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 » 正文

期货磨难(期货挣钱太难了)

6.07 W 人参与  2023年02月05日 20:25  分类 : 热门  评论

如何看待中金所 2015 年 9 月 2 日再出股指期货四条新政

7日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今年做到全球之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更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

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

9月2日中金所发布公告,宣布再出四项措施抑制股指期货过度投机,其中包括单个产品、单日开仓交易量超过10手的构成“日内开仓交易量较大”的异常交易行为;非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40%,套期保值持仓交易保证金标准提高至20%;日内平今手续费提高至按平仓成交金额的万分之二十三;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

这种震撼到底到了怎样的程度?

尽管中金所此前已三番两次出招,但胜利日小长假前夕放出这则消息,还是让整个市场为之震惊。市场人士纷纷表示“股指期货已经没有交易价值”、“股指期货功能基本消失”,诸多文章以“纪念股指期货”为话题进行回顾。专业人士普遍认为,正是近期专家、学者、股民对期指持续不断的舆论轰炸,逼出了监管层的“自残”行为。那么这几项措施到底有多严重,让人震撼到什么程度呢?基金君这里先略作分析:

首先,“10手”限制,每天你不管开多单还是空单,开满10手之后就算违规。中金所8月25日之一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600手”;8月28日第二次出手的时候,这个数字是“100手”,由此可见力度大到难以想象。一个股民每天买上10手股票也是常事,何况期货市场。此招让程序化、高频交易基本告别股指期货。对于规模稍大的机构来说,除了做套保不受限,10手限制使其在期指上的交易也基本上失去意义了。

其次,40%保证金,在世界期货历史上都极为罕见。按照沪深300股指期货 2965点的收盘价和40%保证金计算,一手保证金在36万左右,此前正常时期保证金是10%。原来可以做4手的钱,现在只能做1手,资金成本上升了4倍。那些刚凑够50万开户门槛的投资者,现在入场只够做上1手。另外,套期保值保证金提至20%,机构套保成本也大为提高。

第三,当日平今仓万分之二十三的手续费。“当日平今”即为俗称的“T+0”,粗略估算,“T+0”一次手续费为2000多块!即便是只做一手的投资者,对于如此恐怖的手续费恐怕也已望而却步。而8月26日之前的手续费是万分之0.23,8月26日之后的手续费是万分之1.15,万分之二十三的力度大家可以体会吧。沪深300股指期货一个点是300块,投资者必须做对8个指数点,“T+0”才有赚钱的意义,如此一来,日内交易急剧下降几乎不可避免。

第四,如果有人想通过多开几个账户规避,那么“加强股指期货市场长期未交易账户管理”也将堵上这个漏洞。

综上所述,想必读者都已看出,哪怕您仅是个刚够格的投资者,都已经觉得期指“没法做”了。下周一开市后的期指,应该再也不用为“抑制投机”而担忧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在今年做到全球之一的中国股指期货,其实已经“废了”。接下去更大的可能,是期指逐渐成为只有零星成交的小品种。

从理性上看,世界上任何一个交易所,都做不出如此堪称不可思议的“自残”举动。那么,究竟是怎样的压力迫使这个世界之一品种走到如此境地呢?

针对期指的惨烈“舆论战”

6月15日以来的大跌成为了期指命运的转折点。2010年4月16日期指上市后,沪深300股指期货经过5年的发展,基本做到了日成交量100-200万手,日持仓量20万手左右的大品种,用来衡量期指成熟度的成交持仓比也在5比1左右,已经逐渐向成熟市场靠拢。然而股灾的发生,引来了铺天盖地对于期指的指责,其中以刘姝威、叶檀、易宪容等非业内专家的声音最为响亮。当然,也不乏巴曙松等学者的反击,这其中尤以巴曙松的《股指期货,该责难还是该大力发展》为代表,论证了“股指期货市场始终自身多空平衡,没有给股市施加压力,反而承接了股市抛压。据统计,2015年6月15日至7月31日,股指期货日均吸收的净卖压约为25.8万手,合约面值近3,600亿元,这相当于减轻了现货市场3,600亿元的抛压。”但这一研究公布后,依然遭致了网友们的猛攻。

也就是从6月底开始,由于融券通道关闭、个股大量停牌,期指相对于现货的“贴水”大幅增加,市场指责期指带动下跌的声浪逐渐增大。于是,期指“限制开空”等消息不断传出,外界也将此视为监管层应对舆论压力的动作。然后正是这些非常规的措施,引发了一些参与期指的长线、稳定资金流出,持仓量大幅减少,导致了期指成交持仓比的恶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又为外界指责期指“过度投机”提供了佐证。而管控措施的进一步出台,又导致期指流动性的进一步消失,导致期指贴水进一步加大,贴水扩大又进一步加剧了非专业的人士的怒火,将之又视为期指“带动下跌”的证据。由此,期指市场陷入了百口莫辩的恶性循环,直至最后用异常惨烈的方式“自废武功”以求自保。

不论这场巨大的论战中谁对谁错,这一情景都将载入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史册。同样的事件,曾经在世界之一和第二大经济体中都发生过,并且都成为了后世研究的经典。

先看当年的第二大经济体日本。1990年日本股市 *** 后,舆论纷纷谴责股指期货是下跌元凶,甚至有些学者专门出书论证股指期货导致股市下跌。在此压力下,日本对股指期货实行了提高保证金、征税、增手续费等系列手段,“废掉”了股指期货。不过随着日本股市步入长达20多年的熊市,后来的人们也逐渐看到了是泡沫破灭造成了股灾,对于期指的争议在1995年以后就逐渐褪去,但日本期指的市场已经被新加坡占据了较大份额。

而美国则是在1987年爆发的“八七股灾”之后,迸发出了对于股指期货的强烈质疑,以至于美国财政部长布雷迪出了《布雷迪报告》进行谴责,美国调查机构以卧底形式进入期货公司调查。随着调查深入,以及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国会作证、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莫顿米勒的独立调查完成,美国股指期货并未像日本那样遭受抑制,反而加快了发展步伐。

从历史经验看,各国股指期货发展,都经历了较大的磨难。中国期指市场能否躲过此劫,是像日本期指一蹶不振,还是像美国期指涅槃重生,大家不妨拭目以待。

没了股指期货,我们将失去什么

股指期货是股票价格指数期货的简称,是指以股票价格指数为标的物的期货。比如沪深300股指期货,就是以沪深300指数为标的进行指数交易的期货品种。投资者根据自己对股市的走向预期,报出不同的价格指数进行交易,如果认为指数会涨,便买进股指期货,反之则卖出。股指期货的更大作用,是投资者可以拿来做套期保值。

如果一个投资者看好格力电器,想要长期持有获取分红收益,同时又不想在大盘下跌中被迫止损抛售,他就可以做相应的股指期货空单,相当于给持股买了一份“保险”,这就是套期保值。对他来说,大盘下跌风险就被转移到了期指多头身上。很明显,运用期指套期保值的人,其实本质也是多头,而且其目的就是为了不卖掉股票。如果是一家机构运用期指做套期保值,那么也会有利于其长期持股,减少其在股灾中的抛压。这也是前述巴曙松研究的理论基础。

那么,在期指实质上“自残”以后,会出现哪些可能的后果呢?

首先,失去了套期保值这把“保护伞”的机构投资者,其行为将彻底回归散户化,财富管理能力将大幅下降。在股市中与散户完全一样追涨杀跌,接下去的市场波动可能会进一步加大。而刚刚发展起来的中国对冲基金行业,也将因为失去工具而大幅萎缩。不少基金专户、券商资管、理财产品的策略可能将不得不终止。从此绝对收益是路人。

沪上一家私募基金在6月中上旬对市场做出了准确的判断,大幅度降低仓位,只留下了极为看好的部分优质个股并进行了期指套保。由于准确的操作,该基金逃过了6月最初的暴跌。但是随后由于股指期货一再“限空”,该机构不得不在暴跌中大量抛售股票,引发了基金净值的大幅回撤也在事实上形成了对市场的抛压。而就整个市场而言,面临这样局面的私募又何止一家。

因此有业内人士感叹,失去了股指期货,整个财富管理行业都将倒退十年,回到完全“靠天吃饭”的时代。

其次,一个失去了“做空机制”的市场,可能会变得更加情绪化。从成熟市场来看,有做空机制,市场的意见能够得以更好的博弈,价格也会更快更高效地趋于真实。这种真实有时可能也是以泡沫提前一步被刺破为代价,对于情绪高涨的大众来说,也许难以接受。但是在灭掉期指这个“不配合者”之后,市场会不会迎来更为波澜壮阔的大涨和大跌,会不会恢复到从前从998点暴涨到6124点再暴跌回1664点的那种巨幅波动的市场环境?

而第三点,也是非常现实的一点是,期指是没有国界的。中国股指期货消灭了,新加坡、美国的涉中国期指可能会迅速发展壮大。对应国内市场的新加坡A50股指期货,已成为国内股指期货的首要替代标的。近期伴随着国内股指期货的“不断自残”,新加坡的股指期货倒是不断加强宣传,吸引内资出海交易。该做期指的继续做期指,只不过监管会变得更难了。只是,普通基民可能很难再有渠道分享这一“跨国”避险工具了。

期货真的很难做吗?

嗯,挺难的。这条路可以说又难又孤独。

走上路的人大多数也是一条道走到黑。不是不能回头,是不愿意。

交易难难的是人性。交易市场里可以说把每个人的性格反应的明明白白的,而性格又是最难改变的东西。但是本性难改而不是改不了,做交易做的不错的人,谁不是彻底的把自己又重生了一次呢。经历过:好奇、喜悦、恐惧、贪婪、难过、无奈、不甘心等等这些情绪谁都有,坚持到最后的人回头再看时,只有经过这些磨难你才能在这市场赚到属于自己的一桶金。有时候换种乐观的心态,一路上除了磨难,其实你也会发现很多机会,不是吗!

所以交易赚钱是难的的,是孤独的,但是也是有趣的。

为什么期货是穷人唯一暴富途径?

为什么期货是穷人唯一暴富途径?

哈哈,太绝对了!

我不知道,期货是不是穷人唯一的暴富途径。

但我知道, 期货是很多中产、富人跳楼的最快途径!

更何况,【穷人+暴富]——这是最糟糕的组合。

不好意思!你抽到的是“下下下签”,多保重!

一、穷人强烈的暴富心态,是做期货交易猝死的更好药方。

做投资最重要的是要心态平和,因为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在复杂的环境下,只有保持足够的冷静才能赢得胜利。

强烈的暴富心态,会让人失去理智和判断力。

尤其是在交易出现亏损的时候,急于挽回损失,只会让你更加焦虑,不能严格地执行交易规则,破坏制定好的交易系统,这样会进一步加大亏损,从而陷入亏损再亏损的恶性循环。

二、穷人的野心,既能成就事业,也会害死穷人

人不可能没有野心,但过于不切实际的野心,只会让穷人把有限的资源,投入到看起来无限光明,但却需要持续投入的不确定行业,这样的结果就是“壮烈牺牲”。

“财不入急门”,期货投资尤其如此,过于急切的想要通过期货暴富,只会把财富“吓跑”的。

三、“广积粮 缓称王”是穷人唯一的翻身之道

“穷”意味着: 你没有资本,你经不起折腾,你做不了长期投资的事情。

广积粮: 扎根一个行业慢慢积累,不要急,不要追时髦,耐心积累本金和本事。

缓称王: 不要急于表现,“潜龙勿用”。当你还是小小小草时,活下来才是之一位的!

待你成为一颗参天大树,“飞龙在天”时,有你表现的机会。

为什么期货是穷人唯一暴富途径?

不!我想说: 期货是穷人变成“贫下中农”最快的途径。

人生漫长!穷人家的孩子多磨难!

“广积粮! 缓称王!” 且行且珍惜!

穷人,不指是没钱,而期货,只需要钱

是离天最近的地方[捂脸]

炒期货可不以致富

有位朋友问我,她想把财务那块知识学好,把金融领域的相关期货课程学完一遍,然后跟我混,靠期货发家致富。

首先声明,我没有怎么炒过期货,也从来不收徒弟。至于我朋友为啥会这么突发奇想的想跟着我学习,我觉得应该有几个因素在里面。

一个是她刚从985重点大学出来,她有两条路选择,一条路是考研读博,另一条路是就业搞钱。

她问我怎么搞到钱,我告诉她开源节流,努力奋斗。因此,她不知道哪里看到有人做期货发财了,于是她想让我教她做期货发家致富。

老实说,她这想法有点搞笑,出生的牛犊不怕虎。我告诉她,你还是好好学习多阅读书籍。至于,炒期货发家致富的还是想想就好,要不然就洗洗睡吧,梦里啥都有。

因为天底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东西。想要得到必须多付出,靠劳动力赚钱是最实在的。

我在资本市场摸滚带爬得出的一个经验是想要在资本市场赚钱一定要敬畏市场,懂得休息。并不是说,资本市场就是慈善场所,你没钱市场就会给你带来钱。显然,那是有风险的。

想要靠期货发家致富其实也不是不可能,但那是经历过各种磨难和常人难以忍受的毅力和坚持,不断的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但基本上也都是极少数天才级别的人物能够稳定的生存下来。

大部分人基本上都是亏损累累,基本上都是亏货巨多。想要靠期货发家致富还不如找份稳定的事业做下去,日积月累也会慢慢有收入的。

期货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发家致富想想就好,更好是选择退出观望。

炒期货就是赌博吗?

不是赌博,但是风险大。

期货,英文名是Futures,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一、历史

期货[1]市场最早萌芽于欧洲。早在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就出现过中央交易场所、大宗易货交易,以及带有期货贸易性质的交易活动。最初的期货交易是从现货远期交易发展而来。之一家现代意义的期货交易所1848年成立于美国芝加哥,该所在1865年确立了标准合约的模式。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现代期货交易所应运而生。我国有上海期货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和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四家期货交易所,其上市期货品种的价格变化对国内外相关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发展历程

1988年2月,国务院领导指示有关部门研究国外的期货市场制度,解决国内农产品价格波动问题;

1988年3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的《 *** 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发展各类批发贸易市场,探索期货交易,拉开了中国期货市场研究和建设的序幕;

1990年10月12日郑州粮食批发市场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以现货交易为基础,引入期货交易机制,迈出了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之一步;

1991年5月28日上海金属商品交易所开业;

1991年6月10日深圳有色金属交易所成立;

1992年9月之一家期货经纪公司---广东万通期货经纪公司成立,标志中国期货市场中断了40多年后重新在中国恢复;

1993年2月28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成立;

1998年8月,上海期货交易所由上海金属交易所,上海粮油商品交易所和上海商品交易所合并组建而成,于1999年12月正式运营;

2006年9月8日中国金融交易所成立;

2010年4月16日中国推出国内之一个股指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合约;

2011年4月15日中国大连商品交易所推出世界上首个焦炭期货合约;

2012年12月3日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推出首个玻璃期货合约;

2012年11月股指期货成交量和成交额回升,11月股指期货成交量1181.94万手,环比增长23.47%,日均股指期货成交量53.72万股;股指期货总成交额7.87万亿元,环比增长18.73%;日均股指期货成交额3576.6亿元,环比下降2.86%。月股指期货成交额占股票交易额比4.49。

三、发展

历史上最早的期货市场是江户幕府时代的日本。由于当时的米价对经济及军事活动造成很重大的影响,米商会根据食米的生产以及市场对食米的期待而决定库存食米的买卖。

在1970年代,芝加哥的CME与CBOT两家交易所曾进行多项期货产品的创新,大力发展多个金融期货品种,令金融期货成为期货市场的主流。1980年代,芝加哥的交易所开始发展电子交易平台。踏入1990年代末,各国交易所出现收购合并的趋势。

四、主要特点

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交易单位、合约月份、保证金、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

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价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国外大多采用公开叫价方式,而我国均采用电脑交易。

期货合约的履行由交易所担保,不允许私下交易。

期货合约可通过交收现货或进行对冲交易来履行或解除合约义务。

[img]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120636.html

期货磨难  

本站福利推荐!!!

正规期货账户开户!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0.01元),无条件!无资金手续费要求,享受手续费加1分!

期货开户微信:52720915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