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爱好分享
2022年油价有望下跌。
2022年油价能降回到6元时代的可能性比较小,不过92号汽油回到7元时代的可能性比较大,看2023年油价是否能回到6元时代。从发展的角度来看,油价不可能回到6元时代。决定油价价格的因素有很三个:
1.一是石油供应量,从理论上讲,石油供应量越大,各石油公司在相互竞争中会把油价挤压下去。从这个角度来看,油价是有可能回到6元时代的,但世界上那些产油国也不笨,当市场上石油供应量过来时他们会减产稳定油价。目前世界上更大的石油组织欧佩克就经常干这事,动不动就减产,所以想让石油价格大幅度下降基本不可能。
2.二是市场消费量变化,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市场对油料需求越大,那么油料的价格就会存在上涨的空间。反过来说,当市场对油料的消费萎缩,那么油料厂商就被迫降价保证其市场份额。但是大家都知道,随着工业化发展,各方面需要消耗油料的机械越来越多,尤其是私家车不断增加,会进一步推动社会对油料的需求,因此油价会不断上涨。
3.三是货币因素,货币会直接对物价产生影响,货币发行量越多,物价上涨的越厉害,相反的减少货币发行量,物价就会下降。总得来说,2022年油价有望下跌,看下半年是否会有下降的可能吧。而今年油价降回到6元时代的可能性比较小,可能性几乎为零。
[img]上周尿素价格一路上涨。相较于上周五,仅仅过去7天,山东、河南、河北等主流区域市场价格上调110-180元/吨,而销区市场如东北、华南地区,市价也有80-140元/吨的涨幅。国内尿素期货市场行情也上扬明显。11月7日开于2363元/吨,11日收于2473元/吨,上调110元/吨、涨幅4.66%。
随着连续两周的持续上涨,需求进一步的释放,成交较为积极。东北地区在新一轮的备货后库存基本满足当月需求,下游客户对于当前价格接受程度有所下降,逐渐转为观望。
此轮尿素价格持续上涨原因:
1、期货率先强势上涨带动现货市场情绪。11月以来在大宗商品偏强运行背景下,尿素期货价格连续上行,目前涨幅已超200元/吨,期货价格的强势上涨增加了现货市场涨价信心,下游积极询单入市,同时也有部分期货套保拿货增加了尿素市场需求。
2、市场需求回暖。首先是国储入市补库,今年《国家化肥商业储备管理办法》规定,年度储备时间内第三个月月末库存储备量不低于承储任务量的50%,第四至六个月的月末库存量不低于撑出任务量的100%,也就是说9月份开始储备的承储企业本月底要完成一半的储备任务。二是化肥冬储全面启动,东北及南方复合肥工厂开始高氮肥的生产,开工率逐步回升,对尿素需求可观。三是板材、三聚氰胺企业开工略有增加,对尿素需求也有增量。
3、供应面利多叠加。11月下旬开始西南及内蒙气头企业将陆续开始停车检修,届时尿素日产量会有明显下滑;新疆、内蒙、山西等地受疫情影响,尿素外发受阻,对外地市场冲击减小;山西晋城地区因大气污染治理工厂复产时间延后,具体时间待定。
尿素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吗?
短期看当前下游接货情绪尚可,尿素工厂所持待发订单十分充足,挺价心态坚定,市场有继续上行预期。长期看11月中下旬至12月份尿素国储、化肥冬储、出口流向、北方小麦冬腊肥备肥、南方水稻追肥等需求会持续推进,供应面气头企业11月下旬后会陆续停车检修,再加上环保检查、疫情等不确定因素,尿素供应形势不容乐观。业内人士认为目前尿素市场或已开启新一轮的上涨周期,接下来尿素价格会在供需及市场心态等多方博弈中继续强势运行,但过快的上涨可能会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的释放,不排除价格出现滞涨小幅回调的可能。后期需关注西北等地货源的发运情况及需求跟进情况。
尿素市场基本面供需相持。盘面受国内粮食种植面积增加、储备金减少等因素 *** ,或对现货价格有一定支撑。但市场情绪平静后,预计尿素期货价格将继续以区间震荡为主,走势仍需等待后期供气企业回落和需求启动 。
拓展资料:
1、尿素又称碳酰胺,为白色结晶。它是一种中性速效肥料,适用于各种土壤和植物。尿素不会在土壤中留下有害物质,可以长期使用。它易于储存和使用。二氧化碳和氨可用于工业,在一定条件下可直接合成尿素。尿素用途广泛。除合成肥料外,化肥尿素的作用和功效,还可作为生产药品、食品、吸湿剂、树脂处理的原料 *** 等产品。尿素向土壤的转化
2、尿素施入土壤后,一小部分被土壤吸收,其余部分在一定作用下水解成碳酸铵,形成碳酸氢铵和氢氧化铵。一般在作物需肥前4-8天左右施尿素。尿素适用于中性土壤。化肥尿素的作用和功效为宜。土壤温度升高越高,转化速度越快。如果温度达到10℃,大约需要7-10天才能完全转化为铵态氮。气温20℃时约需4-5天,气温30℃时约需2-3天。为减缓尿素的水解和硝化,延长尿素中氮的释放期,新尿素会加入尿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
3、改良土壤有机质可有效促进尿素对氮的吸收率,因为尿素酶存在于植物体内,由多种微生物分泌,其数量活性还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有关。使用注意事项,尿素适用于大多数作物和土壤。可作基肥和追肥。也可用于旱稻田。在碱性土壤中,尿素应与覆土化肥一起深施,以提高尿素的作用和药效。不宜表面施涂,易导致铵的挥发损失。水田表面施氮肥,氨挥发损失约10-30%。例如,在碱性土壤中,氨挥发量约为12-60%。
4、尿素用量不宜过多或过密。当其浓度为0.05%时,对作物幼根和嫩芽有抑 *** 用。一般尿素施药后不能直接被作物吸收利用,需要转化为铵态氮。在碱度的作用下,铵态氮中的大量氮会挥发。因此,尿素不宜与钙镁磷肥、植物灰分、碳酸氢铵等碱性肥料混用。
能源价格上涨对浙江经济生活影响不断加深
来源:中国统计信息网发布时间:2006-11-10 10:16关闭窗口打印本页
能源是国家的战略性资源,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随着浙江经济持续快速的增长,重化工业所带动的高能耗产业快速发展,以居住、汽车、家电等高能耗消费需求的快速升级,能源瓶颈问题日益突出。加之近年来各类能源价格波动对国民经济各行业及居民生活带来的影响,使我们对经济的增长方式、生活的消费方式、能源安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引发反思。本文通过大量统计数据分析,提出我们的建议,以期为 *** 宏观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之一部分 浙江能源消费现状及价格上涨情况
一、浙江能源消费快速增长、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存度不断加深
1.浙江能源消费总量迅速扩张。浙江近三年的能源消费增速均在十个百分点以上,2003年全省能源消费总量为9523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0%;2004年能源消费总量达10825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3.6%;2005年能源消费总量达12032万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1.2%,其中消费煤炭9680.8万吨(原煤与洗精煤)、电力1642.3亿千瓦时、石油制品1931.9万吨。煤、电、油三大常规能源消费与上年相比,增幅分别为10.7%、15.7%和7.3%。近年来浙江能源消费尽管增速有所回落,但总量的扩大有目共睹。
浙江居民伴随生活质量提高,对能源消费需求增速惊人。浙江人均GDP自2000年超过1600美元,2005年达到3400美元,生活质量的快速提高,电器普及、升级;人均居住面积成倍增加;出行方式逐渐向私人汽车转化,生活质量的改善直接导致对能源需求快速增长。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耗电量从2000年的319千瓦时,上升到2005年的656千瓦时,增长105.6%;5年间农村居民人均电费和燃料支出增长了57.5%和99.0%。
2.浙江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浙江作为能源小省,能源消费总量的迅速扩张,使能源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2003、2004、2005三年,全省全年从省外调入和进口能源总量比上年分别增长12.2%、16.1%和9.4 %。
3.浙江经济对能源的依赖程度不断加深。从投入产出产业关联的直接消耗系数来看,“十五”期间整个经济对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等能源产业的直接消耗在上升,直接消耗系数分别从1997年的0.80、0.60、1.08上升到2002年的1.20、0.69、1.23。2001-2005年浙江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分别为:0.99、1.12、1.02、0.94、0.87,平均比“九五”时期上升73.7%,高耗能部门在国民生产总值增加值中占有更大的比例。
二、近年来主要能源价格进入持续快速上升通道
1.国际油价涨势迅猛,高油价时代提前来临。2003年以后,受美伊战争和国际局势趋紧的影响,国际石油脱离90年代10-25美元/桶的价格运行区间,出现节节攀升势头。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WTI)自2003年年初的每桶30美元逐步上升,到2004年6月份冲破40美元,仅仅过了4个月在2004年10月冲破50美元大关,随后油价继续一路上涨,2005年7、8两个月上涨至70美元/桶价位,随后在2006年8月份创出80.3美元/桶的近20年新高,9月份开始稍有回落(具体见图1)。以原油价格年度涨幅计算,2003年上涨2.9%、2004年上涨34.1%、2005年上涨41.6%、2006年1-8月份上涨14.9%。

国际石油价格步入快速上升期,既有世界经济增长加快,引起原油供求关系趋紧的原因,也受地缘政治和产油区局势动荡、投机资本在原油期货市场兴风作浪等因素推波助澜。近期随着主要石油生产国加大原油产能、欧美国家纷纷加息调控经济增速, *** 油价上升的不确定因素大大缓解,使石油价格趋于回落,但低油价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提前进入高油价时代已是不争的事实。
2.煤炭、天然气价格上涨。重要能源的煤炭和天然气价格在原油价格大幅攀升同时,也出现在消费需求拉动下的持续上扬。2004、2005年煤炭价格出现大幅上涨,2004年原材料购进无烟煤价格上涨31.3%、烟煤价格上涨40.2%;2005年购进无烟煤价格上涨15.3%、烟煤价格上涨12.8%。2005年浙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煤炭消费8752万吨,占能源消费总量的七成以上。煤炭价格上涨从根本上推动浙江能源价格走势,增加了冶金、化工等企业生产成本。
天然气价格和煤炭出现同步上涨,2005年上涨24.5%,2006年1至8月上涨21.4%。
第二部分 能源价格上涨对经济的影响
一、能源涨价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能源涨价加剧潜在通胀压力。能源涨价一是引起石油类企业燃料购进价的上涨。2003—2005年全省工业企业的燃料动力类产品购进价格分别上涨5.8%、14.5%、15.5%,加大下游企业产品价格上涨的压力。二是燃料价格上升,直接带动浙江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2003年—2005年,汽油、柴油、电、液化石油气、管道燃气、其他燃料等居民消费能源价格上涨,对CPI上涨贡献率分别为3.8%、6.68%、21.6%,成为推动价格总水平上涨的重要因素之一。
2.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外汇支出增加。浙江既是耗油大省,又是原油净进口省。石油市场油价的高低直接影响石油进口贸易,油价上涨导致外汇支出增加。2003年至2005年浙江进口原油支付外汇从2.2亿美元增长到6.1亿美元,年均增速120.2%,仅这三年国际油价上涨浙江进口原油分别要多支付0.06亿、1.36亿和1.74亿美元。
二、能源价格上涨对农业的影响
煤炭、石油、天然气能源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农用化肥、农药、塑料薄膜等农资的涨价以及灌溉、耕田、运输等农机具用油的成本提高。尽管各地 *** 采取各种措施控制农资的涨价,但在成本推动下,仍难以抑制主要农资产品价格出现持续上扬,给农民增收带来较大负面影响。
1.能源价格上涨推动浙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扬。浙江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从2003年开始进入一个上升周期,2003年农资价格总水平上涨2.9%,2004年上涨13.2%,2005年上涨5.8%,2006年1-8月份下降0.7%。
(1)近三年化肥价格涨势迅猛。化肥生产以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为主要原料,并要消耗电力,所以被称为高耗能产业,同时还有一定的环境污染。以煤炭为原料,每生产1吨尿素消耗1.2吨煤和1200千瓦时电,能源价格上涨直接提升企业生产成本,推动化肥产品涨价。浙江化肥价格连年上涨,2003年上涨2.3%、2004年上涨15.4%、2005年上涨10.0%,目前仍处高价位。主要化肥产品价格,2006年8月与2003年初比,氮肥上涨25.5%、磷肥上涨24.8%、钾肥上涨58.3%、复合肥上涨31.1%。
(2)农药价格涨幅低于原药价格涨幅。原油、煤炭价格、化工原材料价格上涨使企业生产、运营成本增加,导致农药、原药价格普遍出现大幅上涨。2003年初至2006年8月,甲胺磷原药价格上涨30%、草甘磷原药价格上涨17.3%、乙草胺原药价格上涨50.4%。与此形成反差的是,2003年至2006年8月,全省农药市场价格涨幅仅为7.2%、农药器械涨幅为6.6%。农药价格“水涨船不高”的现象固然减轻了农民的经济压力,但也使部分农药生产企业在过度竞争后,用质量低下的产品扰乱农药市场,给农民安全生产带来隐患。
(3)农用机油和农用薄膜价格大幅攀升。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带动农用机油和农用薄膜的价格上升。浙江农用机油价格上涨基本上与柴油同步,2003年初至2006年8月累计上涨36.4%。原油涨价造成农用薄膜原料生产成本上升,2003年至2006年8月,农用聚氯乙烯薄膜出厂价格上涨了49.8%,农用薄膜市场售价保持连续上涨态势上升17.2%(具体见表1)。
表1 2003—2005年浙江主要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涨幅(%)
名称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1-8月
全省农资价格指数
2.9
13.2
5.8
-0.7
化学肥料
2.3
15.4
10.0
-0.6
氮肥
2.5
18.1
7.1
-3.2
磷肥
1.6
8.0
11.4
2.1
钾肥
1.1
20.9
24.5
4.8
复合肥料
2.7
11.7
10.2
3.7
农药及农药械
-0.9
4.1
3.7
0.2
一化学农药
-0.1
4.2
3.8
0.1
二农药器械
-0.5
3.4
2.5
1.1
农用机油
7.2
5.5
7.7
12.0
农用薄膜
2.1
5.7
6.6
1.9
2.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影响农民增收。近年来, *** 为促进浙江农业机械化发展出台一系列政策优惠,使农业机械普及率在农村逐年提高。2005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2111.27万千瓦,比2003年农业机械总动力2039.68万千瓦提高3.5%。2003年全省农用柴油使用量为175.76万吨,2004年柴油使用量为186.16万吨,2005年柴油使用量为187.23万吨。而这三年柴油价格上涨,使浙江农民用油每年分别要多支出4.8亿元、6.3亿元和10.4亿元。能源涨价引起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普遍上扬,直接导致浙江农民农业生产支出逐年增长。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农业生产支出由2003年的266.1元,2004年升到270.2元,2005年升到344.7元,这三年人均农业生产支出分别比上年增长1.5%、1.5%和27.5%。油价、电价的上涨还带动农业生产服务价格的上涨,2006年前8月全省机械作业费上涨4.1%、治虫费上涨7.4%。据初步测算,因成品油价上涨,农民耕作一亩水稻机耕费增加15元,抽水费增加10元,机收费增加12元。能源价格上涨在一定程度上冲抵了 *** 惠农政策的成效。
3.捕捞成本激增下浙江部分渔民陷于亏损境地。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水产品捕捞业在浙江东南部沿海地区农业生产中占很大比例,油价持续上涨对海洋捕捞产业发展、渔民增收带来了很大挑战。2003年下半年以来船用柴油每桶价格由500元-600元上涨至800元以上,使捕捞成本大幅提高。加上浙江近海海洋资源的再生能力大大低于捕捞量,经济鱼类资源急剧衰退,根本形不成渔汛,出海捕鱼往往会入不敷出,导致近年来台州的临海、温岭等地半数以上渔民放弃传统冬汛,在1月份就提前回港休渔。今年上半年浙江象山县双拖渔船的捕捞效益低下,约有70%的渔船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亏损,20%的渔船处于保本经营,只有10%的渔船略有盈余。象山县大小捕捞渔船一年的总用油量约为30万吨左右,根据现在柴油价格,象山县要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3亿元的用油支出。尽管各级 *** 出台了扶持渔业的产业政策,但是主要能源价格上涨过快、渔农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范围广,抵消了 *** 优惠减免税费,使浙江部分渔民陷于亏损境地。
4.燃油涨价增加农产品物流成本。浙江农产品物流结构中,低附加值的产品居多,大部分长途贩运的农产品以初级形态为主,农产品运费与工业品相同,两者的运输利润却相差悬殊。在近几年汽油、柴油上涨较快的情况下,燃油成本成为农产品物流成本的大头。加上有关部门加强对公路超载超限的查处力度,运输数量减少的情况下更是提高农产品的物流成本。据测算,油价上涨和治理“双超”分别影响农产品货运成本上升30%和10%,利润下降30%—50%。针对农产品运输严峻形势,省 *** 及时出台了浙江省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管理办法,减免农产品货运公路收费,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
三、原油价格上涨对工业企
根据中国化肥网的统计,截止2020年4月16日,中国各地区尿素化肥当日价格行情如下:
今日国内尿素行情表面暂时稳定,实际则暗流涌动继续。近日辽宁、河北、河南、宁夏等地部分企业陆续报出较低的价格,吸引下游采购,也相继有一定的订单量成交,但预计后期的需求将越来越少,市场信心还比较缺失,因此价格反弹仍有一定难度,而厂家的预收一般会到下周,所以下周有可能行情再次会进入僵持博弈态势。
扩展资料
据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的调度,在2020年当前,主要化肥品种价格同比低于去年同期水平,有几个数字:一是尿素的批发价,目前是1885元/吨,零售价是2070元/吨,同比分别降低了7%和0.35%。磷酸二铵、氯化钾、复合肥价格同比也是有5%-10%的降幅,不会对春耕生产造成大的影响。
2019年8月9日,尿素期货在郑州商品交易所上市交易,这是中国期货市场之一个农资类期货品种,也是继棉花期权、红枣期货之后,郑州商品交易所今年上市的第3个品种(工具)。尿素期货上市,将进一步健全涉农期货品种体系,为农户、农业企业、农合组织锁定种植成本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风险管理工具,拓展“保险+期货”试点空间,对优化农业支持保护制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_尿素期货9日在郑商所上市 系首个农资类期货品种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_农业农村部:当前主要化肥品种价格低于去年同期水平
; 影响天然气价格的因素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有这样几项。
一是供应的大周期。全球已证实的天然气储量超过6500万亿立方英尺,随着新勘探技术在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的应用,未来几年里天然气总资源的储量可能增加4000万亿立方英尺。近年美国页岩气技术的发展,导致页岩气的产量和储量都出现大幅飙升,页岩气高达100年以上的储采比,也使其成为未来能源。
二是国际能源价格。不仅是煤炭价格,原油价格也与天然气价格互相影响,因为他们同属能源品种,并且消费行业存在重叠。当这些能源品种的供应相对稳定时,比价基本维持区间振荡,但当其中某一类别产量出现跃升时就会打破平衡。三是是季节性需求规律。冬季是天然气消费量更大的季节,如果遇到寒冬,居民取暖用气就会瞬时拉升天然气价格,正如在2013年到2014年这个冬天发生的情况一样。其他季节天然气的消费就相对低迷。对应着淡旺季,天然气的库存是投资者紧盯的一项指标,这是供需两方面的反映。一般来说,如果入冬库存低于五年均值,气价在冬季就容易维持强势。
知识链接:天然气期货主要应用于这样几个行业。首先是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发电具有缓解能源紧缺、降低燃煤发电比例,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且从经济效益看,天然气发电的单位装机容量所需投资少,建设工期短,上网电价较低,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其次天然气也是重要的化工工业原料,它是制造氮肥的更佳原料,具有投资少、成本低、污染少等特点。天然气占氮肥生产原料的比重,世界平均为80%左右。再次,天然气也是重要的生活用燃料,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环保意识的增强,大部分城市对天然气的需求明显增加。天然气作为民用燃料的经济效益也大于工业燃料。最后天然气也可以替代汽车用油,具有价格低、污染少、安全等优点。在这些类别中,电力、工业、居民用气占比更大,商业和运输用气占比相对较小。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130990.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