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 » 正文

期货品种开发研究(期货开放的6个品种)

7.12 W 人参与  2023年02月20日 09:54  分类 : 推荐  评论

期货有什么用处

期货是风险管理工具

风险管理工具是期货套期保值功能的延伸,也可以说是后者概念的抽象化。当代金融市场在进行期货品种设计开发的时候,正是以风险管理工具这一思想作为指导的。评估品种开发成功与否,也以风险管理功能发挥效果作为主要标准。目前,我国股指期货品种研究与开发工作,就是在把期货视为风险管理工具这一思想范畴下进行的。

将期货视为风险管理工具,这是从宏观战略角度思考期货作用的表现。原来人们关于期货风险认识仅集中于某一行业或某一具体商品上,现在风险含义已经扩大,人们充分认识了风险更丰富的外延,不仅有非系统风险而且有系统风险。期货对宏观经济发挥重要作用,从风险管理的角度来讲是对系统风险进行分解,通过期货品种开发,从而达到分散系统风险的目的。当然,也有直接开发系统风险管理工具来服务宏观经济的,比如股指期货。因此,在进行股指期货研究开发的时候,研究者们十分强调期货对宏观经济起到重要作用的一面,将其视为股市广大投资者提供的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功能只有通过投资者掌握运用多样化风险管理工具之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期货对宏观经济产生的重要作用也只有在期货品种多样化的基础才能表现出来。支持各种期货品种开发的指导思想,以期货功能特别是规避风险功能认识的抽象化即风险管理工具理论为基础,前者是后者的必然延伸。当前加强期货规避风险理论研究宣传,积极开发各种期货品种,对于彰显期货对宏观经济的重要作用至关重要。

1深入分析套期保值功能,正确认识风险管理工具的含义。

套期保值是为现货商设计的一种保守交易方式,也是现货商合理运用期货功能的方式。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之间的趋同性,使现货商运用期货保证金制度对现货进行保值成为可能。期现价格的趋同性和期货保证金制度是现货商进行套期保值的两个基本条件。

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如何产生趋同现象呢?一是在影响现货价格波动的因素中,有现货商对未来预期的成分,这样现货价格与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存在一致性。二是现货商对期货市场的合理运用,现货商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中其思想行为给期货价格带来重要影响。这两个方面是期现价格产生趋同性的客观基础。

不仅套期保值以期现价格的趋同性为基本条件,而且套期保值功能发挥与期现价格趋同性表现互为因果。加强对两者之间存在关系的认识十分重要,它要求人们不要人为地限制套期保值功能发挥,否则必将造成期货价格走向与现货价格背离,而期现价格走向背离的结果势必影响套期保值功能发挥。国内期货在其发展初期曾发生过诸多事件,其中主要表现之一就是期货价格与现货价格严重背离。这一现象与有关方面在制订交易制度时忽略套期保值功能与期现价格趋同性互为因果关系有关,有的交易制度甚至人为地限制套期保值功能的充分发挥。这些事件也严重影响了套期保值功能的发挥,给社会认识期货市场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从效果来讲,保值是一个相对概念,保值可能是获利保值,也可能仅减少亏损。原因在于保值交易带有一定的预期性,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起作用,因为现货商是运用期货进行保值的。保值的效果是锁定利润和锁定风险,由于以持有现货(;不管是现在持有还是将来持有);为条件,这就决定了保值与“敞口”的投机交易有别。因此,财务结算上要求保值效果必须与现货联系在一起,不能独立结算。目前有些企业仍然存在着对期货套期保值理解上的障碍,比如作为卖出保值者,只看到期货操作账面上出现赢利的一面,看到亏损就接受不了,认为期货有风险。

事实上,对于保值者,只要实施了保值行为,比如在期货上卖出自己的库存,市场下跌,期货账面上出现赢利固然可喜,与此同时库存代表的市面价值也相应地贬值了。在这里,保值的作用是通过期货赢利弥补了现货贬值带来的经济损失。对于因保值而出现期货账面亏损的现象,同样不必痛心疾首,因为现货是升值的。保值是作为锁定利润或锁定风险的手段,对于保值者,期货账户上的结果若没有与持有现货这一事实联系在一起,则没有任何意义。因此,真正的保值者不必为赢利所喜也不必为亏损而悲,保值的风险不在于期货而在于现货。如果保值者过于在意期货上的亏损,强调期货风险,必然影响其对套期保值功能的正确认识。当前要扩大投资者参与期货的规模,使企业、现货商正确认识期货市场风险及套期保值功能十分必要。

2在风险管理工具定义下,对冲基金拓宽了期货的作用。但必须指出,对冲基金的所为并没有创新期货套期保值功能,因为它的交易行为与套期保值有根本性不同。

作为风险管理工具,期货不仅适宜与期货品种相关的企业、现货商进行套期保值,而且适宜一些大的投机机构、资产管理公司。只要操作 *** 得当、判断正确,后者运用期货进行风险管理和资产配置将十分有效。对于机构投资者来说,运用期货作为风险管理工具可能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它确实有与期货相关的现货持仓,比如拥有股票、国债等,在预期不利的情况下,运用股指期货、股票期货、国债期货等进行风险管理。二是在考虑到持有某些现货包括物业等获利机会较小的情况下,决定通过期货市场套利以获取较好的投资收益。

作为大的资金持有者,在期货中进行“敞口”投机交易即单边交易会面临很大风险,因此常常需要进行组合投机,利用不同市场的相关性,在一个市场买入而在另一个市场卖出,从而达到降低风险扩大获利面的目的。国外对冲基金采用这种 *** 十分普遍。他们跨时间、跨市场、跨区域进行套利,充分发挥资本自由流动、资本市场国际化的特点,将所管理资金配置于更优状态。但是,不论从追求的目的和操作的方式来看,对冲基金的套利行为与传统的套期保值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区别对冲基金套利行为与套期保值的时候,首先须明确反向操作或反向持仓不是套期保值的核心概念。从严格意义上讲,持有现货者并没有买入的性质,如生产商对现货的拥有,套期保值可以对现有的现货进行保值,也可以对未来的现货进行保值。因此,在进行套期保值时,没有与期货行为相反的事实同时出现。套期保值首先是一种需要,对风险进行管理、对利润进行锁定的客观需要,而不是两种相反交易行为的组合。不明确这一点,很容易将期货中两种同时出现等量的且相反的交易行为视为套期保值。事实上,像对冲基金这样一买一卖两种相反行为,充其量只是效果上的套利,不是所谓套期保值,尽管它的操作原理可能来自期货套期保值操作 *** ,而且可能与套期保值一样同为保守的交易方式。

基金的套利行为与现货商的套期保值有本质上的区别。前者的行为可准确称为对冲,是一种纯粹对期货市场相关性及交易机制的合理运用,这种行为并非无风险,只是风险可能较小,一旦判断有误,一样为风险淹没。近年来国外老虎基金、量子基金相继失利就是更好的例子。而现货商只要坚持套期保值原则,可以在期货中实现无风险或零风险状态,是对冲基金的行为所无法达到的。从风险转移的内容来说,对冲基金在期货中的套利行为不是转移期货标的相应的现货市场风险,确切地说它所要转移的是持有本金不能增值的风险。在汇率利率变化不构成风险或者它们的变化可以忽略不计的时候,这种套利行为实质上是逐利的。因此对冲基金对期货的运用一般宜视为逐利工具,有时也视为风险管理工具,特别在基金采用较保守有效的操作 *** 的时候。

准确理解对冲基金套利行为实质,除了明确它与套期保值行为的区别外,还要明确风险管理工具这个定义与套期保值概念的逻辑关系。风险管理工具这一定义虽来自于套期保值功能含义的抽象化,但经过抽象概括之后,风险管理工具定义的外延已经比套期保值丰富,比如现代金融市场上将期权交易也视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它是在风险管理工具这个定义下创新出来的,它与期货不是一个概念。在现代金融市场诸多风险管理工具中,由于期货是最有效的一种工具,是众多风险管理工具之首,以至于理论上常把期货与风险管理工具概念等同。同样,都是在风险管理的理念下运用期货进行交易,对冲基金的套利行为与现货商的套期保值在性质上不一样完全可以理解。对冲基金的套利行为与其说是对期货市场保值功能创新运用,不如说是对期货投机功能的充分开发。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冲基金套利交易的背后没有一个保值对象——相应的现货。

最近有些专家将对冲基金的操作行为也视为国际期货现代意义上的“套期保值”,并认为国内“套期保值”理念落后是限制许多企业参与期货的重要原因,要求对“套期保值”进行创新,让国内许多企业也效仿国外基金进入期货市场。目前国内许多企业及投资机构不能进入期货市场是事实,这个事实突显出我国期货游离在主流经济之外的特征,以及与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现状存在的巨大差距。事实存在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有国家相关法律的制约及缺乏相应的适合各类投资者需要的期货品种等。而将原因归咎于国内对套期保值功能认识的滞后,认为需要对套期保值进行创新,这种解释有值着商榷之处。

首先,国外对冲基金对期货的运用,其行为与套期保值概念没有内在联系;其次,对冲基金对期货的运用,是在将期货视为风险管理工具这样的认识很普遍或者社会已达成普遍共识的情况下出现的。而我国对于期货是风险管理工具的认识还很不普遍,社会认识的差别及期货品种缺乏决定了我国企业或投资机构参与期货的状况,也决定了国内与国际期货发展现状之间的距离。

必须强调指出,国内期货存在的状况不是靠所谓套期保值功能创新所能改变的,况且国外对冲基金的操作与套期保值风马牛不相及,如此倡导套期保值创新将会造成一些重要的思想认识和 *** 上的混乱。比如将现实问题视为理论问题,试图通过创新期货理论特别是创新期货功能理论来解决现实问题,可能把期货发展引入歧途。对我国来说,加强对期货基本功能的认识十分重要,它有助于缩小与国际上的认识差别,为国内期货深入发展夯实思想基础。就创新内容而言,我国期货市场当务之急是进行期货品种创新,即进行各种风险管理工具开发,期货理论创新则次之。从这个意义上讲,目前广泛进行期货基本知识普及教育尤为迫切。

期货价格发现功能

1价格发现的实质。

期货价格发现是一个有关未来价格的认识,价格发现使未来存在得以确定,正如现货价格的确定一样,所以期货也被称为交易未来。与此同时,期货发现价格,给相关的生产商消费商计划生产消费提供了便利,促进了商品流通。关于这些认识,目前人们的异议并不多。或许这个价格发现功能并非期货所独有的原因吧,只要有投机交易且交易又十分集中的地方,市场价格皆具有未来发现功能,股票市场、新兴批发市场也具有这个功能。在沪深股市中,股民们认为,买入某个股票是看好企业的未来收益,这样的认识与价格发现含义一致。市场价格发现功能,与投机定义的词源意义有关,实际上与人们预期交易有关。

期货在本质上是交易未来,又由于其投机功能较其它市场显著,故价格发现功能十分明显。在论述价格发现内容时,有学者认为,期货价格发现是价格趋势的发现,而不仅仅是价格水平发现,价格发现是一个动态过程。因此,过多拘泥于具体价格的是非是没有现实意义的。期货价格发现的这个特点,可以认为是期货市场往往比现货市场活跃、期货市场价格波动比现货市场大的原因,因为后者在具体交易中交易者十分在乎具体的价格水平,对于价格未来性信息考虑没有期货更充分。

2价格发现功能与套期保值功能的关系。

期现价格的趋同性是建立在两个市场价格运动趋势基本一致的基本上的,它是现货商进行套期保值的基础,如果期货价格发现不是以期现价格趋同性为主要内容,而发现的是期现价格相异性,则期货市场便失去了套期保值功能。因此,期货价格发现内容规定为期现价格趋同性十分重要,它是决定期货价格是否具有风险管理功能的基础。为了确保风险管理功能正常发挥,有必要对偏离期现价格趋同性的期货价格发现过程进行规范管理,期现价格趋同性也成为期货价格发现是否合理、是否理性的标准。从这个意义上讲,鉴于某一时候期货市场价格背离现货价格的现象已经昭然若揭,一些操纵市场者的用心已洞若观火,有关方面对期货价格进行必要的管理是应该的。历史上有关交易所的风险提示政策及时出台,理应得到投资者的支持。

风险是来自未来不确定性的概念,期货价格发现由于是未来发现,从这个意义讲是现货市场风险揭示的过程,从而使现货商实现了风险转移。因此,期货价格发现功能发挥也是现货商进行套期保值的基础。这就要求有关方面对期货市场功能进行全面的开发完善,并充分让它们发挥作用,强调一方而偏废另一方,会影响到期货市场健康发展。

期货投机功能

期货投机性或投机功能的来源,是期货交易制度内含的还是外生的?投机功能发挥与其余功能有冲突吗?这些问题涉及投机功能与其它功能的关系。期货由于以未来为交易对象,又以保证金制度吸引和强化交易者的投机意识,故与价格发现、套期保值功能一起共生于期货市场中。认识期货三大基本功能的共生性很重要,它们源于期货市场的制度创新和交易对象特点,就像人的五官共生于人身上一样,五官功能之间没有冲突,期货三大基本功能——投机功能、价格发现功能、套期保值功能,三者之间也没有本质上的冲突。这是正确认识三者之间关系的基础。

问题是投机性是诸多市场普遍存在的功能,并非期货所特有,只不过是期货交易对象特征及交易制度设计使这种投机功能发挥得比其它市场更加充分。投机交易是一种预期交易,从追求的效果来说与套期保值明显不同。投机交易者追求期货合约价格波动带来的价差利润,同时意味着要承担风险;套期保值者则转移风险进行保值,其风险转移至投机者身上。因此,套期保值功能发挥与投机功能发挥成正比关系,投机越充分,保值效果越好,风险转移越彻底。

关于投机性的作用问题,国内目前仍有人主要看到其对期货市场流通量的贡献上,认为没有投机性就没有流通量,为追求流通量而放纵不合理的投机性。其实,期货市场流通性或流通量有两个方面的来源,一方面是投机交易,另一方面是套期保值,其中包括期货市场流通的现货量。流通量决定于这两方面的交易量,流通量成为期货市场投机功能与套期保值功能发挥的重要指标。在对期货流通量的贡献中,投机交易与套期保值交易是共荣共损的,不存在流通量少是因为一方交易量大抑制了另一方参与的问题,在现实中期货流通量增减与市场价格水平还有一定关系。有人在解释期货市场流通量少时,将投机功能与套期保值功能对立开来,在追求流通量过程中,建议通过制度设计对某一方有所袒护而抑制另一方功能发挥达到扩在流通量的目的。这样的认识是有失偏颇的。下面的观点代表了目前关于两者对立化的认识。“此群体(;这里指套期保值者);的出现对实现期现结合、探索期货市场为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服务的新途径发挥了较大的作用。但是,大量实物交割不断涌现也将威胁到当前粮食期货市场的正常发展。”一方面强调套期保值功能发挥有利于彰显期货市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认为会影响投机功能的发挥,将两者关系对立化。这种观点既没有认识到作为基本功能两者共生于期货市场的无冲突性关系,也容易误导市场有关方面为活跃某一期货品种而走急功近利的道路。这种观点容易在处于困境中的期货市场存在,它可能成为解释困境存在的重要原因之一,并成为解决困境的指导思想。从国内期货这些年的发展过程及近来某些品种的运行状况看,以对立投机功能与套期保值功能的观点指导期货市场交易制度建立、指导市场开发和运作是行不通的,真正要解决问题还须拓宽思路,在正确认识期货套期保值、价格发现、投机等功能关系的基础上完善交易制度,同时加强研究,开发出适合期货市场发展规律的品种,以满 *** 易者的需要。

[img]

外汇期货即将上线,你准备好了吗

5月29-30日,在由上期所和中金所共同主办的“第十五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中金所董事长胡政表示,新形势下市场主体对风险管理需求更强烈。中金所将不断丰富产品体系,研究开发外汇期货等品种,努力建设一个品种丰富、功能齐全、交易适度、运行规范,既具有中国特色,更富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金融期货交易所。

其实早在5月10号,外管局国际收支司司长王春英在《中国外汇》指出了中国外汇市场五项具体工作方向。相关工作部署被认为对整个中国外汇市场的系统搭建极具意义。相隔不到20天,中国外汇市场的发展开放捷报频传。

中金所牵头带动外汇期货产品方面的研发工作,名正言顺且也适逢其时。早在四年前,中金所曾启动欧元兑美元交叉汇率期货,与澳元兑美元交叉汇率期货的仿真交易。后来市场一直有传言中金所推出相关产品,但官方一直少有表态。

中国的外汇期货产品将分为人民币汇率期货和交叉汇率期货两大类。中金所拟建立以人民币为中心的外汇期货产品体系,2018年准备先行推出交叉汇率期货,即欧元兑美元及澳元兑美元,未来再推人民币汇率期货。

所谓交叉汇率,是指两个外币之间的兑换汇率,交叉汇率期货是指以外币之间的兑换汇率为标的的期货。中金所选择欧元/美元、澳元/美元为标的,是因为它们均是国内市场主要的交叉汇率交易币种。

事实上,在2017年10月底,中金所已启动了欧元兑美元交叉汇率期货与澳元兑美元交叉汇率期货仿真交易。仿真交易运行1个多月来,交易日趋活跃,日均成交达39.90万手,日均成交金额达209.41亿元,同时,参与客户也逐渐增多,其中会员客户由上市之一周的19个增加到第四周的21个,交易编码由1854个增加到22784个。

股指期货推出时机及策略(要专业点的)

也可称为股价指数期货、期指,是指以股价指数为标的物的标准化期货合约,双方约定在未来的某个特定日期,可以按照事先确定的股价指数的大小,进行标的指数的买卖。作为期货交易的一种类型,股指期货交易与普通商品期货交易具有基本相同的特征和流程。

股指期货的基本特征

1. 股指期货与其他金融期货、商品期货的共同特征

合约标准化。期货合约的标准化是指除价格外,期货合约的所有条款都是预先规定好的,具有标准化特点。期货交易通过买卖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进行。

交易集中化。期货市场是一个高度组织化的市场,并且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期货交易在期货交易所内集中完成。

对冲机制。期货交易可以通过反向对冲操作结束履约责任。

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每日交易结束后,交易所根据当日结算价对每一会员的保证金帐户进行调整,以反映该投资者的盈利或损失。如果价格向不利于投资者持有头寸的方向变化,每日结算后,投资者就须追加保证金,如果保证金不足,投资者的头寸就可能被强制平仓。

杠杆效应。股指期货采用保证金交易。由于需交纳的保证金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2. 股指期货自身的独特特征

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票指数,报价单位以指数点计。

合约的价值以一定的货币乘数与股票指数报价的乘积来表示。

股指期货的交割采用现金交割,不通过交割股票而是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

股指期货与商品期货交易的区别

标的指数不同。股指期货的标的物为特定的股价指数,不是真实的标的资产;而商品期货交易的对象是具有实物形态的商品。

交割方式不同。股指期货采用现金交割,在交割日通过结算差价用现金来结清头寸;而商品期货则采用实物交割,在交割日通过实物所有权的 *** 进行清算。

合约到期日的标准化程度不同。股指期货合约到期日都是标准化的,一般到期日在3月、6月、9月、12月等几种;而商品期货合约的到期日根据商品特性的不同而不同。

持有成本不同。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主要是融资成本,不存在实物贮存费用,有时所持有的股票还有股利,如果股利超过融资成本,还会产生持有收益;而商品期货的持有成本包括贮存成本、运输成本、融资成本。股指期货的持有成本低于商品期货。

投机性能不同。股指期货对外部因素的反应比商品期货更敏感,价格的波动更为频繁和剧烈,因而股指期货比商品期货具有更强的投机性。

股票指数期货产生的背景和发展

随着证券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机构投资者的成长,市场对规避股市单边巨幅涨跌风险的要求日益迫切,无论是投资者还是理论工作者,对推出股指期货以规避股市系统性风险的呼声都越来越高,决策层也对这一问题极为关注。那么我国当前推出股指期货时机是否成熟?股指期货的推出对证券市场有何影响?如何设计我国的股指期货合约?从本期起,本版特开辟"股指期货研究"专栏,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欢迎对股指期货感兴趣的业内外人士参加讨论,共同为推动我国股指期货的研究开发献计献策。

同其他期货交易品种一样,股指期货也是适应市场规避价格风险的需求而产生的。

二战以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股票市场取得飞速发展,上市股票数量不断增加,股票市值迅速膨胀。以纽约股票交易所为例:1980年其股票交易量达到3749亿美元,是1970年的3.93倍;日均成交4490万股,是1960年的19.96倍;上市股票337亿股,市值12430亿美元,分别是1960年的5.185倍和4.05倍。股票市场迅速膨胀的过程,同时也是股票市场的结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二战以后,以信托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取得快速发展,它们在股票市场中占有越来越大的比例,并逐步居于主导地位。机构投资者通过分散的投资组合降低风险,然而进行组合投资的风险管理只能降低和消除股票价格的非系统性风险,而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随着机构投资者持有股票的不断增多,其规避系统性价格风险的要求也越来越强烈。

股票交易方式也在不断地发展进步。以美国为例:最初的股票交易是以单种股票为对象的。1976年,为了方便散户的交易,纽约股票交易所推出了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DOT),该系统直接把交易所会员单位的下单房同交易池联系了起来。此后该系统又发展为超级指定交易循环系统(简称SDOT)系统,对于低于2099股的小额交易指令,该系统保证在三分钟之内成交并把结果反馈给客户,对于大额交易指令,该系统虽然没有保证在三分钟内完成交易,但毫无疑问,其在交易上是享有一定的优惠和优势的。与指定交易循环系统几乎同时出现的是:股票交易也不再是只能对单个股票进行交易,而是可以对多种股票进行"打包",用一个交易指令同时进行多种股票的买卖即进行程序交易(Program trading,亦常被译为程式交易)。对于程序交易的概念,历来有不同的说法。纽约股票交易所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认为超过15种股票的交易指令就可称为程序交易;而一般公认的说法则是,作为一种交易技巧,程序交易是高度分散化的一篮子股票的买卖,其买卖信号的产生、买卖数量的决定以及交易的完成都是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撑下完成的,它常与衍生品市场上的套利交易活动,组合投资保险、以及改变投资组合中股票投资的比例等相联系。伴随着程序交易的发展,股票管理者很快就开始了"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和管理的尝试,"指数化投资组合"的特点就是股票的组成与比例都与股票指数完全相同,因而其价格的变化与股票指数的变化完全一致,所以其价格风险就是纯粹的系统性风险。在"指数化投资组合"交易的实践基础上,为适应规避股票价格系统性风险的需要而开发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就成为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看到了市场的需求,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在经过深入的研究、分析之后,在1977年10月向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提交了开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报告。但由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关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管辖权存在争执,另外交易所也未能就使用道.琼斯股票指数达成协议,该报告迟迟未获通过。直到1981年,新任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主席菲利蒲.M.约翰逊和新任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约翰.夏德达成"夏德椩己惭沸椤?/FONT,明确规定股指期货合约的管辖权属于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才为股指期货的上市扫清了障碍。

到1982年2月16日,堪萨斯城市交易所开展股指期货的报告终于获准通过,24日,该交易所推出了道.琼斯综合指数期货合约的交易。交易一开市就很活跃,当天成交近1800张合约。此后,在4月21日,芝家哥商业交易所推出了S&P500股指期货交易,当天交易量就达到3963张。日本,香港、伦敦、新加坡等地也先后开始了股票指数的期货交易,股指期货交易从此走上了蓬勃发展的道路。目前,股指期货已发展成为最活跃的期货品种之一,股指期货交易也被誉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最激动人心的金融创新"。

(一)期货市场与金融期货的产生

期货市场的发展历史可向前推到十六世纪的日本,不过直到1848年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正式成立后,期货交易才算迈入有组织的时代。事实上,当初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并非是一个市场,只是一家为促进芝加哥工、商业发展而自然形成的商会组织。直到1851年,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才引进远期合同,盖因当时的粮食运输很不可靠,轮船航班也不定期,从美国东部和欧洲传来的供求信息,很长时间才能传到芝加哥,粮食价格波动相当大。在这种情况下,农场主可以利用远期合同保护他们的利益,避免运粮到芝加哥时因价格下跌或需求不足等原因造成损失。同时,加工商和出口商也可以利用远期合同,减少因各种原因而引起的加工费用上涨的风险,保护他们自身的利益。由于期货交易所最初和最主要的功能是提供一个现货价格风险转移的场所,因此,从期货交易的合约中即可看到各个时代经济结构的演变。

在期货市场150余年的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个里程碑即是1972年5月16日,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的国际货币市场(IMM)推出外汇期货合约(Foreign Gurrency Futures),标志着金融期货这一新的期货类别的诞生,从而掀起一个期货市场发展的黄金时代。1975年10月,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之一张利率期货合约枣 *** 国民抵押贷款协会(GNMA)的抵押凭证期货交易。1982年2月,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KC *** )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交易。短短十年间,利率期货(Interest Rate Futures)和股票指数期货(Stock Index Futures)相继问世,标志着金融期货三大类别的结构已经形成。期货市场也由于金融期货的加盟而出现结构性变化。1995年,金融期货的成交量已占期货市场总成交量的80%左右(见下表),稳居期货市场的主流地位。此外,金融期货的诞生,给了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发展期货市场的时机。自1980年始,这些国家和地区纷纷成立自己的期货交易所,至1993年,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期货交易所的成交量已超过美国,成长速度极为惊人。

(二)股票指数期货的产生(70年代)

与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其他各种商品期货一样,股票指数期货同样是顺应人们规避风险的需要而产生的,而且是专门为人们管理股票市场的价格风险而设计的。

根据现代证券投资组合理论,股票市场的风险可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系统性风险是由宏观性因素决定的,作用时间长,涉及面广,难以通过分散投资的 *** 加以规避,因此称为不可控风险。非系统风险则是针对特定的个别股票(或发行该股票的上市公司)而发生的风险,与整个市场无关,投资者通常可以采取投资组合的方式规避此类风险,因此,非系统风险又称可控风险。投资组合虽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非系统风险,但当整个市场环境或某些全局性的因素发生变动时,即发生系统性风险时,各种股票的市场价格会朝着同一方向变动,单凭在股票市场的分散投资,显然无法规避价格整体变动的风险。为了避免或减少这种所谓不可控风险的影响,人们从商品期货的套期保值中受到启发,设计出一种新型金融投资工具枣股票指数期货。

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实质,是投资者将其对整个股票市场价格指数的预期风险转移至期货市场的过程,通过对股票趋势持不同判断的投资者的买卖,来冲抵股票市场的风险。由于股票指数期货交易的对象是股票指数,以股票指数的变动为标准,以现金结算为唯一结算方式,交易双方都没有现实的股票,买卖的只是股票指数期货合约。

本世纪七十年代,西方各国受石油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十分不稳定,利率波动剧烈,导致股票市场价格大幅波动,股票投资者迫切需要一种能够有效规避风险,实现资产保值的金融工具。于是,股票指数期货应运而生。它的兴起,一方面给拥有股票和将要购买或抛出股票的投资者提供了转移风险的有效工具,另一方面也给了期货投机者以投机的机会,使得股票指数期货迅速得到了不同投资者的青睐。

(三)投资组合替代方式与套利工具(1982年-1985年)

自美国堪萨斯期货交易所推出价值线综合指数期货之后三年,投资者逐渐改变了以往进出股市的传统方式,即挑选某个股票或某组股票,还诞生出其它投资方式,包括:之一,复合式指数基金(Synthetic Index Fund)诞生,即投资者可以通过同时买进股票指数期货及国债的方式,达到买进成份指数股票投资组合的同样效果;第二,运用指数套利(Return Enhancement),套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这是由于股票指数期货推出的最初几年,市场效率较低,常常出现现货与期货价格之间基差较大的现象,对交易技术较高的专业投资者,可通过同时交易股票和股票期货的方式获取几乎没有风险的利润。

(四)动态交易工具(1986年-1989年)

股指期货经过几年的交易后,市场效率逐步提高,运作较为正常,逐渐演变为实施动态交易策略得心应手的工具,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之一,通过动态套期保值(Dynamic Hedging)技术,实现投资组合保险(Portfolio Insurance),即利用股票指数期货来保护股票投资组合的跌价风险;第二,进行策略性资产分配(AssetAllocation)。期货市场具有流动性高、交易成本低、市场效率高的特征,恰好符合全球金融国际化、自由化的客观需求。尤其是过去十年来,受到资讯与资金快速流动、电脑与通讯技术进步的冲击,如何迅速调整资产组合,已成为世界各国新兴企业和投资基金必须面对的课题,股票指数期货和其他创新金融工具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一条途径。

(五)股票指数期货的停滞期(1988年-1990年)

1987年10月19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单日暴跌近25%,从而引发全球股市重挫的金融风暴,即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虽然事过十余载,对如何造成恐慌性抛压,至今众说纷纭。股票指数期货一度被认为是"元凶"之一,使股票指数期货的发展在那次股灾之后进入了停滞期。尽管连著名的"布莱迪报告"也无法确定期货交易是唯一引发恐慌性抛盘的原因。事实上,更多的研究报告指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并未明显增加股票市场价格的波动性。

为了防范股票市场价格的大幅下跌,包括各证券交易所和期货交易所均采取了多项限制措施。如纽约证券交易所规定道琼斯30种工业指数涨跌50点以上时,即限制程式交易(Program Trading)的正式进行。期货交易所则制定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的涨跌停盘限制,藉以冷却市场发生异常时恐慌或过热情绪。这些措施在1989年10月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价格"小幅 *** "时,发挥了异常重要的作用,指数期货自此再无不良记录,也奠定了90年代股票指数期货更为繁荣的基础。

(六)蓬勃发展阶段(1990年-至今)

进入九十年代之后,股票指数期货应用的争议逐渐消失,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更为理智,发达国家和部分发展中国家相继推出股票指数期货交易,配合全球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的提高,股指期货的运用更为普遍。

股指期货的发展还引起了其他各种非股票的指数期货品种的创新,如以消费者物价指数为标的的商品价格指数期货合约,以空中二氧化硫排放量为标的的大气污染期货合约,以及以电力价格为标的的电力期货合约等等。可以预见,随着金融期货的日益深入发展,这些非实物交收方式的指数类期货合约交易将有着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股票指数期货的特征、功能与作用

股票指数期货一有价格发现功能。期货市场由于所需的保证金低和交易手续费便宜,因此流动性极好。一旦有信息影响大家对市场的预期,会很快地在期货市场上反映出来。并且可以快速地传递到现货市场,从而使现货市场价格达到均衡。

股票指数期货二有风险转移功能。股指期货的引入,为市场提供了对冲风险的途径,期货的风险转移是通过套期保值来实现的。如果投资者持有与股票指数有相关关系的股票,为防止未来下跌造成损失,他可以卖出股票指数期货合约,即股票指数期货空头与股票多头相配合时,投资者就避免了总头寸的风险。

股指期货有利于投资人合理配置资产。如果投资者只想获得股票市场的平均收益,或者看好某一类股票,如科技股,如果在股票现货市场将其全部购买,无疑需要大量的资金,而购买股指期货,则只需少量的资金,就可跟踪大盘指数或相应的科技股指数,达到分享市场利润的目的。而且股指期货的期限短(一般为三个月),流动性强,这有利于投资人迅速改变其资产结构,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另外,股指期货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投资和投机品种;股指期货还有套利作用,当股票指数期货的市场价格与其合理定价偏离很大时,就会出现股票指数期货套利活动;股指期货的推出还有助于国企在证券市场上直接融资;股指期货可以减缓基金套现对股票市场造成的冲击。

股票指数期货为证券投资风险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它从两个方面改变了股票投资的基本模式。一方面,投资者拥有了直接的风险管理手段,通过指数期货可以把投资组合风险控制在浮动范围内。另一方面,指数期货保证了投资者可以把握入市时机,以准确实施其投资策略。以基金为例,当市场出现短暂不景气时,基金可以借助指数期货,把握离场时机,而不必放弃准备长期投资的股票。同样,当市场出现新的投资方向时,基金既可以把握时机,又可以从容选择个别股票。正因为股票指数期货在主动管理风险策略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日益被市场所接受,所以近二十年来世界各地证券交易所纷纷推出了这一交易品种,供投资者选择。

股票指数期货的功能可以概括为四点。1.规避系统风险。2.活跃股票市场。3.分散投资风险。4.可进行套期保值。

与进行股指所包括的股票的交易相比,股票指数期货还有重要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提供较方便的卖空交易

卖空交易的一个先决条件是必须首先从他人手中借到一定数量的股票。国外对于卖空交易的进行没有较严格的条件,这就使得在金融市场上,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能很方便地完成卖空交易。例如在英国只有证券做市商才有中能借到英国股票;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规则10A-1规定,投资者借股票必须通过证券经纪人来进行,还得交纳一定数量的相关费用。因此,卖空交易也并非人人可做。而进行指数期货交易则不然。实际上有半数以上的指数期货交易中都包括拥有卖空的交易头寸。

2、交易成本较低

相对现货交易,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是相当低的。指数期货交易的成本包括:交易佣金、买卖价差、用于支付保证金的机会成本和可能的税项。如在英国,期货合约是不用支付印花税的,并且购买指数期货只进行一笔交易,而想购买多种(如100种或者500种)股票则需要进行多笔、大量的交易,交易成本很高。而美国一笔期货交易(包括建仓并平仓的完整交易)收取的费用只有30美元左右。有人认为指数期货交易成本仅为股票交易成本的十分之一。

3、较高的杠杆比率

在英国,对于一个初始保证金只有2500英镑的期货交易帐户来说,它可以进行的金融时报100种指数期货的交易量可达70000英镑,杠杆比率为28:1。由于保证金交纳的数量是根据所交易的指数期货的市场价值来确定的,交易所会根据市场的价格变化情况,决定是否追加保证金或是否可以提取超额部分。

4、市场的流动性较高

有研究表明,指数期货市场的流动性明显高于现货股票市场。如在1991年,FTSE-100指数期货交易量就已达850亿英镑。

从国外股指期货市场发展的情况来看,使用指数期货最多的投资人当属各类基金(如各类共同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基金)的投资经理。另外其他市场参与者主要有:承销商、做市商、股票发行公司。

如何做好期货产业链客户开发

期货公司主要从事经纪业务,属于中介机构性质。所以,期货公司业务完全以开发客户为主。换言之,客户是期货公司生存的一切,期货公司必须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的服务。在期货公司开发的客户中,散户和企业客户各有各的优势,而保持两者平衡是期货公司最期望达到的目标。 散户和企业客户均拥有自己存在的价值。中国期货市场中,散户的数量多于企业客户。期货公司开发散户的优势有:易于开发、维护较为简单和创造利润更加直接等。根据实际经验看,散户交易过程中的简洁化深受经纪公司喜爱。尤其是资金量大的个人投资者,更加成为中介机构的“掌中宝”。在国内期货市场的十几年发展历程中,散户对行情、期货公司和行业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力。市场奇迹的缔造者往往都来源于他们。 一般来说,企业客户来自各个期货品种产业链中的企业。链条大致分为生产商、贸易商和下游需求商,自上而下的顺序使得结构十分完善。但是,从期货公司开发、维护和利益角度看,产业链客户始终不能与散户媲美。因为公司对其所需投入的成本太大,成本与回报是否能成正比却变数较多。站在未来发展潮流和对期货公司的长期经营来说,走向产业链开发开户对公司日后的稳定盈利、品牌推广、专业服务水平提高皆带来了很大的优势。然而,开发产业链客户需要具备技巧、专业水准、足够的耐心等。 首先,做期货开发业务十分注重对技巧的把握,也可称为是玩脑力游戏。无论是对散户和企业,开发时使巧劲会直接影响到开发的进展程度。但是,开发产业链客户所需的巧劲更多的还在于自己对这根产业链的了解程度。常规的思路是,摸清生产商、中间商和下游需求商的结构分布,对三者的经营状况和彼此间的互相业务往来模式,要了解得相当透彻。可以说,每根产业链的背景都大不一样。比如说,铜的生产商、加工商都很需要介入期货保值;PVC的生产商在强大的产能压力下,选择期货规避风险很有必要,中间商由于现货运作模式,决定了介入期货市场的时间会推迟,或者说,目前企业的现金流紧张,导致规避风险只能建立在现货库存的层面上;PTA企业处于纺织原料产业链的中间地带,参与期货保值的要求很强烈,生产商可以用控制开机率高低来规避市场的价格风险,下游聚酯工厂在原料价格对生产、销售起到决定性影响力后,依赖期货定价、保值甚至单边投机都显得格外重要。 总之,在对产业链开户开发前,我们需要搞清哪类产业客户群体更具有介入期市的可能性,同时公司的后期维护工作也会对其提供具有针对性的服务。 其次,专业水平对于期货公司、个人来讲都是极为重要的。期货是一项专业化程度较高的投资,普通的投资者需要逐步培养,高级投资者则需要在专业方面互相博弈。在当今期货业务中,期货公司间的竞争已到了白热化地步,单纯地靠着传统的吸引客户的手法,已经不再符合潮流。比如说,一个产业客户在经历多次的被开发后,由不懂变为较懂,此时再依赖低级的开发手段势必行不通。相反,带着专业的思想去开发,企业必将耳目一新。 笔者认为,一个优秀业务员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是,站起来就能讲,坐下去就能写。当然,专业性必须靠长期的积累,频繁的沟通,不断的学习才可以得到。个人品牌的树立也是来源于自己的专业化水平。只要能不断壮大自身的声望,在开发客户上就能显现“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效应。组织讲课、搞沙龙等活动可以聚拢大批企业客户,一来可展现个人魅力和专业内涵,二来也能在企业圈子内形成共鸣。做人、做事都需要耐心。做产业链的期货开发业务需要更多耐心。“耐心总是会让你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当然,对行情的把握、大局观的建立以及策略性的操作都是决定客户是否尽快入市的关键要素。但是,对于中大型规模企业来说,给予足够的耐心是必须的。 性格决定命运。做期货业务,性格同样左右着业务规模的发展。理论上看,开朗活泼的人应该能做大做强业务。但随着行业的发展,客户专业性的逐年提高,这类人用老一套办法开发业力未必能如愿奏效。反之,性格内敛的人在经过长时间的专业积累和整合各种专业知识后,其内功必然会使客户,特别是企业客户感受到很强烈的吸引作用。站在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内向的人更显深沉,一种“少而精”的风格会使自己更具个人魅力。从事期货行业,不管是搞研究还是搞业务,积累是根本所在。坚强、坚韧的性格决定了你的期货命运。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141210.html

期货品种开发研究  

本站福利推荐!!!

正规期货账户开户!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0.01元),无条件!无资金手续费要求,享受手续费加1分!

期货开户微信:52720915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