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热门 » 正文

期货公司产品经理(期货公司产品经理月薪多少)

5.83 W 人参与  2022年12月20日 05:58  分类 : 热门  评论

金融学专业学什么 有哪些课程

有很多的同学是非常的想知道,金融学专业学什么,有哪些课程呢,我整理了相关信息,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融学专业学习内容

金融学(Finance)是研究价值判断和价值规律的学科。金融学是从经济学分化出来的、研究资金融通的学科,主要包括四大学术专业领域:银行学、证券学、保险学、信托学。传统的金融学研究领域大致有两个方向:宏观层面的金融市场运行理论和微观层面的公司投资理论。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宽口厚金融学理论知识及专业技能,既可在国内外大学和科研院所攻读研究生学位,也可在银行、证券、信托、投资、保险等金融机构及其他企业、 *** 管理部门等机构任职的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复合型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

主要专业课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会计学、计量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金融中介学、金融市场学、商业银行经营学、金融工程学、国际金融、公司金融、中央银行学、保险学、证券投资学、金融统计分析、投资银行学、国际结算、市场营销、金融法、资产评估、项目评估、期货与期权等。

金融学专业就业前景是什么

随着经济的发展,金融专业的就业门槛也提高了很多,对金融专业的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金融专业的就业方向是很广泛的,薪资待遇也是很不错的。金融专业毕业的学生可以去事业单位、银行、保险、金融相关的机构工作。

学习金融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可以进入国企或是基金公司、期货公司和证券公司。平均的薪资都是很高的。当然也可以选择去成为一名会计,但是会计就业后的上升空间相对较小。

金融学专业就业方向

从事行业:

毕业 后主要在金融、互联网、新能源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金融/投资/证券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新能源

4、保险

5、专业服务(咨询、人力资源、财会)

6、外包服务

7、其他行业

8、银行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财务经理、客户经理、财务总监等工作,大致如下:

1、财务经理

2、客户经理

3、财务总监

4、销售经理

5、会计

6、产品经理

7、投资经理

8、财务主管

[img]

哪些期货交易 *** 看似简单,其实能持续盈利?

很多人和书上说期货交易很简单,关键是执行,真的是这样吗?

不牵涉其他人的经济利益。有人说过,“期货就不应该用自己的钱去做”,也有人说过,“期货最终的赢家只有一个,那就是经纪人”。其实,扫地僧来说,他们根本用不着总别人的钱,他们只用自己的闲钱做期货,哪怕只有20万起家,根据复利原则,10多年下来要是做得好也是几千万,但必须全额承担账户风险和相对缓慢的增长率。代为别人交易其实只是一个替别人管理钱财的“职场人”,其根本原因是职场人没有闲钱,只能靠出卖体力和智慧,赚取生活费和名誉。期货市场中,给别人提供交易建议,试图让受建议人跟自己同步操作实际上做不到!迟早会因出岔子而影响处理人际关系,还会影响自己的正常交易。如果没有能力用自己的闲钱去做交易而想成为扫地僧,请不要让自己深陷职场不能自拔,伺机独立。要知道,职场人不会财务自由,职场人的收入来源靠精于世故,吃回扣,报销,当老鼠仓,当然还有那不值得一提的工资。

不和其他人交流交易细节。这个原则的之一个用意是稳定自己的交易思维。在这市场上,有成千上万套 *** ,每一套 *** 总有赔钱的时间段,如果经常和别人交流细节而恰逢自己正在赔钱,会让自己怀疑自己的 *** ,导致在本应该赚钱的行情时用了另一种正在赔钱阶段的 *** ,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第二个用意是保护自己。如果账户资金量较大,别人又都已经知道你惯用手法甚至仓位,严重时可能会招来祸害,被人联手做对手盘(遇到这种情况就必须要控制总资金规模,后面还要详细讲)。第三个用意是减少转换成本,一种有效的 *** 使用的人越多,这个 *** 越趋于失效,你不得不又修改或转换交易策略。在这个负和博弈的期货市场里,不得不一开始就养成有利于长期生存的习惯。因此,长期赢家的对外交流最多只说说方向和结论,从不说细节和点位。

永远不要成为超级大户。这是尊重市场的基本底线,这是控制人性贪欲的最后一关。莫言说过,天下之事,也不过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和 *** 。如果前期一帆风顺,还想要不断增长的金钱,建议你离开期货市场,做点别的,哪怕学刘汉去当黑社会;如果想要成为长期赢家,成为扫地僧,那必须控制自己的资金规模!要对市场保持敬畏之心,如果你的资金超过了一定规模,有操纵市场的动动机,早知道操纵市场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逼仓式赌博,你就有可能遇到其他人联手更强大的资金将你反杀。如果说股市是朝廷统治百姓的专制王朝,那么期货更像是一个群雄逐鹿的乱世,出人头地的结果一定是成为群起而攻之的目标,想想当年三国的袁术吧。期货市场要想长期健康的发展,就必须是这种乱世格局,主力的最终命运是被消灭。所以,扫地僧们时刻警惕自己的资金规模,他们绝不让自己成为一方的主力,将多余的资金取出期货市场,投于其他事业或享受生活,他们知道,享受操纵市场的那种 *** 和虚荣心,是很多人成功后又失败的诱因。

不设定盈利目标,特别是短期目标。职场人每天都生活在业绩目标之中,董事给出的目标一年比一年离谱,公司的经理层每天都在计算今年的目标完成率。这样的发展显然不是健康的,因为当业绩目标和公司的长远发展冲突时,通常会首先考虑业绩目标。但期货市场,是靠天吃饭的,没有人知道明天的行情,机会是等出来的。盲目设定目标只会让你在不是机会的行情中急于求成,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但是机会不会让你白等的,一旦有机会,你会一次吃个够,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思维还停留在短期盈利目标话,那是用职场人思维看期货市场,不符合市场的本质。

更好有一个平行的事业。期货不是生活的全部,对一个长期赢家来说也是如此,财务上自由了,自由时间也很多,长期处于一种半退休状态。为了拓展生命宽度,更好利用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建立一个与期货交易不太冲突的事业。之一可以实现稳定的现金流,配合“不设盈利目标”原则,在没有收益的行情中也能维持基本生活;第二可以丰富生活,反常理的扫地僧生存原则会长期压抑人的社交本性,一个平行的事业可以极大的弥补这点缺陷,参与社会生活,调节心理;第三可以做为后路,如果证明你不是长期赢家,那么安心做其他事业,你不至于破产。

这就是扫地僧的场外原则,他们过着平凡人的生活,他们不要鲜艳的光环,只要实在的好处,可以常常给自己放长假,游山玩水。听起来日子过得不错,但任何事都是有成本的,以上这些原则,你有闲钱吗?有平行事业吗?能控制自己的贪欲和虚荣心吗?而且这些都还只是场外原则。

很久没写东西了,就写写期货吧,个人的一点心得。

就期货而言,最重要的不是先学会如何赚钱,而是先学会如何赔钱,即学会止损,把损失固定在一个可承受的范围内。一次交易赚多少只有天知道,而赔多少却是自己能决定的。不会赔钱的人希望每笔交易都能赚钱,因而一亏损就死扛,一有盈利就落袋为安,生怕白花花的银子溜走。通常80%的情况下他们的亏损最终能扛到不赔钱甚至盈利,但20%的情况下他们会暴赔,赔的裤衩都不剩,从此消失在期货市场上。

二个最重要的是想明白自己想赚什么钱,能赚什么钱,是大钱还是小钱。

想赚大钱,赚长线趋势的钱,就必须忍得了无数次的失败和赔钱,并且始终能在价格突破的之一时间进场。以我这两个月操作橡胶为例,前一个半月内尝试3次,失败3次,每次止损150点,两手一共赔了9000元,但最后半个月一次尝试成功,两个星期内赚了1800点,即3.6万,弥补了之前所有的亏损并且还有较多的盈利。

想赚小钱,赚短线差价的钱,就需要极高的悟性和专注力,恪守严以律己的纪律。期货市场上100个人里90个人是亏的,9个人能打平,只有一个人能赚钱,而做日内短线,1000个人里只有一个人能赚钱。绝大多数“炒”期货的人要么赚的钱还没手续费多,要么就是一直慢慢地赔,直到彻底消失在市场上。这也注定了除非是天才,否则基本不可能靠做短线交易赚钱。当然如果你做期货纯粹是为了爽,为了追求赌博的 *** ,那你有钱就行了,别的都不需要,这也是大部分散户赔钱的原因:不为挣钱,为 *** ,为爽。

大钱小钱都想赚的人,都是赚小钱赔大钱,很快赔完,因为赚这两种钱的思路就不同,操作手法也不同,你不可能要求一个人既用左手吃饭,又用右手吃饭,两只手同时拿筷子往碗里伸,肯定要打架。我个人没有盯盘的习惯,开了仓设了止损以后就不管了,我的交易模式也不需要我天天盯盘,除非是在大幅盈利的情况下为了心情愉快看看盘。

大趋势来临的时候,作为一个合格的交易者必须抓住,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一个大趋势往往酝酿了几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在这段没有趋势的时间里做期货都是赔钱的,靠的就是一波大趋势实现财富的大幅增长,弥补之前的所有亏损。这和现实生活一样,时代造就人物,趋势带来大财富。从20年前的商品房改革,到10年前的股权分置改革,再到近年的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浪潮, PPP模式等等,各个层面、各个行业的大趋势造就了无数的产业巨头和互联网新贵。这两年BAT随便哪个产品经理辞职出来做个差不多的APP,都能拉到相当可观的投资,实现个人财富的大幅度增值。从一开始就看穿泡沫不参与的人越来越聪明,而一直在泡沫中游泳的人则越来越有钱。关键是能做到像索罗斯所说的那样:“这整个世界就是一个骗局,要及早的参与其中,并在骗局被所有人识破之前离开”。扯远了。

我个人有个习惯,从不看每日新闻,从不看专家点评,只看有现货背景的期货公司的周报、月报和季报。通常这些报告中的数据都比较真实,能够提供一定的前瞻性。所谓专家的点评,从来都是屁话,每日新闻更是废话,价格涨了就找各种理由解释,什么“库存意外减少”“需求超出预期”等等,价格跌了就说“库存意外增加”“需求同比回落”等等。有之一手信息的人都没赚钱,你还指望靠他们提供的信息来赚钱,怎么可能?

能够在这个市场上稳赚不赔的,只有那些有现货背景的,在期货市场上老老实实做套保的企业,即使期货市场上赔了,他们也能在现货市场赚更多,对冲之后就是稳定的盈利。

实际上我不知道自己能否一直在这个市场活下去,活能活多久。我知道的是在这个市场上我收获的远远多于我失去的,从来不是钱。

MACD

MACD称为指数平滑异同移动平均线,是从双移动平均线发展而来的,由快的移动平均线减去慢的移动平均线,MACD的意义和双移动平均线基本相同,但阅读起来更方便。当MACD从负数转向正数,是买的信号。当MACD从正数转向负数,是卖的信号。当MACD以大角度变化,表示快的移动平均线和慢的移动平均线的差距非常迅速的拉开,代表了一个市场大趋势的转变

MACD的组成

1、0轴

2、DIF快线

3、DEA慢线

4、柱状体

基本默认值:12269 5345

MACD用法

1、柱状体0轴上形成金叉——长多

2、柱状体0轴上形成死叉——短空

3、柱状体0轴下形成死叉——长空

4、柱状体0轴下形成金叉——短多

MACD0轴上一般做多

MACD0轴下一般做空

适用周期:30分钟以上图表

MACD盘面情况

KD

KDJ指标的中文名称是随机指数,是技术分析指标的一种,最早起源于期货市场,是在WMS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KD的组成

1、K线

2、D线

3、20轴

4、80轴

基本默认值:53 38 35

KD用法

1、在K值和D值小于20,属超卖,是买入信号。

2、在低位K线从下向上过D线,称为金叉,是买入信号。

3、K、D线在低位二次金叉时,是更佳买入信号。

4、K值和D值大于80,属超买,是卖出信号。

5、在高位K线从上向下过D线,称为死叉,是卖出信号。

6、K、D线在高位二次死叉时,是更佳卖出信号。

适用周期:5分钟15分钟

KD盘面情况

MACD+KD背离问题

什么叫背离?

背离,指离开、离散,或是违背,是指脱离原来的、通常的、正常的或公认的轨道,或是偏离常规、常轨、习惯等

MACD背离

顶背离:

价格不断创新高,而MACD未创新高~

底背离:

价格未创新低,而MACD不断创新高~

(背离适用于1小时4小时)

看到背离后必须等MACD形成叉后再进场

背离盘面情况

顶背离

底背离

期货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区别

期货产品经理和客户经理区别是职责不同。产品经理:主要负责公司产品这一块,包括产品的质量和效益。客户经理:主要负责接待公司的客户,还有公司的订单之类的。

产品经理应该做什么,在公司?

1 产品经理的四大工作职能

产品是由人加工,有用户,且可以被交易的商品或服务。因此,产品要经过「需求」「生产」「销售」三个环节。产品经理要对产品的市场结果负责,需要对这三个环节分别进行关注,并「协调」公司不同分工下的不同职能,让大家共同完成目标。

本节将会介绍需求、生产、销售、协调的概念,以及产品经理在不同环节中对应的工作。为了让大家有具象的认识,在此也对常用的工作 *** 做一些简单的归类,相信大家在日常工作中都已经有过一些应用。

需求(定义产品)

需求来自用户,很难被凭空创造。作为产品经理,首先要思考的就是产品到底满足用户的什么需求。只有面向用户需求的产品,才能获得市场结果。

了解用户需求的具体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用户调研和洞察、需求分析、试错型判断、新业务决策。决定生死的新业务决策通常是公司首席执行官级别的人做的,也是最关键的。一般的职业产品经理,做到试错型判断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在此过程中需要反复权衡,决定优先级,判断做哪个不做哪个,先做哪个后做哪个。

生产

当明确需求之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合理的产品设计,并有效率地把产品生产出来。生产的产品可能是实体产品、软件产品,又或是一项服务。

从产品经理的视角来看,写文档、画原型、交互提升、策略优化、功能演进、复杂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都只是日常的工作内容。这些都是提高设计和生产效率的一些手段,不同行业中有不同的 *** :生产洗发水产品可能需要的是设计配方等化学 *** ;App 时代可能只要会画原型就可以了,把交互做到极致就是很厉害的产品经理;再往后是策略优化、功能演进,然后是负责业务形态和组织关系下的方案梳理。

销售

销售本质上是要和用户完成交易,产品经理需要考虑如何把产品卖给用户,达成市场结果。不光是软件、传统产品需要销售,在线服务也是要销售的。只不过互联网产品通常通过市场运作、活动、运营、增长这些方式,让用户用上产品,来实现销售。只要让用户用上,就是完成了销售动作,不是一定要用户付钱,不是一定要传递某个物品。从供应到渠道的设计和维护,其实销售和生产有重叠的地方,没法明确划分。

在销售过程中,具体的工作可能会包括市场宣传、运营活动、做增长、售后服务等。虽然在不同公司的专业化分工中,这些方向会有专人负责,但是不排除这些也可能是某些产品经理的工作范畴。例如,互联网行业中,可能是负责品牌、市场、运营的人完成销售或产品推广的工作,但是很多公司又会有「增长产品经理」,在销售和产品推广这个方向上有所侧重。

协调

协调也是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之一,在公司内部不同职能分工日益明显的趋势下,产品经理通过协调不同职能的人员甚至部门,使其通力协作,获取最后的结果。工作内容从简单的沟通推进,到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都有可能。

当然,在一些公司中,可能会有专职的项目经理负责协调,但好多公司不设项目经理,或者权力没那么大。通常需要产品经理做复杂的跨部门组织协调和推动工作,完成一个完整的业务。其实不管是新业务的协同、组织、完整实现,还是一个业务做大以后的完整经营,都是极复杂的事情。

产品经理虽然要创造价值,对结果负责,但对于不同形态、不同阶段的产品,最能创造价值的点不一样。产品经理需要搞清楚,在当前阶段,侧重哪一个部分更能够创造价值,并在对应部分进行重点投入,以创造更大价值。

在互联网时代,产品经理的「销售」和「协调」工作做得平庸一点,不是严重问题。而对「需求」理解的好坏,往往能够决定一个产品的生死,这才导致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地位上升,受到关注。

过去五年,更大的新要素是移动互联网;再往前十几年,更大的新要素是 PC 互联网,历史上的电、石油、蒸汽机也是当时的重大新要素。每一个影响时代的新要素出现后,跟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结合,就能创造无数的新产品,我们可以根据需求去判断可以做什么。但每个时代,亿级和千万级用户规模的产品需求都是有限的,而且产品最后要从激烈竞争中胜出,才能改变时代。只有能决定正确方向的需求产品经理,才有价值,才决定了后续成败。如果需求产品经理表现平庸,之后不论融资多少,工程师、运营、营销人员多优秀,可能都无法弥补错误决定带来的损失。

当然,不同企业、不同阶段、不同团队认知,都会导致产品经理分工不同。有的企业分工互相重叠交叉,对其优劣对错,不能简单评价。因为一种制度一旦开始演化,它就有自我强化和收益递增的特点。所以一个公司,无论是产品驱动,还是技术驱动,或是销售驱动,或是短期利益导向,抑或是追求极致体验,都没关系,产品经理都可以在这个给定的基础条件下去追求优化。甚至一个公司内不同团队都可能会有差异,这取决于一个团队的认知。尤其像阿里巴巴这种规模巨大的公司,收购了很多业务,它内部的不同团队,比如优酷、UC 浏览器、盒马鲜生,对产品经理的认知不可能完全一样。

2 产品工作属于强实践性的社会科学

从某个角度,我们可以把人类知识体系大致分为四类。

(1)自然科学: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存在的物质,可证伪,可重复验证,所发现规律一般有普遍适用性,如物理、化学、天文、地球科学等。

(2)形式科学:研究对象在真实自然界不存在,是人类建构的抽象规则,不涉及经验,不可能证伪,永远正确,如数学、逻辑、概率、编程语言等。

(3)人文科学:研究对象是人内心的主观世界和精神活动,无法区分对错,无法证实,不适用于证伪,如宗教、哲学、诗歌、文学、美术、音乐、影视等。

(4)社会科学:研究对象是人作为社会中的存在,或人与人组成的社会,如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心理学等。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更大区别是研究对象不可重复(人类意识复杂多样,决定人类行为的动机和预期有互相博弈性和不确定性,社会永恒变化,正所谓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虽然能应用自然科学的研究 *** (观察、分析、控制实验等),但必须以大量的经验和数据为依据,且控制实验事实上无法真正重复验证,社会科学的研究结论就总是有不确定性,无法做到自然科学的高确定性(对于自然科学,假如观察到的现象与规律所预言的不同,要么是因为观察中有错误,要么是因为至此为止被认为是正确的规律是错误的)。

如果按以上分类,产品工作更接近于社会科学,至少在面临的环境和研究 *** 上比较接近。产品是企业与用户的价值交换媒介,用户选择产品的行为是有很强的社会性的,既受当下情境影响,也受偏好、认知、制度、经济能力等约束条件的影响。同样,企业做产品决策,也要基于社会环境的大背景。

对于自然科学和形式科学的研究,进行交流和分享会有较高效率,因为研究标的物的属性稳定一致,结论可以跨时间、跨空间重复验证,可以共创,成果可被传承、被引用;但产品的研究标的物不可能重复,结论的规律性和复用性受情境约束,需要总是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相关联的关键变量和约束条件。

所有研究人类社会的学科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科学,因为它不能真正重复验证,也就无法从真正意义上证伪,而可证伪是科学的最根本特征。在产品工作中,我们依然要研究总结很多经验和规律,便于预测用户行为、市场变化,也便于指导未来的决策,这样能提高企业效率。但我们要明白,人有异质性,社会有情境性,这些与产品相关的经验和规律只是具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性,只可归纳,不可演绎,即不能保证能准确预测具体的个人行为和新情境下的市场变化。我们只能基于实践去发现和证实产品的价值,只能基于实践中的反馈,基于产品与用户和市场的交互(互相影响和互相适应)去理解持续变化的新情境中的关键变量、约束条件和规律。

产品经理如果要学习成熟学科的话,最主要的是学习经济学和心理学。经济学就是讲在约束条件下追求利益更大化。一般来说,不仅企业是这样,用户也是这样,每个用户都是在自利地追求价值更大化。从产品经理的角度看,学心理学有助于理解微观的个体行为,学经济学有助于理解宏观的群体行为和结果。

经济学领域太庞大,产品经理只要学会用四个概念分析产品和用户就算及格了:效用、成本、边际、供需定律。效用,是指满足了用户的什么需求和满足程度,人们默认追求总效用更大化。关于成本,要明白什么是直接成本、交易成本和机会成本。关于边际,要明白基本的边际递减、边际成本、边际效用、边际交易。供需定律是指其他条件不变时,价格下降则需求量上升。这些概念,将在后面的章节专门论述。

3 用户模型——产品经理要研究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用户模型是指产品用户和潜在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反应模型。我们通常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掌握的标志是:预判产品迭代后的用户行为变化,准确率较高。要以异质性、情境性、可塑性、自利性、有限理性的用户行为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的用户模型,并通过大量真实个体行为样本来进行分析和洞察。

企业想要长久发展,所生产、销售的产品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要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首先要研究和理解用户。作为企业中管理产品的人,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就是研究用户,以使企业面向用户需求生产产品,获得长久收益。那产品经理要研究什么样的用户?

产品经理要基于现实世界,研究宏观背景和微观场景下的用户行为及其背后的原理。

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是由物质、生命、意识组成的,产品经理研究的更多集中在意识层面。

对物质世界的研究是指研究自然界中物质的基本性质及其运动规律。相对于生命和意识来说,人类对物质世界的理解和认知是最为深入的,已经有很多研究成果,比如元素周期表、牛顿力学公式等等。

20 世纪以来,人类对生命的认知也有了巨大的进步。从对器官的研究,到对疾病的研究,再到对基因的研究,人类已经可以对基因进行改造,甚至可以创造生命。

而人类对意识的研究相对还比较浅显。全球 70 亿个人类个体都有各自独立的意识,每个人所想的事情都不一样。不同个体又组成社会,这当中,每个意识又会相互影响,形成了无数群体的复杂组合。同时,因为外界 *** 不断,意识也在不断变化,这也使得意识的研究更加复杂。

对于产品经理来说,需要研究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意识层面,意识背后是用户。意识是无法直接测定的,研究意识的 *** 主要是基于研究用户的行为。行为的产生是意识和外界 *** 共同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经济学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在意识层面是一致的,研究在不同外界 *** 下的用户行为。而产品经理不但要研究行为,更多的是要研究行为背后的意识,从而预判不同的产品对用户未来行为产生的影响。并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世界中,获得一个约束条件下的更优解。

宏观背景

用户的主观认知和偏好是先天基因和后天社会(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决定的。对于企业和产品经理来说,宏观背景是指独立于产品之外的外部客观因素。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宏观背景可能都不相同,而不同宏观背景下的用户又会有所不同。比如不同国家的传统文化都有比较大的差异,对用户的研究和理解就需要考虑这种差异。

例如,在巴西等国家,大家非常喜欢和朋友一起聚会,且喜欢对所有支出实行 AA 制。大家经常在聚会结束后一起打一辆车回家,打车出行场景中占很高比例的是聚会。而中国与之相比,还是有明显差异的,虽然国内也有一定的聚会场景和 AA 支付需求,但是其比例远低于巴西。面对于这种独特的文化背景,设计打车软件产品时就需要考虑提供路线途经点、一笔订单的 AA 支付功能等,以满足这种差异性的需求。

微观场景

微观场景是直接影响用户当前意识的环境。用户处于不同的微观场景中,意识和行为都会有所不同。例如,某用户早起上班选择不同的出行工具:假如用户所处的微观场景是当前还有较为充裕的时间,则他对时间确定性的要求可能不是更高的,价格、舒适程度等都会成为影响用户行为的不同要素;如果用户所处的微观场景是上班时间非常紧张且迟到的后果比较严重,则他在选择出行工具时,对时间确定性的要求就会非常高。

在这个例子中,虽然是同一个用户,但是在不同微观场景下,其意识和行为都会不同,因此对用户的研究要代入微观场景去思考。

4 交易模型——交易是最需要关注的

交易模型研究是指以交易为基本单位来研究产品,目标是建立可持续交易的互惠模型。

我们把「掌握一个领域的用户模型」视为产品经理的合格线,而把交易模型设计视为产品经理的进阶之路。这要求产品经理除了掌握用户模型,还能理解一个领域各利益方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习惯,以及产品实现过程中的各种干扰因素,这样才能自如地设计和优化交易模型。这里是把所有产品看作交易,搜索、社交、阅读等信息类产品只是货币价格为零的特殊交易。研究交易模型,除了理解产业链上各方的价值判断和复杂关系,主要研究的就是交易费用。

什么是产品?企业以产品为媒介跟用户进行价值交换。产品的关键不是其表面的材料、功能、属性,而是其深层的价值,因为产品就是价值交换的媒介。为什么企业总是说创造用户价值,而不是创造产品呢?因为用户关心的是得到什么和付出什么,包括这个产品给他什么效用组合,需要他付出多少金钱或时间等。用户同样也会比较机会成本,看这个产品是比其他产品更好用还是更让他离不开,从用户角度来看,这就是一个交易过程。所以,做产品要强调创造用户价值,因为企业与用户交换的从来不是产品,而是价值。

产品每增加一个属性,调整一个功能,都是在调整效用组合,给用户提供不同效用,有增加,也有减少。在增加和减少效用的同时也进行了用户选择,选择了哪一类用户,哪一类情境优先,哪一类其次。因为不是所有的效用都能无限叠加,且用户体验是有成本的,有的效用叠加成本很高,一旦增加,企业可能就要亏本,甚至活不下去。企业追求的是效率,简单来说,就是考虑投入和产出。这些,就属于交易模型的范畴。

互联网时代,交易的含义更加广泛,本质上用户和产品发生的每次交互过程,都发生了一次交易。用户可能没有付出金钱成本,但是可能付出了时间成本、认知和思考成本等。每个交互和体验细节设计,本质上都是在降低用户的交易成本,同时也在增加用户在交易过程中获得的收益,这个收益可能是多方面的,例如愉悦感等。

我们认为,一个好产品要有三个属性:(对用户)有效用,(企业)有收益,可持续。只有可持续,才能让企业长期赚钱;只有可持续,才能长期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而可持续就涉及交易模型设计问题。只有产业链上各方在创造价值和利益分配方面公平合理,有竞争性,产品才可持续。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53207.html

期货公司产品经理  

本站福利推荐!!!

正规期货账户开户!交易所手续费加1分(+0.01元),无条件!无资金手续费要求,享受手续费加1分!

期货开户微信:527209157

或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微信

<< 上一篇 下一篇 >>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