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爱好分享
同比变化中,绝大多数券商2019年总资产同比上升,102家中,同比录得正增长的有83家,占比高达81%;仅有19家总资产同比下滑。
其中, 世纪证券总资产飙升 115.73%,是唯一一家总资产翻倍的券商,另有 红塔证券、国都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5家证券增幅在 50%以上。
此外,总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0%的就有50家,可见券业整体规模扩张明显。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净资产方面,统一 使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数据, 102家证券公司2019年末合计2.04万亿元,相较2018年末的1.90万亿 ,同比增长7.47%。
超过千亿规模的证券公司有4家,与2018年同期持平。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达到1616亿、1375亿、1261亿和1225亿元,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和东方证券以超过500亿元的净资产规模排在第4-11位。
去年, 证券公司净资产增长明显,102家中,有92家券商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提升,占比近90%;同比下滑的仅有10家。
其中, 世纪证券净资位居增速榜首,净资产同比大增 326.49%, 东方财富证券、中航证券、开源证券、华林证券、财信证券等5家同比增速超过20%。
净资产下滑的券商中,增速也多为个位数,仅有 长城国瑞、汇丰前海、摩根士丹利华鑫、上海证券4家同比下滑达到10%以上。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营业收入方面,在全年行业走势不错以及科创板注册制等政策利好加持下,券商业绩显著回暖。 百大券商2019年合计营业收入4937.7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1.41%。
中信证券营收约431.40亿元,一马当先;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位居2-5位,营收规模均超过200亿元大关。
年度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15家证券公司,较之2018年增加4家;收入在10-100亿元的共58家,也比去年同期多8家,规模再上台阶,意味着券业整体业绩回温。
同比变化中,行业整体扩张势头明显,共92家券商营收同比增长,仅有8家同比负增长。其中, 11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翻倍,太平洋证券以同比增长352.72%居于榜首。
申港证券、恒泰证券、国盛证券营收增长均超过 200%,营收扩张显著。
此外,可以发现,小券商业绩增速更快,大中型券商增速较低,小券商的业绩弹性在扩张市场中明显更强。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归母净利润方面, 102家证券公司2019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8.60亿元,与2018年相比接近翻倍,同比大幅增长91.06%。
中信证券以122.29亿居于榜首,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百亿的券商。
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和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位居2-10位 ,前十券商净利润增速均不低于30%。
业绩分布情况来看,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共有 9家,10亿-50亿的有 18家,主体还是在1亿-10亿区间的,共有 51家; 另有7家券商为亏损状态。
同比变化中, 37家券商在2019年净利润增长幅度 超100%,其中, 中德证券、兴业证券表现优异,净利润同比 增幅超过10倍;另有5家券商录得净利润下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百大券商各项业务排名
经纪业务方面,为统一比较口径, 使用“ *** 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数据考察各券商该项业务实力情况。因市场成交量活跃度明显提升,2019年度百大券商合计经纪业务收入有所提升, 百大证券公司共实现收入937.95亿元,较之2018年增长约23.78%。
其中, 中信证券以74.25亿元的收入居之一,同比2018年下滑0.05%,也是仅有的4家经纪业务收入下滑的券商之一。
国泰君安和 中国银河分列第二、三位。2019年共23家券商 *** 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加2家,绝大多数券商经纪业务录得正增长。
其中,有2家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翻倍, 东亚前海证券增幅约 25倍(+2546.80%), 华菁证券经纪业务收入扩张 12倍(+1191.42%)。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投行业务方面,为统一比较口径, 使用“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数据考察各券商该项业务实力情况。受到债市回暖和科创板注册制推行利好,2019年百大券商投行业务亦有明显扩张, 百大证券公司共实现收入545.46亿元,同比增长27.08%。
中信证券以44.65亿元的收入位居榜首,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排名第二、三、四位,收入均超过30亿元,分别为42.48亿元、36.85和34.57亿元。
可以发现,不少中小型券商投行业务增长迅猛,共 19家证券公司实现收入翻倍。其中, 国都证券同比大幅增长 514.41%,位列增速之一名;
中邮证券、英大证券、上海证券、中航证券、华西证券、五矿证券同比增速也都 超过200%。
另有 24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同比 负增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资管业务方面,为统一比较口径, 使用“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数据考察各券商该项业务实力情况。
2019年资管新规影响,行业资管总规模略微扩张,资管业务收入大多同比下滑,成为券商表现最差的业务之一, 百大证券公司合计收入358.42亿元,同比微升0.39%。
中信证券以57.07亿元的收入排名之一, 广发证券紧随其后,收入约39.11亿元,排名第三-第五的证券公司中, 海通证券资管收入提升较多,录得 24.43%的同比增幅,在头部券商中增长能力较好。
2019年,共有 54家券商资管收入同比下滑,仅有 38家券商资管收入取得正增长,其中仅5家增幅翻倍,分别为: 大同证券、东亚前海证券、英大证券、五矿证券和中航证券,资管收入扩张幅度分别为: 646.43%、450.94%、182.79%、168.22%和119.96%。
宏信证券、财达证券、财通证券、申港证券、国海证券和开源证券收入增幅也 超过50%。
数
AAA评级的期货公司依旧空缺,国际期货、永安期货、中粮期货维持AA评级,中证期货跻身AA评级。获评A级以上的期货公司有22家,B级以上的期货公司有51家,C级以上的期货公司有80家,D级期货公司有8家。
期货公司分类评级结果被监管部门用来核准期货公司增加业务种类、新设营业网点等申请的审慎性条件,及确定创新性业务试点范围和推广顺序的依据。期货业创新步伐正在加快,今年白银期货已经上市,玻璃期货、焦煤期货上市进入倒计时,而期权、国债期货等在积极酝酿推进中,各大期交所的多种新产品在加紧调研、储备,投资咨询业务、期货资管业务相继开闸,期货公司的竞争将愈加激烈,那些仍然靠佣金收入支撑的小公司将面临生存危机,小期货公司被大期货公司兼并不可避免,期货业面临新的洗牌。
3家。1.南货期货。南华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首批全面结算会员单位,主要从事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期货投资咨询、资产管理业务、证券投资基金代销业务等。同时,公司也是上海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大连商品交易所的全权会员单位,还是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参与人、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的会员单位。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东阳市横店社团经济企业联合会。该公司是A股首家进行IPO的期货公司。
2.瑞达期货。瑞达期货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大型全牌照期货公司,主要从事商品期货经纪、金融期货经纪、资产管理和期货投资咨询业务。瑞达期货是期货资管行业的领跑者之一,主要立足CTA策略。瑞达资管着力拓展期货期权衍生品市场,专注投资大宗商品期货和期权、金融期货及其衍生品,已发展形成收益稳定、风险可控的瑞智进取、瑞智无忧、瑞智稳健等三大系列主动管理型期货资管产品。该公司的实际控制人是林志斌。该公司是A股第二家进行IPO的期货公司。
3.厦门象屿。厦门象屿是厦门国资控股的传统企业,也是A股的老牌上市公司。该上市公司的业务是由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控股股东)下属的所有贸易、物流、码头、园区开发等物流板块企业组建而成。该公司是以大宗商品采购分销、码头、物流、园区开发为主的供应链管理商。象屿期货公司则是由厦门象屿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的。严格意义上,厦门象屿只是一个期货概念股,而并非以期货业务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拓展资料:
期货主要特点
1.期货合约的商品品种、交易单位、合约月份、保证金、数量、质量、等级、交货时间、交货地点等条款都是既定的,是标准化的,唯一的变量是价格。期货合约的标准通常由期货交易所设计,经国家监管机构审批上市。
2.期货合约是在期货交易所组织下成交的,具有法律效力,而价格又是在交易所的交易厅里通过公开竞价方式产生的;国外大多采用公开叫价方式,而我国均采用电脑交易。
[img]1.近日,国际知名媒体机构Investment Pensions Europe(以下简称“IPE”)发布《2021全球资管机构500强》榜单,中国共有30家金融机构上榜,6家机构挺入百强,国寿资管成唯一一家进入前40强的公司。
在国内27家保险资管公司中,共有9家公司上榜,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达15.87万亿元,占总资产管理规模76%,头部效应凸显。
30家机构上榜全球资管500强,国寿资管位列中国之一
2.整体来看,全球资管500强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超90万亿欧元,折合人民币约699.3万亿元。其中,前10大资管公司资产管理规模高达29.78万亿欧元,占比33%。若按地区划分来看,前十大资管公司有9家公司总部设在美国。
3.“2021全球资管机构500强”榜单显示,中国共30家金融机构上榜,总资产管理规模达5.41万亿欧元,占比6%。
4.从上榜中国金融机构来看,包括14家基金公司、9家保险资管公司、6家银行理财子公司和1家证券公司。在9家资管公司中,合计资产管理规模达15.87万亿元。具体来看,国寿资管以4.1万亿元的管理规模拔得头筹;平安资管以3.76万亿元规模位居第2;泰康资管以2万亿元规模排名第6;长江养老以1.15万亿元规模排名第16;人保资管以1.1万亿元规模排名19;太保资管以1.09万亿元规模排名20;新华资管以1万亿元规模排名21;大家资管以8828亿元规模排名25;太平资管以7900亿元规模排名27。其中,有6家金融机构挺入百强,具体为国寿资管、平安资管、工银理财、招商理财、易方达基金和泰康资管,分别位于全球排名第38、49、66、73、83、87位。
拓展资料:
1.国内24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净利润150亿元,泰康位列之一,近年来,保险资管公司在大类资产配置、长期资金管理、固定收益投资等方面影响力逐步提升,已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自2003年首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成立以来,经过10余年发展,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设立27家机构。
2.据保险资管协会发布《2020-2021年保险资产管理业综合调研》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已开业的27家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和其他8家具有存量保险资金业务的机构,资产管理规模合计21万亿元,同比增长19%,为近五年更高。
3.其中,上榜“2021全球资管机构500强”的9家机构合计资产管理规模15.78万亿元,占比76%,头部效应明显。
4.截至目前,共有24家保险资管公司披露2020年年报,其中招商信诺资管及中信保诚资管开业时间尚短,并未算入统计,大家资管因处于风险处置期,尚未披露。
据『慧保天下』统计,24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营业收入298.08亿元。其中,泰康资管实现营业收入83.93亿元,同比增长73.23%;平安资管营业收入53.2亿元,同比增13%;国寿资管营业收入42.7亿元,同比增40%。
净利润方面,24家保险资管公司合计净利润149.3亿元。其中,泰康资管、平安资管、国寿资管净利润分别41.98亿元、31.54亿元、21.38亿元,分别排名之一、第二、第三。
5.虽然中小保险资管公司业绩规模难以与头部机构相提并论,但是其发展势头强劲。
从增速情况来看,24家资管公司中,永诚资管营业收入0.5亿元,同比增367%;工银安盛资管、交银资管2家公司于2019年开始展业,2020年其营业收入分别达到1.5亿元、0.9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226.09%、91.49%。
券商排名最核心的是券商总资产规模,其他指标如总资产、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券商评级等指标,都与其强相关。 毕竟一个有钱的公司,其赚钱能力和社会评级都不会很差。
1、唯一的头部券商:中信证券
坐拥超过万亿的总资产,而且净资产,收入,利润都是行业NO.1,且和第二名的差距也不断拉大。中信证券在2005年陆续收购了万通证券、金通证券,其中万通证券前身就是青岛证券,金通证券则是浙江的地方龙头券商。目前中信证券不仅规模为之一,其经纪业务、投行业务、资管业务、自营业务也没有短板,均领先于行业。
2、铁三角:华泰、海通、国泰君安
目前这三家券商的实力伯仲之间,不过整体来说,还是华泰更有优势,也是目前公认的券业老二。作为业内互联网化最彻底的券商,至今仍然保持着很强的上升活力。华泰证券的崛起,可以对标天弘基金,两者都是通过互联网转型而从不入流企业而弯道超车的典型案例。互联网转型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会涉及很多利益纠纷,相比于技术难度,更需要的是领导的魄力和眼力,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华泰的崛起史。这里多说一句,目前易观统计的券商app的月活数据,华泰为700多万,遥遥领先于第二名的国泰君安证券(400多万)和第三名的平安证券(390多万)。国泰君安和海通证券都是上海老牌券商,而作为“沪上三 *** 丝”之一的申万宏源就有点悲催了,慢慢已经被甩到第三梯队去了。
3、追赶者:中金、招商、广发、申万、银河、中信建投、国信、东方。总资产规模在3000亿到5000亿之间,都是相对老牌且在全国范围内都有绝对知名度的券商,尤其是中金公司和招商证券,都是极具有历史代表性券商。 中金公司是中国内地之一家中外合资的投资银行,而招商证券是百年招商局旗下金融企业。
4、地方实力派:光大、平安、安信、兴业、中泰,上述券商都是在地方有着绝对影响力的,在全国都有一定知名度的券商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134897.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