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必看 » 正文

中信建投国债期货套利对冲策略(国债期货久期对冲)

9.84 W 人参与  2023年02月12日 02:45  分类 : 必看  评论

懂的人和我简单说下上次中信证券的乌龙事件。还有同花顺level-2手机版分时页面的买1和卖1是怎们

谁也没有想到,上证50EFT期权交易刚刚上线才3天,人们欢呼A股市场进入股票期权时代的余音尚存,便爆出令人震惊的“乌龙单”事件。2月11日午后开盘不久,上证50ETF购4月2400和上证50ETF购4月2450两只合约瞬间暴跌至0.001元,跌幅高达99%。所幸期权交易开张才三天,参与者很少,与A股市场的联动效应还没有产生,因此对A股交易没有产生什么影响。

此次期权交易“乌龙单”事件与光大证券“8·16”乌龙单事件的性质一样,后者因为对二级市场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受到严厉追究,前者则因为对二级市场没有产生影响而被轻描淡写。主流证券媒体则借机赞扬上交所股票期权的风险控制制度设计合理,熔断机制卓有成效。在笔者看来,“乌龙单”事件的祸根其实是食洋不化。

中信证券侥幸躲过一劫

先来看看此次期权“乌龙单”事件的来龙去脉。2月11日13点3分12秒,原本横盘的两只合约上证50ETF购4月2400和上证50ETF购4月2450突然跳水,前者在13:03:10至13:03:12期间从0.1006元跌到0.001元,后者在13:03:11至13:03:12之间从0.0808元跌至0.001元,跌幅均达到99%,双双触发熔断机制。合约异动的主要原因是做市商中信证券报价出现错误,其在此期间分别对上证50ETF购4月2400和上证50ETF购4月2450合约批量下单。中信证券对前者合约申报12笔卖单,申报价格从0.001元到0.0014元(其中0.001元的卖单6笔),每笔10张,共120张,共成交100张。其中,90张成交价格在0.0988元与0.1024元之间,10张成交价格为0.001元。对后者合约申报11笔卖单,价格0.001元,每笔10张,共110张,共成交80张。其中,76张成交价格在0.0798元与0.0828元之间,4张成交价格为0.001元。

“乌龙单”发生后,熔断机制启动,两只合约的交易模式从连续竞价临时切换至 *** 竞价。在此期间,另一个做市商华泰证券积极报价,而中信证券则紧急撤销其他尚未成交的报单,从而让合约价格迅速回归正常。从中可以看出,所谓熔断机制,其实就是事后暂停交易,让中信证券有时间撤单,而让其他做市商扮演英雄救美的角色。此举使中信证券避免了重大亏损,初步测算损失仅约1万元。如果不是因为期权交易市场刚启动,市场规模极小,那么中信证券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中信证券的批量下单之所以没有全部成交,完全是因为市场没有接盘,等于打到了跌停板。反之如果市场规模足够大,那么这些报单瞬间就会全部成交,就像光大证券的“乌龙单”,再多的资金也会瞬间被吞噬,这时熔断机制还有什么用?总不能像“3·27”国债期货事件一样宣布成交作废吧?

熔断机制不能防患于未然

光大证券“8·16”乌龙单事件是因为其独立的套利策略系统出了问题。由于订单生成系统存在缺陷,当时交易员发现有24笔个股申报不成功,想使用订单“重下”的新功能,在程序员的指导操作下,没想到这个功能没经过实盘验证,程序把买入24个成分股,写成了买入24组180ETF成分股,瞬间重复生成26082笔预期外的市价委托订单。而订单执行系统针对高频交易在市价委托时,对可用资金额度未能进行有效校验控制,上述预期外的巨量市价委托订单被直接发送至交易所,于是震惊A股市场的“乌龙单”事件就这样发生了。中信证券的乌龙单事件详情未明,但显然也存在一个批量操作的策略系统,否则不会明知市场没有接盘而下那么大批量的卖单。这是盲目照搬照抄国外的一些策略系统惹的祸,食洋不化,迷信电脑而不相信人脑。现在流行一切交给电脑,被动机械强制执行,排除因为人的主观判断所可能出现的错误。但是事实证明,电脑也会出错,而且一错往往是系统性、颠覆性的错误,不存在自我纠正的可能性。

中信证券的“乌龙单”事件没有造成严重后果,这纯属侥幸。如果因此而轻描淡写,不去深刻总结其中的教训,甚至还自我陶醉熔断机制的功效,那么迟早还会出事。此次期权“乌龙单”事件恰恰证明了这个熔断机制是无效的,有效的熔断机制应该是在中信证券的乌龙单将出未出时,及时阻断。而事实是中信证券的“乌龙单”已经全部出笼,并且已经更大限度地成交了。如果此时市场规模足够大,那么连补救的机会都没有,光大证券的乌龙单事件就是如此。有鉴于此,有关各方应该认真排查各种策略系统,不能迷信电脑,是人指挥电脑,而不是电脑指挥人,否则必受其乱。

[img]

中信证券:如何看待MLF、OMO连续降息后的市场反应?

原标题:如何看待MLF、OMO连续降息后的市场反应?

报告要点

本周一央行OMO降息超市场预期,最近两个交易日出现了股债同涨的局面。对此,我们认为在经济下行压力增大,央行货币政策窗口打开的背景下,利率下行的空间是较为明确的,而短期内股市上行的空间还有待验证,更加看好四季度和明年先债后股的逻辑。

央行MLF、OMO连续降息后,股债连续两日上涨。 9、10两月诸多利空,债市空头占据上风。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9月份开启了一波上行的行情,更高点一度突破3.3%。转折点出现在10月底,经济金融数据表现较弱,加上央行两次降息来的猝不及防,尤其是本周一的OMO降息,以致本周前两个交易日股债双双受到提振。股市大盘单边走高,债市表现更加强势,国债期货全线收涨,国债、国开现券均走强。降息信号短期对股债双双形成 *** ,是否意味着阶段性的股债双牛行情呢?

每次降息周期中债市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牛市行情。 降息对债市的影响较为直接和明确,会带来利率下行和债市走牛。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央行降息之前是否采取降准等手段予以宽松,二是需要关注央行降息的节奏。在央行降息的过程中,短期内利率的下行趋势是相对确定的,降息对利率下行的幅度和点位的影响仍然取决于降息的节奏和力度。

相比之下,降息对股票市场影响并不确定,还需要结合对经济基本面和未来企业盈利的判断。 央行降息对股市的影响并不直接,但在考虑了其他因素之后可能会对股市产能较大的间接影响。一是降息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实体经济生产和投资活动,带动总需求回暖和企业盈利回升。二是降低了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利率,提升企业预期收入的现值。有时降息的同时还伴随降准,释放大量流动性流向股市,推动股市走牛。尽管降息对股票市场几乎全是利多影响,但是央行选择降息的时点往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盈利较差,企业生产运营较为艰难的时期。综合上述两方面考虑,尽管降息利多股市(因果性),但未必对应股市上涨(相关性)。

先债后股可能是今年四季度和明年的交易逻辑。 四季度和明年年初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逆周期货币政策窗口打开,利好债市。经济下行压力本身制约股市的上行空间,更兼逆周期政策循序渐进,聚焦“稳增长”,求稳而不求快,短期很难看到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快速反弹。尽管股市或许会受降息因素的提振出现短期的行情,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股市更大的机会始于明年二季度。

债市策略: 10月的经济数据也很好的佐证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5BP的降息信号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天平在“猪通胀”和“稳增长”之间已经向后者有所倾斜。据此我们判断在年末或明年年初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点,仍然会有数量或价格工具的推出。结合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利率仍然存在向下的空间。当市场对央行的货币政策在节奏和力度上产生了预期差而导致利率发生震荡调整时,逢高进入总是占优策略,2.8%-3.2%是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合理区间。

   正文

央行MLF、OMO连续降息,股债连续两日上涨

9、10两月诸多利空,债市空头占据上风。 一是降息预期的落空,尽管从今年年中开始,市场对于今年下半年的经济下行压力已经有了一定的预期,对国内央行跟随美联储降息也有不小的期待。但是随着国内央行在几个重要时点的降息预期落空,债市多头的信心遭到打压。二是贸易摩擦边际缓和,风险偏好边际回升。三是结构性通胀超预期,市场普遍担心CPI的上行压力将对货币宽松形成掣肘。在上述几个主要因素的作用下,债市的多方力量逐渐削弱,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9月份开启了一波上行的行情,更高点一度突破3.3%。

转折点出现在10月底,经济金融数据表现较弱,两次降息来的猝不及防,股债双双受到提振。 10月底公布的PMI下滑至年内新低49.3,显示制造业仍运行在弱势区间,低于市场一致预期。市场对此的反应趋于谨慎,利率未见明显下行。11月5日央行在续做MLF时“突然”将1年期MLF利率下调了5BP,大大超出了市场预期,国债利率当日下行了约5BP.11月11日公布的金融数据读数较差,市场早有预感,利率在数据公布前就已经走出了明显的下行趋势,随后几天大致震荡走平。利率再一次快速下行出现在11月18日和11月19日,上周末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删去“闸门”表述,透露出边际宽松的迹象或许已经在预期之内,但是周一早上央行无到期新作1800亿元7天逆回购,并且跟随MLF下调了5BP的OMO操作利率超出了很多投资者的预期。随着超预期的宽松信号释放,国债期货大幅走强,10年期现券利率两天时间下行6-7BP左右,流动性宽松的预期也对股市产生了不小的提振,两日之内呈现出股债同涨的局面。

近两日(11月18日、19日)股市大盘单边走高。 前期贸易摩擦的利好和央行调降MLF利率的举动并未对股市情绪产生太大的提振,上证综指未能维持在3000点以上,随着11月11日的一波大跌,上证综指重新回落到2900点左右,并在该点附近的支撑位反复筑底,即便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传出边际放松的信号,也难掩周一早盘小幅低开的事实。不过,周一一早央行调降OMO操作利率显然超出了市场预期,A股随后便应声上涨,其中上证指数周一上涨0.62%,昨日又上涨0.85%,两日累计上涨1.47%,报收2933.99点;深证成指周一上涨0.70%,昨日再次上涨1.80%,两日累计上涨2.50%,报收9889.75点;创业板指周一上涨0.46%,昨日上涨2.77%,两日累计上涨3.23%,报收1729.08点。

债市表现更加强势,国债期货全线收涨,国债、国开现券均走强。 周一央行降息信号传出后,1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T1912直线拉涨0.3%,当日上涨0.41%,昨日再上涨0.12%,两日累计上涨0.53%,报收98.505元。5年期国债期货主力TF1912周一上涨0.20%,昨日再上涨0.10%,两日累计上涨0.30%,报收99.975元。2年期国债期货主力TS1912周一上涨0.09%,昨日再次上涨0.06%,两日累计上涨0.15%,报收100.435元。现券方面,10年期国开活跃券190210收益率周一下行4.75bp,昨日再次下行2.37bp,两日累计下行约7.12bp,报收3.6350%。10年期国债活跃券190006收益率前日下行4.00bp,昨日再次下行2.50bp,两日累计下行6.50bp,报收3.1675bp。降息信号短期对股债双双形成 *** ,是否意味着阶段性的股债双牛行情呢?

降息周期能够带来股债双牛吗?

我们通过对2008年以来国内三次降息周期的梳理,发现降息周期对债市的影响较为明确,每次降息周期中债市都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牛市行情 。2008年9月-12月央行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五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2012年6-7月央行先后2次下调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2014年11月开始,央行先后6次下调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2015年内先后10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这几次降息过程无一例外都带来了长端利率的下行。

降息对国内债市的影响

2008年以后的之一轮降息周期发生在2008年9月-12月,本次降息的特点是降息幅度大,持续时间短。 为了应对全球经济危机对国内经济的剧烈冲击,央行连续四次下调存款基准利率,五次下调贷款基准利率,其中1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从2007年末的7.47%高位,下降到了5.31%。同期,十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也由4.5%左右的相对高位快速回落至2.6%附近。

第二轮降息周期发生在2012年6-7月,此次降息的特点是降息力度较小,且持续时间较短。 央行先后两次下调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其中贷款利率从6.56%下降到了6%。早在2011年11月央行就已经开始逐步下调了存款准备金率,长端利率在降息前已经price in了部分宽松预期,虽然降息期间债市出现短暂的“小牛市”,但由于降息力度较小,不具有持续性,所以对债市利好有限。

第三轮降息发生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此次降息的特点是降息力度大,降息周期长,“持续性”强 。当时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央行先后6次下调存款和贷款基准利率,2015年内先后10次下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其中贷款利率由6%下行至4.35%,七天逆回购利率也由4.10%下行至2.25%。仅降息的过程就持续了1年左右,期间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大幅下行,由4.25%左右下行至2.8%左右,随后的更低点触及2.65%,是近十年来债市的更大牛市。

总结而言,降息对债市的影响较为直接和明确,会带来利率下行和债市走牛,但也取决于降息的节奏和力度。 有两个现象值得关注,一是央行降息之前是否采取降准等手段予以宽松,如果央行采取了一些放宽流动性的手段,那么利率在降息之前可能已经包含了一定的降息预期,降息对利率的表观影响可能不会那么强烈。二是需要关注央行降息的节奏,包括幅度和时间长度,如果是幅度较小且非持续性的降息,也难以带来利率的大幅下行。在央行降息的过程中,短期内利率的下行趋势是相对确定的,降息对利率下行的幅度和点位的影响仍然取决于降息的节奏和力度。

降息对A股的影响

相比之下,降息对股票市场影响并不确定,还需要结合对经济基本面和未来企业盈利的判断。 央行降息对股市的影响并不直接,但在考虑了其他因素之后可能会对股市产能较大的间接影响。一是降息会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 实体经济生产和投资活动,带动总需求回暖和企业盈利回升。二是降低了企业未来现金流的贴现利率,提升企业预期收入的现值。有时降息的同时还伴随降准,释放大量流动性,这些廉价的资金可能在监管宽松的情况下大量流向股市,推动股市走牛。尽管降息对股票市场几乎全是利多影响,但是央行选择降息的时点往往是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企业盈利较差,企业生产运营较为艰难的时期。综合上述两方面考虑,尽管降息利多股市(因果性),但未必对应股市上涨(相关性)。

降息短期难抵经济危机。 2008年的降息周期中,降息对股票市场的利多影响并未显现,央行宣布降息之后股市不涨反跌,三轮降息之后沪指甚至下跌到1706点的低位。这段时期股市主要受全球危机带来的经济下行压力和风险偏好大幅下滑支配,降息对股票市场的利好难以在短期内力挽狂澜。但从长期来看,随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逐渐发力,2009年一季度经济触底之后出现较大反弹,股市也随之而动,出现了危机之后的牛市,沪指一度上涨至3000点以上,还曾在2009年8月初触及3400点。

2012年降息对A股的影响与直觉相反。 在2012年6-7月的降息周期中,由于持续时间较短,对股市的影响更加不明确。在降息前的降准的过程中,沪指出现过小幅反弹的行情,但是在短暂的降息期间,沪指几乎是单边下行的。

2015年的宽松带来股市大幅波动。 2014~2015年的降息周期中,股票市场经历了牛熊切换行情,上证综指在2015年6月份达到5178的高点,后迅速下跌形成股灾。从降息的角度来看,央行大幅降低了资金成本,同时释放了大量流动性,但由于当时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规范地方债务发行等政策,使得大量流动性淤积在金融体系内部,流向实体经济的相对较少,另外再加上监管的分割和放松,使得大量廉价资金流向了股市,使得从2014年底开始股市的泡沫越吹越大,股市出现“泡沫牛”。但在2015年中的时候由于监管突然加强,泡沫最终被戳破,股市出现陷入大熊市之中。

先债后股的逻辑

股市或许会受降息因素的提振出现短期的行情,但我们更倾向于认为股市更大的机会始于明年二季度。 经济下行压力本身制约股市的上行空间,更兼逆周期政策循序渐进,聚焦“稳增长”,求稳而不求快,短期很难看到经济和企业盈利的快速反弹。因此,即便股市受降息影响出现阶段性的行情,我们更倾向于认为明年贸易缓和、地产竣工回暖、专项债发力、美国政治周期等一系列基本面的利好因素将推动股市在明年二季度开始回暖。

四季度和明年年初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逆周期货币政策窗口打开,利好债市。 关于明年经济的节奏我们在《固定收益2020年度投资策略——柳暗花明》中已经有所论述,10月的经济数据也很好的佐证了我们一直以来的观点,5BP的信号意味着货币政策的天平在“猪通胀”和“稳增长”之间已经向后者有所倾斜。据此我们判断在年末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时点或年初,仍然会有数量或价格工具的推出。结合本文的分析,我们认为当前利率仍然存在向下的空间。当央行货币政策在节奏和力度上产生了预期差而导致利率发生震荡调整时,逢高进入总是占优策略,2.8%-3.2%仍然是10年国债到期收益率的合理区间。

(文章来源:明晰笔谈)

郑重声明: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

重庆万州哪里可以股票开户

;     营业部简介: 国泰君安重庆万州太白岩证券营业部于1998年1月开业,营业部一贯秉承“诚信、亲和、专业、创新”的经营理念,依托国泰君安总公司倾心打造的、业内一流的咨询信息平台,“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站式服务。营业部于20008年投资100余万元对营业场地进行全新装修和设备升级换代,全力为广大客户提供环境一流、设备一流、服务一流的证券投资平台,欢迎前来咨询国泰君安重庆万州太白岩营业部开户。

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太白岩2号国泰君安重庆万州太白岩营业部

业务范围:股票开户 融资融券

营业部简介: 国泰君安重庆忠县证券营业部是国泰君安在重庆的分支营业部,国泰君安爱建路营业部是国泰君安证券公司在哈尔滨的分支营业部,是国泰君安在哈尔滨的分支营业部,国泰君安证券是由原国泰证券有限公司和原君安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通过新设合并、增资扩股,于1999年8月18日组建成立的,注册资本47亿元,之一、二、三大股东分别为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央汇金公司和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所属的4家子公司、23家直属营业部及26家分公司所辖的共计123家营业部分布于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是国内规模更大、经营范围最宽、网点分布最广的证券公司之一,欢迎前来咨询国泰君安重庆忠县证券营业部开户.

联系地址:重庆忠县忠州镇大桥路21号忠州科技创业园一楼二楼

业务范围:股票开户 融资融券

营业部简介: 华西证券万州营业部(原四川证券万州营业部)是华西证券在重庆辖区设立的异地营业部。座落于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2号万川花园3楼。于一九九四年五月成立,现有员工21名。营业部成立至今,在广大客户的关心和支持下,通过全体员工的不断进取和自我完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现发展到已拥有1500平方米的营业面积。一个交易大厅,十一块电子显示屏同时显示深、沪交易所上千家上市公司的股票行情。60台自助委托工作站,32对数字中继线 *** 委托保证客户畅通无阻地进行查询、委托、撤单业务。大户区同时能提供310多个大户位,6个贵宾室。软硬服务设施一流,服务达到准星级化。我部现有30000余名投资者。营业部机构设置:运行管理部、咨询服务部、市场营销部。在云阳、梁平两县设有两个中型证券服务部,同时也是云阳、梁平两县唯一一家合法的证券经营机构。 我部于在2001年对 *** 系统进行全面升级实现内外网硬三层结构以后,又于2008年对电脑部核心关键设备(行情服务器、历史服务器、路由器、交换机)进行更换,全面提升行情速度和交易速度,主交换机采用cisco3560,重要交换机均有冗余备份,路由器采用双机热备份,在服务器方面采用HPdl380G5服务器,服务器每两台一组通过顶点软件进行实时热备份,确保数据的安全稳定。另外在历史服务器服务器还采用2台温备。 我部开展的业务主要涉及范围: *** 客户开立证券帐户; *** 客户买卖A股、B股、国债、基金、权证等; *** 分红、派息业务; *** 权证托管、分红、过户等业务。投资者可通过自助工作站、 *** 委托、远程委托、网上交易、手机炒股等方式进行交易。同时,我部为投资者提供了 *** 群聊、短信服务、论坛、 *** 咨询等多种咨询方式。为及时解决投资者的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更丰富、快捷的服务平台。我们的服务理念是:助你成功,共享成果! 欢迎广大投资者来我部投资! 欢迎前来咨询华西证券万州营业部开户服务!

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2号万川花园3楼华西证券万州高笋塘营业部

业务范围:股票开户 融资融券

营业部简介: 中信建投重庆万州营业部成立于1997年 9月 18 日,部营业部所在地重庆市万州区白岩路81号是金融、商业、文化中心,毗邻美丽的长江,环境优雅,交通十分便利。 营业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奉行“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的经营准则,以规范统揽全局,将规范管理始终贯穿于我们的经营方针中。秉承“服务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客户”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形式,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上半年共有客户2万多,保证金规模 、股票基金交易量在当地营业部中位连续多年居首位。 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用真诚的微笑和饱满的热情为每位投资者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让投资者时刻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温馨感受,优质超值的服务是我们对投资者永久不变的承诺,中信建投证券重庆市万州白岩路营业部热切地等待您的光临!欢迎前来咨询中信建投重庆万州营业部开户服务。

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白岩路81号中信建投重庆万州营业部

业务范围:股票开户 融资融券

营业部简介: 西南证券重庆高笋塘营业部是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分支机构之一,是唯一一家注册地在重庆的证券公司,注册资本19.03亿元。2009年2月,公司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重庆之一家金融类上市公司。公司现有员工及营销人员近3000人。在全国18个主要经济中心城市设有证券经营机构,在重庆、北京、上海、深圳、成都设有投行业务部,并于2010年4月设立了从事直接投资业务的全资子公司-西证股权投资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十年来,恪守"专业、稳健、创新、求精"的经营方针,奉行"用心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树立了良好的市场品牌。公司投资银行堪称行业翘楚,曾先后为200多家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提供专业服务,连续多年稳居国内同业前10名之列;经纪业务在重庆地区始终保持营业网点最多、交易量更大的龙头地位,并在全国主要经济中心城市设有营业网点;研究业务在医药、汽车等行业研究及市场投资策略方面确立了领先优势,研究成果受到中国社保基金理事会、证券投资基金等客户群的高度认可。公司正在积极拓展资产管理、直接投资、股指期货等创新业务,努力满足不同客户的多种投资需求。 欢迎前来咨询西南证券重庆高笋塘营业部开户服务!

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85号三峡水利大厦6楼西南证券重庆高笋塘营业部

业务范围:股票开户 融资融券

营业部简介: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重庆万州高笋塘证券营业部成立于1997年 9月 18 日,营业部所在地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万高国际商都2楼,是金融、商业、文化中心,毗邻美丽的长江,环境优雅,交通十分便利。 营业部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奉行“依法经营、规范管理”的经营准则,以规范统揽全局,将规范管理始终贯穿于我们的经营方针中。秉承“服务创造价值 诚信赢得客户”的服务理念,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形式,业务规模不断扩大。截至2008年上半年共有客户2万多,保证金规模 、股票基金交易量在当地营业部中位连续多年居首位。 展望未来,我们将一如既往的用真诚的微笑和饱满的热情为每位投资者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让投资者时刻体验到宾至如归的温馨感受,优质超值的服务是我们对投资者永久不变的承诺,中信建投证券重庆万州高笋塘营业部热切地等待您的光临!

联系地址:重庆市万州区高笋塘万高国际商都2楼

业务范围:股票开户 融资融券

USDA报告中,19/20、20/21、21/22这三个年度是什么意思?统计的数据范围?

来源:CFC农产品研究

前言

大多数WASDE(world agricultural supply and demand estimate)等月度报告在公布后就成为废纸,因为市场足够聪明和有效。去讨论单分报告是利多还是利空没有多大意义,真正能扭转趋势的月度供需报告一年就1-2份,11月报告大概率不在其中,但不妨碍我们去梳理报告调整的隐藏逻辑,并揪出影响力更大的因子。

11月份的USDA报告要点:

蛋白市场,2020-21年度美豆压榨并没有修正的情况下,旧季美豆粕产量和进口量作出调整。

谷物市场,美玉米需求调增受到乙醇高利润的驱动,延缓累库压力。

棉花市场,印度旧季需求强劲,调降旧季期末库存。

未来市场演进的重点观察:

1.全球乙醇市场或持续驱动生物质原料的需求上升,过去一个月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已经创下过去5年的同期新高,这是全球主流能源供应问题发酵的结果。而未来巴西甘蔗即将收窄,玉米或成为将享受燃料乙醇价格上涨利好的唯一作物。

2.可再生掺混编码价格中枢不断抬升,美国已经计划新增38家大豆压榨厂,新建2.5亿蒲式耳(约合680万吨)的压榨产能以应对未来生物柴油的消费激增,从目前的结果上看,USDA尚未修正110亿磅的美豆油消费(去年预估为88.5亿磅),这是未来植物油定价的重要驱动,但另一方面,全球植物油增产的预期也持续与此制衡,我们仍持油粕比强势运行的谨慎观点。

3.由燃料需求激增引致的需求侧变动,过去体现为油粕比的强势上行,目前切换为豆粕对玉米类谷物的相对价值持续下行。

4.棉花市场享受着全球通胀的利好,按USDA数据,上一次美棉突破100美分是2010-11年度,彼时全球棉花库销比为37%,中国棉花库销比为23%;今年全球棉花库销比为40%,中国棉花库销比为91%。2011年美棉市场见顶于3月26日当周与美国TIPS国债隐含通胀率的见顶仅相差1个月,且在此后3个月内,美棉跌幅过半。因此,判断棉花市场的拐点非常依赖于美国通胀率的见顶预测。此外,关注国储棉政策端的动向。

大豆:市场反应有限,但支撑依然存在

今年的USDA报告意外频出,事实上月度供需报告出现意外这件事本身已经难以让人感到意外。

月度报告调整的之一项是单产,在今年美豆种植提前和降水基本丰沛的背景下,报告前市场平均预期单产将上调至51.9蒲,预期范围为51.5~52.5蒲。USDA报告给出的51.2蒲显然与市场形成了相反的趋势,虽然作为第三方难以确定本次调整后的单产是否又要像8月报告一样触底反弹,但即便反弹发生,按照规律也将产生在1月报告中,届时市场已经对美豆产量反应达到更低。

来源:USDA,中信建投期货整理

月度报告对于平衡表的第二个重要调整是本年度出口。在9月美湾港口堵塞及后续南美出口抢占的情况下,出口需求的下调并不意外,意外之处在于调整幅度。截至10月28日,美豆累计出口4亿蒲,去年同期出口6.09亿蒲,即九十两月出口已经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09亿蒲,而11月报告中全年的出口才较去年减少2.15亿蒲。在今年南美丰产也旧季库存较高的情况下,美豆保持后续月份同比出口不减少显然不现实,因此0.4亿蒲的微调无疑是刻舟求剑,继续下调1-2亿蒲也并未不现实。

来源:USDA,中信建投期货整理

报告出台后,市场对其反应亦不激烈——报告出台后美豆仅上涨20美分,豆粕更是仅高开40点便出现回落,这正是因为市场焦点已经从供给转向需求,因此盘面对于USDA供应端的调整反应平平。但不及预期的调整已然发生,在库存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报告对后续美豆价格将构成一定支撑作用,美豆大江东去的步伐将迎来进一步后延。

油脂:靴子落地,情绪回暖

USDA超预期下调新季美豆单产至51.2蒲/英亩,虽然出口也调降了0.4亿蒲,但21/22年度美豆结转库存仅增至3.4亿蒲,不及市场平均预期的3.62亿蒲。USDA利空不及预期的报告,叠加玉米、小麦等谷物市场的外溢作用,引发短期美豆的修复性反弹,但可能进一步累库的预期下难改中长期颓势。

MPOB报告显示,马棕10月产量172 万吨,环比增1.30%;出口142万吨,环比降12.03%;月末库存183万吨,环比增4.42%。数据基本符合根据 MPOA 产量预估调整后的预期,报告整体呈中性。

USDA及MPOB月报未带来超出预期的冲击,市场情绪随靴子落地出现回暖,市场将关注点转向马棕11月阶段性产量及出口表现。船运调查机构预计马棕11月1-10日出口较上月同期增8.03%-8.71%,整体保持较好态势,令市场情绪进一步好转,空头回补及原油大涨共同提振昨日油脂盘面强势反弹。

然而,美国通胀数据提振升息预期,美元指数上升至2020年7月以来高位,令大宗商品宏观风险增加。偏紧供应与宏观风险交错,或令植物油单边走势纠结反复。短期继续观察油脂盘面反弹持续性,观望为主。

玉米:供需双增下的紧平衡,下游需求成关键

来源:USDA,中信建投期货整理

11月美国玉米平衡表公布,其中美国玉米平衡表单产较上月稍微调增0.1蒲/英亩,至177蒲/英亩,符合市场预期。这个数量也与此前8月市场机构对于美国主产州的田野调查结果相一致。从这几个月的调整来看,USDA也逐渐将本年度丰产的事实释放,盘面也已经消化了这种丰产预期。

不过平衡表缺相对于上月偏紧,这种紧张主要是由于本国消费的拉动。由于近来油价逐渐上升,我们看到燃料乙醇的加工量逐步上行,于此同时也能看到本年度一直处于低位的乙醇库存出现累库情况。这也使得对玉米的需求从10月的52亿蒲,增加至52.5亿蒲。

本次整体出口需求并未进一步调整,这也给了各进口国一个思考和选择:在当前小麦价格上行的情况下,玉米价格也被同步提振,而随着后期小麦平衡表进一步收紧(详见CFC农产品研究文章:谷物多米诺:从小麦开始),玉米的进口价格是否已经来到了一个底部,而内需的增加将进一步减少趋于紧张的期末库存。

棉花:旧季需求调增,消费预估放大

USDA的11月报告:针对过去19/20年度和20/21年度,分别上调全球消费量4.4万吨和20.8万吨,导致20/21年度期末库存较上月下调22.1万吨在20/21年度期末库存下调的基础上,针对本年度21/22年度,上调全球产量32.9万吨至2651.7万吨,其中巴西上调了15.2万吨,澳大利亚上调13.1万吨,美国上调了4.2万吨,巴基斯坦上调了4.4万吨。上调全球消费15.2万吨至2702万吨,21/22年度全球期末库存下调4.4万吨至1892.7万吨。

此前我们研究过全球棉花消费发展趋势,明确指出2700万吨可能是年度消费天花板,原因如下:在剔除存在宏观因素扰动年份,以及21世纪初中国服装消费增速爆发的年份之后,按USDA口径,平均每年消费量在2529.22万吨,平均每年同比增速在1.83%。结合对欧盟、中国和美国服装市场追踪,疫情后服装消费增速正在见顶。对照11月报告对20/21年度预估2632万吨消费量,按1.83%速度增长仅达到2680万吨,在全球范围内没有新增庞大的消费市场的背景下,USDA对全球本年度年度消费量存在高估可能。

当前内外棉花市场产业内部驱动接近结束,核心矛盾在于国储棉政策端的动向:抛储数量和质量的节奏以及补库强需求后对外棉的采购。随着中储棉宣布将扩大轮出量,其中包含新疆棉、进口棉等中高质量棉花,但中高质量棉花投放数量能否到位值得关注。未来市场存在两种情况:1、中高质量棉花大量投放。满足了市场需求,轧花厂若挺价松动,新花价格可能出现明显回落,但未来中高质量棉花储备库存下降,又不得不收储外棉以维护库存,外盘在采购支撑下,可能带动内盘上涨。2、近两日投放中,中高质量棉花量少,受到纺企明显追捧,价格逼近新棉市场价。若未来在中高质量棉花数量无法满足现货市场需求的情况下,期现存在修复基差的动力

曾经的券业四大王朝,如今去了哪里

1】万国证券成立时间:1988年7月18日

鼎盛业绩:1994年交易量占上交所的22%,承销业务市场占比60%

领军人物:管金生

陨落:327国债期货违规

取消资格:1996年7月16日

今生:申万宏源证券

业绩与事件:当年如日中天的万国证券比之今日的中信证券要牛逼N倍,打起了“万国证券,证券王国”的旗号,声言要成为中国的野村、中国的美林。在二级市场,交易量前十名的证券营业部中,往往有七、八个都是万国证券的。事实上,万国证券一度持有中国国内上市公司70%的A股和几乎全部的B股。万国人筑就了令人羡慕的属于他们时代的“万国王朝”。

盛极而衰,万国证券及其领头人管金生与名动江湖的“327国债事件”不期而遇。

管金生押上万国几乎所有家当豪赌国债,结果满盘皆输。万国证券经此一仗,元气大伤,不久被重组。327事件3个月后国债期货市场关闭。

1996年7月16日,申银与万国合并为申银万国证券公司。1997年2月3日管金生被判处17年徒刑,罪名是行贿、并在期货市场成立前数年里滥用公共资金,总额达人民币269万元。

在他被判17年监禁之时,中国之一大证券公司———万国证券也分崩离析。管金生时代就此划上休止符。

327国债事件,可以说是建国以来罕见的金融地震。1995年的“327事件”,堪称名噪一时的万国证券公司的“滑铁卢之战”。其实,它同样是中国期货业的“滑铁卢之战”。万国证券作为当时证券业界的大哥大经此一役而成为昨日黄花,而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中国期货业因噎废食则更是一大历史性的悲剧。

现在申银万国摇身一变成为了申万宏源,属于万国证券的印记仅此一点。

2】君安证券

成立时间:1992年10月12

鼎盛业绩:1993-1998年深交所成交量之一;1997年资产、利润之一

领军人物:张国庆

陨落:管理层MBO泄露导致“君安震荡”,法人结构治理缺陷

取消资格:1998年7月23日

今生:国泰君安证券

脉络:17年前,中国更大、最成功、更优秀的一家证券公司,因为主要负责人被控“侵吞”巨额国家利益而彻底失败。这家公司,最终以某报社论的方式,被公布与另一家国有证券公司合并。中国曾经最前卫、更先进、最现代化的一批投行人,或陷身囹圄,或散落各地,或远走避世,珠玉泻地,光彩不再。

“98君安事变”总结

超级牛市,庄股横行,“气贯长虹”。

中国最知名更大的一家投行业务量达到顶峰。

公司主要管理层“侵吞”国有资产被意外曝光。

是被离职员工的一封举报性所揭发。

国家审计署立刻介入调查,公安随机介入。

公司主要负责人入狱,其余出走散落。

此投行最终被宣告与其他一家投行合并。

这事儿,发生在1998年,多事之秋。

3】南方证券

成立时间:1992年12月21

鼎盛业绩:2000年股票承销家数之一;经纪业务市场占比第三

领军人物:阚治东

陨落:挪用保证金,自营巨亏,资产清算

取消资格:2005年4月29日

今生:中投证券

发展与消亡:1992年,创立之初,南方证券位于国内证券行业金字塔尖,当时仅有华夏证券、国泰证券和南方证券三家证券公司注册资本大手笔的达到了10亿元。

中国 *** 在迁入位于北京市金融街的办公楼前,曾经在南方证券位于北京市方庄小区的办公大楼里工作了三年多的时间。

2000年,南方证券承销业务排名位居全国之一,主承销股票达37家,募集资金总额201亿元,各项主要业务指标均为业内之一;经纪业务亦跃居业内第三;总资产达到368.20亿元,利润达到11.69亿元。

2003年10月,南方证券爆发大范围信用危机,委托理财客户纷纷上门索要投资本金和收益,南方证券生死悬于一线。当时,南证客户保证金存款约为80亿元,委托理财规模也约在80亿元。

2004年1月2日,因挪用客户保证金等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南方证券被行政接管。其后央行注入80多亿元再贷款,南方证券客户保证金安全得到保障,其经纪业务得以正常运转。2005年4月29日,中国 *** 关闭南方证券,开始清算。2005年8月1日,建银投资宣布以3.5亿元接手南方证券74家营业部和投资业务,2005年9月28日,中国建银投资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宣布成立,南方证券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4】华夏证券

成立时间:1992年10月8

鼎盛业绩:1995年交易量之一、利润第

陨落:公司自营、受托投资管理业务巨

取消资格:2005年12月15

今生:中信建投证券

简述:华夏证券的兴衰正是中国券商史的一个缩影:先是挪用客户保证金,兴办实业;随后是违规委托理财,做庄套利。两者均造成巨额亏损,唯有对外融资度日,或者仰赖增资扩股,但由于财务成本过高,终致难以收拾,只能破产重组。此后,中信建投更名为中信建投证券,由中信证券控股。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129490.html

中信建投国债期货套利对冲策略  

本站福利推荐!!!

正规期货账户开户!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0.01元),无条件!无资金手续费要求,享受手续费加1分!

期货开户微信:52720915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