倒闭,引发经济危机,宣布废除对银行控股地域上的限制。

然而这并不能解决银行的燃眉之急,在1979年到1999年,美国居民在银行的存款金额削减了近一半,银行的存贷款业务不断衰退。

主营业务受到严重威胁,20世纪末,银行再也不完全依赖传统的贷款业务,开始拓展其他金融业务,如证券、租赁、信托投资等。在此期间,美国银行控股公司逐渐形成。

1999年11月,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已成为大势所趋时,在美国人意识到实行了多年的商业银行不得经营证券、信托等业务的分业经营模式,已成为限制其经济在全球自由竞争与发展的桎梏时,美国出台 历史 上有名的《金融服务现代法》,规定银行控股公司可以选择成为“金融控股公司”,直接或通过非银子公司从事任何金融相关的业务。

由此,美国银行、证券和保险交叉经营的混业经营时代正式开启。

就在该法规出台的当天,美联储理事会就批准了117家银行控股公司变成金融控股公司的申请。

此后,美国金融控股公司快速发展。直到2006年,美国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已达到600多家。

但其实,受美国意欲争夺世界金融霸主地位的影响,以及在 *** 诱导及支持下,早在1998年4月,美国之一家超级金融控股集团就已形成。这就是由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合并产生的花旗集团。

彼时,花旗集团不但可以经营银行业务,还可以经营证券、保险、信托、基金、租赁等业务。

相关资料显示,彼时合并后的花旗集团总资产达到了7000多亿美元,净收入为500亿美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1亿以上的客户、6000多万张信用卡消费客户。其规模之庞大,令人咋舌。

日本模式:159万亿日元的金融超级航空母舰——瑞穗银行

美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为日本和韩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行模式提供了参考依据。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日本竟然在模仿的过程中,一不小心造就了彼时世界上更大的一家金融控股公司。

在跟随美国金融市场自由化步伐下,20世纪70年代,日本开始逐渐放开对金融业分业经营的管制,1997年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1998年便推出金融控股公司制度。

1999年,日本之一劝业银行、兴业银行和富士银行宣布合并。由此,彼时世界上规模更大的金融资本集团——瑞穗银行成立,日本开启了金控模式。

据统计,当时三家银行合计总资产达159万亿日元,是彼时日本国内更大的东京三菱银行(约78万亿日元)的两倍多,并超过先前合并诞生的德意志银行等特大型金融集团,瑞穗银行也因此而被称之为“金融超级航空母舰”。

更为夸张的是,三家银行的合作消息被透露出来以后,当日上午,东京股票市场上原先一直不被看好的金融股竟成为人们竞相购买的热点。受此消息影响,东京股市当日平均股价从一开盘便开始劲升,最后以18098.11点报收,较前一日上涨了218.37点。

此后,三菱联合、三井住友相继成立,并与瑞穗金融控股公司并列成成为日本三大金融控股公司。

与日本毗邻的韩国,则是在1999年才允许设立金融控股公司,2000年金融控股公司在法律上得到认可。

2002年,韩光银行、和平银行、庆南银行合并,韩国之一家金融控股公司——有利金融控股公司成立。

英国模式:为拯救经济而诞生的汇丰银行

除日韩对美国金融控股的参照之外,在提及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时,能与之相提并论的还有英国。

原因在于,之一,两国金融控股的发展时间相近,均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第二,则因为两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背景有鲜明的对比。

如果说美国金融控股公司是经济攀升期间发展的产物,那么英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则更像为拯救该国经济而诞生的救星。

撒切尔夫人执政时,英国的金融服务业产值虽占到全国GDP的15%,但如果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伦敦将失去其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英国经济将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为此,撒切尔 *** 出台《金融服务法》,彻底消除银行、保险、证券等业务之间的界限。由此,英国的银行迅速开展并形成以银行为母公司,收购其他金融公司为子公司的金融控股模式。

随后,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银行等大银行相继迅速扩张为英国规模较大的金融控股公司,英国金融控股公司扬帆起航。

美国 探索 ,日韩复制,相比之下,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的起步和形成时间则相对较晚,远落后于欧美等国。

英美金融控股公司的雏形产生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而中国之一家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点的公司则产生于1979年,比欧美等国相比,晚了一个世纪左右。

中国金控发展历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回溯 历史 会发现,欧美等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及发展,多是由于市场的推动,不管是花旗银行与旅行者集团的合并,还是德意志银行与美国信孚银行(美国排名第八的一家控股银行)的合并,都能说明这一点。但反观国内金融控股的发展,由于各国体制不同,中国的金控发展进程更多是由 *** 层面推动。

比如,我国之一家由国务院特批成立的,具有金融控股公司特点的公司是——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它成立的初衷是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吸引外资,用来解决国内经济建设资金问题的。

而后,随着监管的放开,银行才被允许可以试办各种信托业务。至此,各大商业银行才跑马圈地,纷纷突破分工界限,拓展跨业业务。

比如,中、农、工、建四大行不但建立全资或参股证券公司,还在所属信托投资公司中设立证券部,从事企业证券的发行、 *** 买卖或自营业务。

1986年,建设银行先后成立中国投资咨询公司、中国人民建设银行信托投资公司、友联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交通银行,则以新中国之一家综合经营试验点银行的特殊身份,于1988年和1991年分别成立了上海海通证券公司(即现在的海通证券)及太平洋保险公司。

此外,交通银行还公开经营保险、信托、房地产等非银行金融业务。直到1993年时,交通银行的金控雏形已现。

同一期间,一些商业商业银行在染指证券业务的同时,还向地产、保险、投资、贸易等领域拓展。

彼时商业银行这种跨业发展的混业经营模式,已经成为了事实上的金融控股公司。

然而,这段快活且自由的日子,却并没有持续太久。1993年,成为国内金融控股公司发展的一道分水岭。

1992下半年,在房地产热与证券投资热的浪潮中,大量银行信贷资金通过同业拆借进入证券市场,加速累积了银行自身的风险,也催化了证券市场、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形成。

受此影响,监管部门开始对金融业秩序进行整顿,金融控股公司也因此迎来发展过程中的之一次监管。

1993年12月至1995年期间,一系列监管政策相继出台。监管层一方面规定国有银行不得对非金融企业投资;另一方面要求国有银行要与保险业、信托业和证券业脱离关系,分业经营。

这直接导致此前各大银行苦心成立或投资的金融业务被剥离。1999年,交通银行与上海市 *** 正式签订 *** 协议,将太平洋保险与海通证券两家公司的相关权益进行 *** 。由此,交通银行转变为专业性的商业银行,不再是金融控股公司。

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与美国当时的一些证券公司不愿放弃金融业务而另辟蹊径躲避监管相同,国内一些商业银行为了法律法规的限制,则在境外设立独资或合资投资银行,并逐步向金融控股集团转变。

比如,建设银行与摩根士丹利等境外企业,合资成立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工商银行与东南亚银行合作在香港收购西敏证券,并将其改名为工商东南金融控股公司。

在此期间,各地的商业银行以及信托投资公司,也并未完全将此前组建的证券公司剥离。

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不断高涨,外资银行大量涌入,外部竞争加大,监管部门才逐渐放开政策。银行、保险、证券、基金之间的资金壁垒被打开。

这也是为何当下从整个市场来看,银行系所控股的金融机构多为保险、证券、基金、融资租赁的原因。毕竟在金融控股公司 探索 早期,以上几项业务就已被对银行开放,并被银行牢牢抓住。

2002年伴随着中信集团、中国平安和光大集团三家机构经批准试点成立综合金融控股集团,国内最早的一批金控公司正式成立。

此后,从2005年到2009年期间,各大银行又相继成立基金公司、信托公司及租赁公司。他们的具体玩法是通过采取控股子公司的形式涉足不同领域的金融业务。

受2008年金融危机影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各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部分地区发展出现呆滞。为挽救地区经济,解决资本难题,地方银行、证券、保险、产业基金和租赁等金融机构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近,由此地方金融控股平台加速成立,并在2015年呈现出爆发增长的态势。

如今,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分为五大派系,分别是金融系、央企系、地方系、民营系、互联网系五大类。这些金融控股公司大多单独设立或参股的方式,涉足金融机构。

其中金融系又分为银行系与非银金融系,银行系如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等成立或参股的保险、证券、基金等金融机构。

非银系如平安集团、中国信达、中国东方等成立或参股的保险、信托、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

央企系如招商局、中信集团、中石油等;地方系如上海国际、浙江省金融控股、越秀金控等;民营系如海航、复星国际、恒大等;互联网系如百度、腾讯、阿里巴巴。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国内各类金融控股公司已达53家。

另根据新财富统计,截至2017年国内民营资本已经控制了近200家金融机构,总资产接近26万亿元,其中不乏部分大型的民企金控集团已经超过万亿级别的体量。

双面金控:蚂蚁腿上的大象

金融控股公司的迅猛发展不无道理,各大实体企业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不但可以扩大资本来源,同时还可以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经营收益。

然而,有利必有弊,金融控股公司虽能帮助企业得到诸多好处,但其风险也不容忽视。

以美国的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为例,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不负责具体业务,主要负责重要决策及管理,各子公司相互独立,但由于其非银业务占比较高,因此系统性风险也更为突出。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所引爆的全球金融危机不断恶化影响,花旗银行受到破产冲击,由于花旗银行将用户的存管资金及央行的流动性资金支持,投资了高风险,高收益的非银业务。以至于危机期间,即使美国 *** 三番五次的救助,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控制危机。

英国的事业型金融控股公司,其母公司大多以银行业务为主,银行母公司作为控股公司,同时负责控股公司的管理,各个子公司虽相互独立,但当子公司发生危机时,也会将风险传导至母公司。

德国的全能银行模式,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业务以平行且同等的形式存在,能满足用户多种需求,且母公司都是银行,但对母公司的风险控制能力要求极高,一旦其中一个业务发生风险,其他业务也会受到直接影响。但由于德国银行从发展之初便开始采取全能银行模式,因此风险控制能力较强,这是其他国家所不能轻易复制的。

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目前有两种运营模式,即事业型与纯粹型金融控股公司,前者为中、农、工、建、交五大行及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后者最典型的则为平安集团。

而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其风险主要聚集在一些非金融企业以非自有资金进行虚假注资、循环注资,将金融机构作为“提款机”,使得实业板块与金融板块风险交叉传递等风险。

最典型的案例是安邦保险,2017年5月,安邦被爆先是以6名个人投资者用5.6亿元的资金,投资于49家号称总注册资本达到24亿元的企业,再通过“幼蛇吞巨象”的控股方式,撬动对安邦98%的股权、600多亿元的注册资金和超过19000亿元的资产。

但实际上,这些个人股东并未实际出资600多亿元现金支撑安邦的运作,而是进行了虚假出资、循环出资。

此外,在众多的金融控股公司中,明天系也是值得一提的案例。新财富统计,截至2017年6月底,明天系已经控参股44家金融公司,涉足银行、保险、信托、证券、基金、租赁、期货等,覆盖了金融业全部牌照,其控参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高达3万亿。

然而,随着国家金融去杠杆以及外汇管制,监管层要求金控公司以偿债的方式来降低金融系统风险。明天系实控人在香港被控制等风波传出后,“明天系”控股运作模式的弊病开始爆发。

旗下公司频频出现兑付风险,“明天系”为了维持生存,不得不采取拆东墙补西墙的方式试图拯救庞大的集团,但无济于事。

去年5月,明天系旗下最早、最核心的的金融资产——包商银行,也因被明天系占用资金,而被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所接管。

金控发展200年,监管变革200年

事实上,为了抑制金融控股公司发生风险,各国都有出台相应的政策,对金融控股公司的行为进行规范。但各个国家又因具体模式及国家实际情况的不同,而衍生出不同的监管模式。

美国采取的是分业监管模式,即金融控股公司的各个子公司根据业务不同接受不同行业监管机构监管。美联储作为金融控股公司的“伞型监管者”,主要从整体上评估和监测金融控股公司的整体资本充足率,风险管理的内控措施,以及集团风险对存款子公司的影响,必要时拥有对银行、证券、保险等子公司的仲裁权。

国内的金融控股公司的运营模式因与美国的模式相似,因此,国内监管部门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方式也与美国有异曲同工之处。

根据2019年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会同相关部门起草的《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国人民银行主要负责审查批准金融控股公司的设立、变更、终止以及业务范围;银保监对金融控股公司所控股金融机构的具体业务进行监管;财政部负责金融控股公司财务制度管理;且各监管部门之间要加强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合作及信息共享。

而北欧国家与德国则采取统一监管的模式,即将所有金融机构归纳于同一个监管机构的监管之下。具体为德国在其财政部门下设置了一个联邦金融监管局,统一负责银行、证券、保险的监管。另外再下设银行、证券、保险部,以及银行与证券、证券与保险、银行与保险三个相互交叉的监管部。

澳大利亚与荷兰则采取双峰监管模式,即将银行与保险业进行统一监管,在把证券业独立出来,着重市场行为监管。

从雏形初现到当下,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已超过200多年。它们有的萌芽于经济发展之时,有的产生于经济衰退之际,而无论属于哪一种,其发展过程中,都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在风雨之中,暗自滋长,才换得最终的破土而出,延续至今。

而梳理各国金融控股发展史,最终会发现,金融分业、混业的变化趋势,一定程度上记录着国家经济发展的温度,不仅与内在机制关联,更与全球外部环境息息相关。

(参考资料:《新时代 中国金融控股公司研究》 作者:连平 等著)

[img]

目前哪些做恒指期货的平台比较正规?

1.目前做恒指期货比较正规的平台有: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主要监管者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 *** )。

2.国际期货是指交易所建立在中国大陆以外的期货交易。以美国、欧洲、伦敦等交易所内的产品为常见交易期货合约。期货合约,就是指由期货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交割一定数量标的物的标准化合约。有些美国期货合约品种如大豆、铜对国内期货价格变动会有影响,国内投资者可以参考外盘行情。

3.无论是国内期货还是国际期货,只要是正规的期货公司,都可以在所能交易品种所属当地的 *** 查询到其受监管的情况,只要在 *** 官网上能查到其牌照,这平台就没什么问题,可以放心交易。国际期货监管机构 美国: *** 的监管机构是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英国:期货市场监管更高机构为证券投资委员会(SIB);中国香港: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的主要监管者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 *** )。

1.国内现在有三种途径炒恒指是正规安全的,

1)是银行渠道,比如民生银行、交通银行等;

2)是国际平台渠道,主要是受到ASIC、NFA、FCA和FSA四大机构监管的平台,比如英国皇玛金融,更低入金20美刀,1美刀起交易,也是现在更受欢迎的一种途径;

3)是香港平台,主要是具备香港监管部门监管的。

2.目前,国内投资恒指期货需要本人到香港期货公司现场开户,这种方式缺点:办理手续复杂,需要办理港澳通行证或护照;需要在香港本地银行有银行卡;保证金高,目前一张恒指合约保证金就需要十几万港币;需要自己兑换港币,但是有外汇管制。

天津河西哪里可以期货开户

;     南华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南华期货有限公司天津营业部是经中国 *** 批准,具有《期货公司营业部经营许可证》的期货经营机构。天津市是中国四大直辖市之一,是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是中国沿海开放的国际口岸城市。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天津已成为中国北方更大的经济商贸中心。随着滨海新区的快速发展、金融创新政策的,加快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已经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天津营业部的成立正是顺应市场发展的需要,可以更好地抓住行业发展的机遇。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1号大安大厦A座8层

      弘业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天津营业部地处天津市围堤道与隆昌路交口的繁华市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营业部拥有近300m2的经营场地,办公环境舒适,硬件设备完善。

      营业部设有客户投资服务中心、机构部、金融衍生品部等部门,为投资机构及个人投资者量身定制套期保值、套利等专业全面的投资、咨询服务;为广大投资者提供建行、工行、农行、中行、交行银期转帐服务,及时到帐,方便快捷;免费提供超级下单、闪电手等高速交易平台;还不定期举办各种免费培训讲座、行情研讨、投资者交流会,并通过视频会议、 *** 、互联网、电子邮件、短信平台等与投资者进行及时沟通交流,以提高投资者的风险控制及资金管理能力。

      营业部将秉承公司“稳健、高效、创新”的企业理念,坚持规范化和专业化经营,注重对风险的防范,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导,竭诚为环渤海经济带的企业、个人投资者做好优质、全面服务工作。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53号丽晶大厦2202-2203A

      浙商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浙商期货有限公司是中国 *** 核准设立的大型专业期货公司,于1995年9月在杭州成立,注册资本5亿元人民币,全资控股股东为浙商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为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全面结算会员,上海、大连、郑州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会员。经营范围: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5号北方金融大厦17层F座

      光大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光大期货天津营业部营业部成立于2008年11月,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53号丽晶大厦1003,毗邻友谊路金融服务带、陈塘科技商务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53号丽晶大厦1003

      华泰长城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天津营业部是天津地区极少数同时拥有商品期货、金融期货牌照的营业部之一,我们秉承诚信至上,以义理财的原则,是一只高效负责的经营团队。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35号君谊大厦20层2002室

      浙江中大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天津营业部成立于2013年,地处天津市河西区南楼经济中心,营业面积近400平米,毗邻地铁1号线,交通便捷,内部设施先进,环境一流。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前进道9号招商银行10层

      宏源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宏源期货天津营业部是宏源期货在天津地区的旗舰营业窗口。位于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41号大安大厦A座?11层。

      宏源期货天津营业部拥有澎博、文华等先进的行情资讯系统,金仕达V6多套交易系统及易盛、快期交易下单软件,为广大投资者搭建了安全便捷的交易平台,确保客户交易快捷、畅通。

      宏源期货天津营业部开通了工行、建行、农行、交行等多家全国银期转帐系统,客户资金划转安全便捷。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友谊路大安大厦A座 11层

      一德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一德期货天津营业部成立于2001年3月,是天津地区较早成立的期货营业部之一,地处天津新金融发展中心——天津市南开区水上公园路水云花园C19号 ,金融氛围好,经营环境宽敞、优雅,交通便利,泊车方便,是从事期货交易的理想场所。

      营业部有着先进的交易设施,各种高端电脑 *** 设施,保证行情及交易委托数据安全、准确、稳定、快捷传送和接收,提供网上委托, *** 委托等多种委托方式,现已开通农行、工行、建行、交行等4家银行进行全国范围内的银期转账,确保投资者交易和资金划转的安全、可靠。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03号峰汇广场A座1804室

      象屿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象屿期货有限责任公司天津营业部于2008年12月开业,是公司较早成立的营业部之一。营业部以公司的雄厚实力为基础,以专业化的服务团队为核心。营业部具有数名期货从业10年以上的资深人士为个人、企业和机构提供综合性、一体化顾问式期货金融服务。囊括期货培训、交易指导、交易咨询、顾问及辅导,企业期限套保,仓单质押,风险管理等多项专业化服务内容。我们承诺,以“诚实守信,合规经营,规范管理”的职业操守,尽心尽责为投资者服务,让投资者放心、安心。我们选择与时俱进、一如既往,根据客户需求推动业务创新,我们将以诚信和勤勉扬起象屿期货事业的红帆!与您分享宏愿,助您迈向成功!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21号新金龙公寓南楼1-2-401、402

      民生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民生期货有限公司(原山西物产期货经纪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6年1月,注册资本金1亿元人民币,控股股东为民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 民生期货公司具备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经纪业务资格,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会员,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交易结算会员。公司注册地在北京,在北京、天津、广州、南宁、太原、郑州、唐山、包头、大连、大同、阳泉、运城设有营业部。

      详细地址:

      天津河西区徐州道5号外代大厦701室

      和融期货天津营业部

营业部简介: 和融期货是由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和融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并经中国 *** 颁发期货经纪业务许可证、经由中国工商总局登记注册的大型专业公司。控股股东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具有较强影响力和实力的大型证券公司。公司为独立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规范,设有规范的股东会、董事会、监事、独立董事、首席风险官,有规范的制度及议事规则;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公司具有专业的研发机构、市场业务部门、异地(郑州)营业部及其他管理和服务部门。公司经营范围为商品期货经纪和金融期货经纪,为国内四家期货交易所的会员单位,能够为客户提供全部期货交易品种的 *** 服务,是天津地区规模更大的期货经纪公司之一。 公司座落于天津繁华的商务金融区,交通便利快捷;具有先进的交易系统,开通了建行、工行、农行等银期转帐业务,为投资者安全、便捷地参与商品、金融期货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公司拥有一支业务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员工队伍,公司秉承“稳健、创新、诚信、服务”的经营理念,在所有的环节上均体现出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以更大限度地满足投资者的需求、为众多企业和投资者提供避险保值和投资服务,争创一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详细地址:

      天津市河西区气象台路100号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105169.html

交通银行期货牌照  

本站福利推荐!!!

正规期货账户开户!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0.01元),无条件!无资金手续费要求,享受手续费加1分!

期货开户微信:52720915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