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爱好分享
一、根本原理:
与现货完全不同,现货是实实在在可以交易的货(商品),期货主要不是货,而是以某种大众产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等为标的标准化可交易合约。
因此,这个标的物可以是某种商品(例如黄金、原油、农产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二、涨跌因素
影响期货涨跌的原因很多,每个品种分析的都不一样,以下按玉米举例子
(一)供需关系
1、玉米的价格主要通过供求平衡关系决定。一般而言,当玉米供给大于需求时,玉米价格将会下跌,而当玉米供不应求时,玉米价格则会上涨。
在国际玉米市场中,美国的产量占40%以上,中国的产量占近20%,南美的产量大约占10%,上述国家和地区的产量和供给量对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美国玉米的产量成为影响国际供给最重要的因素。
美国、中国、欧盟、巴西、日本、墨西哥等是世界上玉米消费的主要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和地区对玉米需求的变化,对玉米价格的影响较大。
2、玉米的进出口
对国内而言,玉米进口会增加国内供给总量,玉米出口会导致需求总量增加,玉米的出口对我国玉米价格有一定的拉升作用,但今年以来我国玉米出口有逐步减少的趋势,我国玉米的进出口政策变化,对我国玉米的进出口也有较大的影响。
对国际市场而言,需要重点关注美国、中国、阿根廷等主要出口国的玉米出口情况和日本、韩国、东南亚等主要进口国家地区的玉米进口情况。
3、玉米库存的变化
玉米结转库存包括 *** (含期货交易所)和民间的结转库存。一般来说,如果玉米库存增大,供给宽松,价格将下降;而如果玉米库存减少,供应紧张,价格将上升。
4、牲畜和家禽的饲养量
玉米的消费主要来自饲料、口粮和工业加工,其中饲料占到70%以上。由于牲畜和家禽饲养是玉米更大的用途,因此如果牲畜和家禽饲养量上升,则玉米价格看涨;反之则看跌。
5、高企的油价和低廉的玉米价格为燃料乙醇的玉米深加工带来机遇。1吨燃料乙醇大约需要3.2吨~3.3吨玉米。国家规定乙醇汽油价格与同标号汽油价格一样,扣除770元/吨的加工成本,在原料玉米价格不超过1308元/吨的情况下,乙醇汽油就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
(二)政策、环境、成本因素
1、玉米产业政策的影响
玉米的生产、流通和消费政策对玉米的价格也有一定影响。如今年国家对"三农"问题高度重视,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扩大良种补贴品种、对土地实施最严格的保护措施和加大农业综合开发力度等重大政策,将大大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积极性,因而未来我国玉米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将保持稳定。
2、玉米投入与产出价格的相对关系
玉米的投入与产出比,会影响到农民的玉米种植季节性,进而会影响到玉米的种植面积与产量。玉米的生产成本主要由种子、化肥、机耕、农药、灌溉、脱粒、送粮、人工、农业税、(乡村)统筹提留款等构成,上述价格的变化也会对玉米的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3、天气的变化
作为三大农产品之一的玉米,影响其供给方面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气候条件。如果种植季节降雨过多或生长季节降雨不足,都可能明显地降低玉米产量,由此可能引起玉米价格的上涨。
反之如果风调雨顺,则玉米将丰产丰收,可能导致玉米价格的下跌。重点需关注美国和我国每年4-9月玉米播种和生长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
4、禽流感等突发性事件的影响
禽流感等突发事件影响到家禽对玉米的消费,而消费减少,自然会对玉米价格有一定的压 *** 用。另外,政治因素,包括禁运和战争,也可能影响到玉米的生产、出口或进口。
5、运输成本
由于原油价格坚挺,使得船运费大幅提高,而中国的地理位置优势在竞争中能够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导致美国玉米出口成本显著提高,出口竞争能力显著减弱。
目前美湾至日本和韩国的巴拿马级别货轮运费达到60美元/吨,中国至韩国的运输费用仅为15-18美元/吨。由此中国玉米在亚洲的需求量将大于美国玉米,从而影响大连玉米的价格。
(三)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
玉米价格与其他谷物价格之间的关系,包括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和玉米与大豆的种植比价关系。玉米与小麦的消费比价关系,它可以通过小麦/玉米价格比率来表示出来。玉米和小麦都可以作为饲料,消费替代关系明显。
小麦价格倾向于保持在玉米价格的115%左右,但该比率的变动幅度较大。而东北地区作为我国大豆和玉米的主产区,农民一般通过比较两者的种植比价关系,来选择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一般来说,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比价在3:1左右。
近几年来尤其是去年,由于大豆玉米比价上扬,农民种植大豆效益明显高于玉米,所以今年黑龙江省许多农民纷纷减少玉米的种植面积,转而扩大大豆的种植面积。
(四)市场因素
1、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的玉米价格对大连玉米价格将有一定影响。从CBOT 32年玉米月线连续图表纵向价格空间角度看,总体在 370-210美分间宽幅振荡,振幅100-350美分,波段趋势清晰。
370之上属高价区,210之下属低价区。370美分之上压制较重,210美分支撑较强。
2、市场投机因素的影响
在玉米市场尤其是在玉米期货市场上,由于多空双方对未来价格认识的分歧,玉米价格的变动通过心理的预期得以体现出来,市场的投机因素对玉米价格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3、经济周期的影响
经济周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经济周期一般由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组成,玉米的价格也会随之而波动。
4、价格连动
玉米和各谷物之间的连动是较主要的连动方式。
扩展资料:
期货交易特征:
1、双向性
期货交易与股市的一个更大区别就期货可以双向交易,期货可以买多也可卖空。价格上涨时可以低买高卖,价格下跌时可以高卖低买。做多可以赚钱,而做空也可以赚钱,所以说期货无熊市。(在熊市中,股市会萧条而期货市场却风光依旧,机会依然。)
2、费用低
对期货交易国家不征收印花税等税费,唯一费用就是交易手续费。国内三家交易所手续在万分之二、三左右,加上经纪公司的附加费用,单边手续费亦不 *** 易额的千分之一。(低廉的费用是成功的一个保证)
3、杠杆作用
杠杆原理是期货投资魅力所在。期货市场里交易无需支付全部资金,国内期货交易只需要支付5%保证金即可获得未来交易的权利。由于保证金的运用,原本行情被以十余倍放大。
假设某日铜价格封涨停(期货里涨停仅为上个交易日结算价的3%),操作对了,资金利润率达60%(3%÷5%)之巨,是股市涨停板的6倍。(有机会才能赚钱)
4、机会翻番
期货是“T+0”的交易,使您的资金应用达到极致,您在把握趋势后,可以随时交易,随时平仓。(方便的进出可以增加投资的安全性)
5、大于负市场
期货是零和市场,期货市场本身并不创造利润。在某一时段里,不考虑资金的进出和提取交易费用,期货市场总资金量是不变的,市场参与者的盈利来自另一个交易者的亏损。
在股票市场步入熊市之即,市场价格大幅缩水,加之分红的微薄,国家、企业吸纳资金,也无做空机制。股票市场的资金总量在一段时间里会出现负增长,获利总额将小于亏损额。(零永远大于负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期货
关系如下
燃料乙醇产业的兴起,增强了原油与粮食间的价格联动关系。在发展燃料乙醇之前,原油主要通过作为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的重要物资投入(代表性的如化肥),在生产、运输、消费等环节对农业及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原油价格上涨是推动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基本因素;而燃料乙醇产业出现后,燃料乙醇作为原油的替代品,油价上涨,会增加对燃料乙醇的需求,进而带动以玉米等粮食为主要加工原料的需求,在土地资源稀缺情况下进而带动其他粮食价格上涨。
研究表明,原油、玉米和燃料乙醇三者价格存在确定的变动关系。例如,短期世界生物燃料乙醇产量上涨1%,会引起我国玉米价格下一年上涨0.4746%;长期来看,世界生物燃料乙醇产量每上涨1%,使我国玉米价格上涨0.3047%。此外,国内玉米期货价格在2004年至2017年几乎呈现同涨同跌的趋势,只有在个别年份出现不符。2007-2008年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油价呈现了尖锐的倒V形分布,使得玉米价格也出现大幅下滑。而美国玉米、燃油市场的发展表明,在2008-2011年期间燃料政策的实施,推动玉米价格上涨了33.0%-46.5%。
国际经验表明,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发展迅猛,主要是国内的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及大力支持的 *** 产业政策,燃料乙醇产量从2000年到2015年增长了8倍多。20世纪初,燃料乙醇的产量不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但自2010年开始,美国对乙醇的产量不再依赖进口,满足本国所需的同时还有能力出口国外一部分。美国玉米价格与原油价格走势表明,虽然在某些月份出现背离,但总体而言燃料乙醇的发展打通了玉米市场和能源市场的通道,使得玉米和原油价格的联动性增强。尤其在2005年以后,在燃料乙醇的作用下,原油和玉米价格之间存在同向变动关系。
目前美国、巴西成为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国。而我国燃料乙醇起步较晚,2001年4月开始对以玉米作为原料的车用乙醇汽油进行推广和使用,最初的目的是消化“陈化粮”。为推动燃料乙醇的快速发展,我国先后制订了多项支持其发展的政策,2001年—2007年受我国 *** 政策的支持,燃料乙醇产量快速增长;2007—2011年是燃料乙醇扶持政策的衰减的过程,产量增长缓慢。2017年9月13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财政部等十五部委联合印发《关于扩大生物燃料乙醇生产和推广使用车用乙醇汽油的实施方案》,到2020年,全国范围内将基本实现车用乙醇汽油全覆盖。到2025年,力争纤维素乙醇实现规模化生产。在这一政策推动下,我国燃料乙醇产业将会步入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
数据显示,2016年8家指定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的燃料乙醇产量240万吨,国内燃料乙醇的潜在缺口近千万吨,所以此前发展燃料乙醇具有重要意义,不难发现我国燃料乙醇虽然产量逐年增加,但与国际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这与国内的政策、环境等密不可分。随着未来燃料乙醇的大力发展,玉米和原油价格的传导路径会更加通畅。
而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要求妥善利用原油价格和玉米价格的因果关系。从微观层面上看,一旦玉米价格和原油价格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会存在跨市场的套利机会。宏观层面来讲,跨市场的套利机会一旦滥用,就会引发玉米或原油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引发能源或粮食危机,所以要防范燃料乙醇较快发展过程中玉米和原油市场的无限制套利行为,发挥燃料乙醇在玉米和原油价格中的引导作用。
[img]制备原料:淀粉、乙烯、磷酸、 *** 、葡糖淀粉酶。
工业上一般用淀粉发酵法或乙烯直接水化法制取乙醇:
1、发酵法
糖质原料(如糖蜜、亚 *** 废液等)和淀粉原料(如甘薯、玉米、高梁等)发酵;
2、乙烯水化法
乙烯直接或间接水合。
乙烯直接水化法,就是在加热、加压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是乙烯与水直接反应,生产乙醇。
扩展资料
主要种类
1、按生产使用的原料可分为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糖蜜原料发酵酒精、亚 *** 盐纸浆废液发酵生产酒精。
淀粉质原料发酵酒精(一般有薯类、谷类和野生植物等含淀粉质的原料,在微生物作用下将淀粉水解为葡萄糖,再进一步由酵母发酵生成酒精);
糖蜜原料发酵酒精(直接利用糖蜜中的糖分,经过稀释杀菌并添加部分营养盐,借酵母的作用发酵生成酒精);
2、按生产的 *** 来分,可分为发酵法、合成法两大类。
3、按产品质量或性质来分,又分为高纯度酒精、无水酒精、普通酒精和变性酒精。
4、按产品系列(BG384-81)分为优级、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乙醇
中国玉米供需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严重供过于求到产需出现缺口,只用了两年时间。玉米价格2017年筑底加反弹,2018年延续反弹再上一个台阶,2019年玉米价格又将如何运行?
玉米价格的变化,取决于两个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是产业自身的供需,还有一个就是国家对产业的一些相关政策。市场从政策主导,过渡到政策调控,通过供给侧改革,调减非优势玉米种子面积;同时取消部分行业外资准入限制,大力发展玉米深加工业。
2019年,市场将迎来临储粮拍卖、玉米及替代品进口以及猪瘟发酵等事件,在不同时间段将给市场走势带来新的影响。考虑到未来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过分看多或者看空市场似乎都不太可取,在缺乏足够风控和保值的手段前,适时把握进场时机及时获利不失为一种好的操作思路。
2015-2018年全国玉米均价走势图
2015-2018年产销两地玉米价格走势对比
生产面:面积连年减少,单产增加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最新消息,2017年我国玉米播种面积42399千公顷,比上年减少1779千公顷,减少4.03%;产量由之前2016年的26361万吨减少到了今年25907万吨,减少了454万吨,降低了1.72%。
2007-2018年全国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变化
在过实施近10年的收储政策后,中国坐拥近2亿吨玉米库存,相当于1年左右的的消费。庞大的库存促使 *** 采取多项措施降低库存水平中包括减少玉米播种面积、降低玉米种植补贴、提高大豆种植补贴等等。
为更好优化产业结构,弥补我国大豆产量水平薄弱的短板,2018年我国已计划重新调整大豆、玉米的种植结构。重点计划改变和修正东北地区的玉米大豆种植比例。鉴于中美贸易摩擦时,我国农户已经着手开始春播规划,并且2017年玉米种植收益另也确实带动了农户积极性,相关的规划和要求公布时效上略有滞后,2018当年未能达到足够的修正效果。随着2018年我国大豆、玉米补贴政策出台,黑龙江省大豆补贴上升至320元/亩,玉米补贴则仅有25元/亩。按此水平计算,种植大豆与玉米收益可能持平。
如果2019年仍旧按照这样的补贴政策施行,2019年玉米种植面积将出现一定程度调减,黑龙江有数百万乃至千万亩玉米种植面积可能调整为大豆面积。参考国家统计局2018年玉米数据,玉米生产面积6.32亿亩测算,保守预计:2019年我国玉米面积或在6.2亿亩以上,产量或将减少300万~500万吨。
看一下存在的变数:其一,如果至春节前后,东北新玉米售卖状况依然不佳,价格不能很好转变为有效收益,农户心理进一步受挫,2019年选择种植大豆积极性上升,导致玉米面积进一步缩水;其二,至春播前,中美贸易关系出现实质性转折和重大利好,中美大豆贸易关系回归如初,或导致我国短时间内暂时放松大豆种植格局的调控,相应减少大豆补贴水平,种植户不得不仔细考量大豆和玉米的种植收益关系。还可能会有一些天气因素。综合对比来看,之一种可能性发生概率似乎更高一些。
需求面: 深加工增长, 缺口扩大
近几年,受我国饲料消费以及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玉米整体需求水平不断提升。相关数据显示,过去三年,我国玉米需求每年呈明显增加的趋势。综合来看,其年度增量在2000万吨左右,其中饲料需求增量高于深加工消费。
2017年,我国玉米的饲用工业需求占了总量的近9成。2018年部分机构调整了历年的玉米产需数据,虽然各机构给出的分析数据有一定差距,但预计2018年饲用玉米需求带动13000万~19000万吨,工业消耗在7000万—8000万吨之前。如果按照以往增长幅度,叠加种用及其它消耗, 2019年我国玉米需求水平可能达到2.4亿~2.7亿吨。 业内普遍认为2019年我国玉米产需缺口在3000万~5000万吨。
但猪瘟疫情或打压玉米需求增加预期。
非洲猪瘟疫情不断发酵,2019年生猪产业很可能导致玉米需求悲观化。一些疫情较重的地区,其目前生猪养殖现状非常不乐观。调查数据显示个别区域生猪存栏量或锐减50%以上,生猪价格甚至跌破5元/斤。由于生猪限运等因素,待宰生猪一直育肥到400多斤但仍看不到局势转机。恶劣不堪的现状,导致部分养殖户信心丧失,一些已经开始宰杀生猪并减少存栏水平来使猪场维持运转,生猪补栏意愿更是降至冰点。
目前猪瘟的疫情已经从产区蔓延至销区,全国性扩散蔓延形势严峻,生猪禁运措施使产销区猪价差距进一步拉大,受制于资金链等因素,必然将加速规模较小的养殖单元认亏离场,而存栏生猪减少后对饲用玉米的影响预计将在2019年进一步显现。
目前一些机构的年报中,已经将我国2019年饲用玉米需求由过去几年的年增幅1000多万吨,下调至增幅数百万吨。如果再悲观一些,2019年饲用玉米需求量或难再形成增幅,饲用玉米消费量或维持与2018年较为同等的规模。
近几年,随着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广泛布局,深加工新增产能预期提升成为玉米需求的一只强心剂。但新增产能是否能够全面转为新增需求,有待研判。2018年,国内淀粉出口势头强劲。过去一段时间,国内玉米原粮价格持续上涨,部分深加工加工利润开始缩水,2019年,在原粮价格高企模式下,玉米淀粉是否仍有价格竞争优势,值得商榷。另外,燃料乙醇行业发展前景也很不错,我国积极推进燃料乙醇的应用,按照汽油中10%的添加水平,未来几年燃料乙醇供应仍有较大的缺口。但缺口有可能被去库存稻谷挤占,还有从美国将进口数百万万吨乙醇的传闻,玉米在乙醇需求发挥的空间似乎并不大。
所以综合来看,2019年我国玉米需求水平潜力或有限,某些行业和领域的需求可能需要打折计算。
供应面:储备下降、进口增加
2018年中国仍处于大力去库存阶段,春节过后,玉米进口数据开始上涨,在5月份达到巅峰,随后迅速回落。数据显示,我国2018/2019年度进口玉米、高粱及大麦总量预计为900万吨,同比下降44%。剔除酒用大麦,进口饲料粮(玉米、高粱和饲用大麦)总量仅600万吨,可替代国产玉米570万吨,同比下降54%。
2018年玉米进口预估为350万吨,较去年增长16.70%。海关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11月份,玉米进口量累计达到311万吨,比2017年全年实际进口量282.7万吨增长约10%。尽管进口玉米和国内玉米价差在200元/吨左右,在高库存和进口配额政策的影响下,中国一直在控制进口数量。
2018年玉米出口数量较小,可忽略不计。
替代品方面,2018年1-10月累计进口高粱364.8万吨,较2017年减少88.8万吨,进口大麦273万吨,较2017年减少491.1万吨;2018年1-10月累计进口DDGS 数量26.6万吨,较2017年减少11.3万吨,进口数量巨大,其中的绝大部分用于玉米替代,对玉米造成一定利空影响。
2014年到2018年以来,进口替代量逐年下降,贸易战关税增加,进口谷物已无较大替代优势。
操作思路: 理 性分析玉米进口的影响
2019年玉米的行情一定绕不开中美贸易关系。
从G20峰会后媒体公布的部分粮食贸易协定轮廓看,未来我国可能会采购相当一部分美国玉米及相关产品,数据显示约2000万吨,这也是导致我国玉米期货价格全面下行的重要原因。最近,我国储备企业已经着手采购300万吨美玉米用作国储,此外我国还调整了一系列进口商品的关税税率,降低了杂粕等产品的关税税费。不难想象,2019年,不管是不是采购美国货,我国农产品进口政策有望宽松。
对于玉米市场而言,采购数百万吨储备用玉米,对当下行情不构成直接影响。但考虑到大麦、高粱、DDGS等替代品目前对我国玉米仍具备较明显的价格优势,预计2019年进口环节还将给我国玉米行情带来阶段性压力。
从时间阶段看,当下至春播之前,国内玉米仍有上市销售和变现的需要,站在农户售粮角度考虑,实质性的进口行为恐怕不会发生。同时,考虑到我国仍有近8000万吨临储玉米存在去库存需要,在尽量不影响玉米市场的前提下,相关产品的进口计划可能以小批量、多批次的形式逐渐流入。虽然新玉米价格难以抵挡进口优势,但2019年能够与进口玉米品种形成同台对手局面的很可能是临储玉米,在价格等方面的博弈上应该也许不会太被动。
综合来看,虽然产需缺口仍在,但受需求端变化以及进口等因素影响,2019年我国玉米整体供需局面或较之前预期进一步宽松,但各环节又都存在各种变数。
鉴于当下中储粮入市展开玉米收储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深加工补贴等利好,玉米行情又获暖风。且目前农户售粮心理也未出现完全崩塌,现货玉米行情或难发生更大的回落,至春节前,玉米价格或小幅波动发展。
2019年,市场将迎来临储粮拍卖、玉米及替代品进口以及猪瘟发酵等事件,在不同时间段将给市场走势带来新的影响。考虑到未来不确定性因素仍然较多,过分看多或者看空市场似乎都不太可取,在缺乏足够风控和保值的手段前,适时把握进场时机及时获利不失为一种好的操作思路。
如果说现在还有什么话题,能引发全球的集体关注,恐怕气候变化一定算得上一个。从年初就开始的气候变化谈判大会,到上个月纽约的气候变化峰会,再到两个多月后确定发达国家2012年后温室气体减排目标的哥本哈根会议。气候变化这一主题,贯穿了整个2009年,而且每次都能汇聚全球的视线。而在全年大大小小的气候会议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分歧也从未停止过,甚至有人将即将召开的哥本哈根会议称为鸿门宴。究竟在气候相关的背后,包含了什么样的国家利益和政治博弈,让各国为之争夺如此激烈。在这样的全球背景下,中国又应该有着怎样的应对策略呢?
一、气候“战争”
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美国纽约召开,这是联合国历史上就气候变化问题举行的更大规模的国际会议,联合国192个会员国均派代表出席,其中包括90多位国家元首或 *** 首脑,足以证明这次峰会的重要程度。
气候变化被全球关注的背后是一组让人不安的数字,如今,全球每年要排放250多亿吨二氧化碳,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从工业化以来,已经增长了36%。人类制造了大量的温室气体,由此带来的灾难正不断威胁人类自身,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了5倍。有人预测,如果情况不加遏制,全球平均气温将在未来50年内升高2到3摄氏度;由气候变暖引起的干旱和洪灾将使2亿人流离失所。一系列连锁反应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把人类推到难以发展的尴尬境地。
好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意识到了这点,都开始从本国的国情出发来解决这一问题。而联合国不定期举行的气候变化会议其中一个主要议题也是要制定各国的减排任务,同时要求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进行减排。然而,在每一次会议上,一旦提及减排目标与资金技术 *** 的问题,马上就会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争议的焦点。
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在日本京都通过了旨在控制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协议——《京都议定书》。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说,发达国家,首先要做出政治的承诺,要有一个减排的目标,这个是绝对减排的,当然发展中国家,也要做出相应的,适当的国家减排的方案,所以这两个减排目标是不一样的,我们是自愿的,而且是相对的减排,他们就是强制要求的,而是要绝对的减排,当然这里面斗争很大。
但2001年,布什总统在上任时以“对美国经济发展带来过重负担”和“发展中国家也应该承担减排和限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为由,宣布美国退出《京都议定书》,也就表示美国不再承担减排责任。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说:“当然美国它是想说,它不管承诺,它也很想把中国和印度,还是拉进来,他认为印度、中国将来会排放那么多,我们辛辛苦苦搞了排放,结果他们将来排放更多。”
《京都议定书》规定,到2010年,所有发达国家二氧化碳等6种温室气体的排放量,要比1990年减少5.2%。作为全球经济之一大国的美国,人口仅占全球人口的3%,而排放的二氧化碳却占全球排放量的25%以上,当时给美国制定的减排任务为,到2012年必须让温室气体排放削减7%。而在减排这一问题上,中国长期以来坚持实行“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也就是说,发展中国家在气候问题上同样承担责任,但受经济发展阶段和实力所限,不应和发达国家承担同等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责任。而在责任大小的问题上,美国等发达国家坚持认为,一些发展中国家目前在碳排放的总量上迅速增加,其中,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更大的国家,所以应承担重要责任。而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早在工业革命时期就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他们是当前气候变暖的始作俑者。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表示,发达国家,要承担历史责任,历史上他们排放了太多的二氧化碳,所以才造成了我们今天气侯变化,对我们农业、对我们的水、对我们各种资源、对我们公众健康的影响。在历史上是由发达国家造成的,所以我们希望就是说发达国家,一定要做出他们的承诺,来拿出资金和技术来支持发展中国家。
2007年12月15日下午,经过持续十多天的马拉松式谈判,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终于通过名为“巴厘路线图”的决议。决议强调了在以前国际谈判中受到忽视的“技术开发和 *** 问题以及资金问题”。在这一问题上,发展中国家认为发达国家应将其GDP 0.5%~1%用于提供资金支持,来帮助发展中国家减排,但在落实到实际的行动上时,发达国家却迟迟没有动静。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说,从目前看来,美国和其它的发达国家的减排目标的承诺都是太低了,给的资金现在目前还没有着落,我们估算了一下,每年应该是1650亿美元,那么目前连1美元的这个影子还看不到。而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潘家华也说:“实际上现在中国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核能开发,在这个能源效益的提高这些方面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做得都好,我们做了,有目共睹事实摆在那儿了。第二,我们想做得更好,但是我们的资金技术,像这个风能发电机和电子控制水平设备,我们没有,给我们吧,我们可以做得更好,拿来吧,我们可以做。”
作为研究环境经济的学者,潘家华认为,要让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气候问题上发挥作用,美国等发达国家必须率先起榜样作用,否则很难得到共鸣。中国社科院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潘家华说:“我们想做得更好,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做,你们做给我看一看,对不对?现在美国、欧洲、日本没有一个敢说我做的,就像我这样做就行。拍着胸脯,像我这样做,拿不出来呀。”
虽然在技术和资金的支持上,迟迟未做出实质性的举动,但奥巴马和鸠山由纪夫的相继上台,让美国和日本在减排问题上已经表现出比前任更为积极的态度。这也让中国感受到了越来越强的减排压力。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经济安全中心主任 江涌强调:“没有哪一个议题,像气侯变化议题一样,具有杀伤力,这就是我个人认为是美国的它一个战略转变的一个重大考量。”
为此,在纽约的气候峰会上,中国已经做出的回应:中国争取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要有显著下降。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的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仅通过降低能耗这一项,中国5年内可以节省能源6. 2亿吨标准煤,相当于少排放15亿吨二氧化碳。这些承诺都显示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姿态。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 杨富强表示,中国目前,所做出来的减排,比如说20%的节能目标,是15亿吨二氧化碳,是目前世界上,所有的国家中,减排力量更大的这么一个国家目标。
今年12月,联合国将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气候变化大会,这是继2005年生效的《京都议定书》后,又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性意义的全球气候会议。届时,与会各国将就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安排达成一致。然而就在各国的政治家们准备预订去哥本哈根的机票时,更先抵达哥本哈根的是一团团乌云。《经济学人》杂志撰文称“哥本哈根会议的前景目前还不明朗。在纽约举行的气候会议,除了阐述气候变化带来的危害外,美国总统奥巴马几乎未提出具体的措施,他所说的内容极为空洞。” 而最近一段时间,美国 *** 受医改问题牵制,不仅没有在气候变化问题上有更积极的态度,反而发出了倒退的声音,使得哥本哈根大会之前的多轮会谈都停滞不前。这些迹象都使得即将到来的气候谈判迷雾重重。
说到发达国家的减排问题就不能不提到美国,作为全球更大的经济体和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它的态度和作为将对全球减排问题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奥巴马上台后一改布什 *** 的消极态度,推出了庞大的新能源发展计划,那么这一计划对全球的能源格局、乃至经济又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二、新霸主计划
2009年2月,奥巴马上任之一周,签署了两项总统行政法令,要求美国提高燃油使用效率,并允许州 *** 制定高于国家标准的汽车尾气二氧化碳含量标准。他在白宫当天举行的发布会上说:“美国准备在新能源上重新领导世界。”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能源部长朱棣文共同访华。两位部长此行提及最多的一个关键词也是新能源。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告诉我们,作为世界上两个最有生产力和创新力的经济体,美国和中国都有着独特的地位,来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各种全球急需可再生能源技术。
还是新能源,今年2月11号,美国通过的《2009年恢复与再投资法》中,有约500亿美元用来提高能效和扩大对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在涉及新能源计划中,其中100亿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为新能源并入(火)电网创造物质条件,其余400亿全部用于扶持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种种迹象表明,这个世界经济的之一大国已经将发展新能源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海滨表示,其实最早的推动新能源的进程,不是美国,日本,欧盟,其实走在前面。但是并没有形成一波很强烈的潮流,美国奥巴马 *** 他一推动以后,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
从历史看,美国一直不曾放松对能源的控制。发动了伊拉克战争的小布什曾被戏称为“Oil guy”——石油人。早在他就职初期,2001年4月的白宫内阁会议上就做出过这样的决议:“由于伊拉克对石油市场可能有不安定的影响,这是美国无法接受的风险,因而军事干预是必须的。”曾为美国 *** 效力多年的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也在自己的回忆录中直言不讳地指出布什 *** 发动伊战的根本原因——石油。他在回忆录中这样写到:“如果你说美国出兵伊拉克就是为了有更多的石油, 那有人就该问了,‘那我们为什么油价还80美元那么高呢’? ”于是记者问到:“如果我们不出兵伊拉克,那么我们现在的油价就该到每桶130美元、140美元一桶了,是这样吗?”他回答:“对,没错”。记者怀疑的问到:“您确定吗?”格林斯潘回答说:“ 当然,这就是打击萨达姆的目的。”
可以说美国从来没有放弃过对能源的控制,手段也从军事打击到金融控制,不断出新。然而在小布什第二个任期时,对于能源的认知开始悄然发生着变化。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说,美国前期阶段的时候,重点为了维护国土安全,防范恐怖袭击。后来,也随着国际这个经济环境格局,竞争秩序的这一个变化,再加上国际利益集团搏弈的这种变化,那么布什 *** ,也在修整他的能源政策。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海滨说:“小布什 *** 时期,虽然在京都议定书的问题,在全球气候制度建构方面,它作用很小,甚至是采取了单边主义的做法;但是有一点请大家要注意,小布什 *** 时期,每年都投入50到60亿美元用于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
布什 *** 当年在新能源方面提出的最为有力的举措,就是2007年,开始大力推行的玉米乙醇加工技术。美国计划要在2017年前将玉米乙醇等生物燃料生产量提高为当时产量的5倍。江涌表示,当年玉米乙醇的兴起让嗅觉灵敏的美国金融资本在对玉米期货的控制中赚了个盆满钵满。但生物乙醇技术也因为加剧了全球粮食价格的上涨而广受批评,有人用汽车轮子碾碎穷人饭碗来形容这项举措。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 江涌说:“上一轮,就是07、08年世界粮食价格的上涨,那么人们普遍指责美国和欧洲,然后搞生物能源,因为搞玉米来加工乙醇,包括联合国,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都在指责欧美这种行为,是违反人类的,反人类的这种行为,是极其不人道的。
现在看来,很多人认为美国当时力推玉米乙醇并非只是想发展清洁能源这么简单,玉米的短缺也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农业问题。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曾经在上个世纪70年代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了国家;而控制了粮食,你就控制了人类。基辛格这番话的背景来自1974年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的一份研究报告。报告认为,发展中国家人口膨胀,那么政治、经济和军事力量会很快因之增强。这对美国来说自然是一个威胁。所以,可以通过控制粮食出口,逼迫那些国家实施控制生育的政策,限制国力的增长。这份报告也被当做后来美国引发的这场的粮食危机的政策源头。
江涌,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国经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在他看来,美国各个时期的能源政策都不如在气候这个议题下的新能源策略具有威慑力。那么,奥巴马的新能源政策会给世界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他说:“新能源,它都被泛政治化了。现在很明显的泛政治化,如果你不做,你就是影响国家形象,你的国家形象的问题,/在发展国家,未来解决基本生存的问题的时候,那么他们引领这样一个大旗,所以这个方面,我们觉得它设置话题 议题的能力太强了,这就是他们的话语权。”
今年4月初,美国能源部长的朱棣文在美国《新闻周刊》上,呼吁美国“放弃石油”,“掌握自己的能源命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海滨笑着说到:“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你可以看到,2003年,美国打了伊拉克,确实国力受到很大的影响和削弱,另外一个方面,可以看到在美国对外政策当中,看到拉美的委内瑞拉,俄罗斯,这些实际上经常打的牌就是能源,就是石油牌。另外还有就是伊朗问题,他经常说要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美国也是难以承受世界之重。奥巴马 *** 要考虑能源安全,就是石油、天然气,传统化石燃料,可靠的供应是个很大的问题。对这个问题,国外的依赖越大,国家越脆弱,你就越难随行你国家的利益和政策。”
“一个控制不了自己能源的国家也控制不了自己的未来。”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一书中,以犀利笔触表达了自己对美国能源政策新的看法:我们一方面通过战争和金融手段继续加大对国外石油的控制,另一方面,要加快新能源的研发,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未来10年要投入1500亿美元资助替代能源的研究。这两方面共同作用,才能尽快摆脱对石油输出国的高度依赖。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说,美国之所以要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因为之一,美国发现它当时没有应对气侯变化,退出《京都议定书》以后,它在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发展上落后了。所以奥巴马提出能源新政,当然还有国内的原因,他想要利用可再生能源,然后代替大量的石油进口。因为美国喊了几十年,说要减少石油供应安全的,这种威胁,但是这种威胁,仍然时时刻刻存在,所以美国表示最后试一试可再生能源。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张海滨也表示如果说美国占领了新能源技术的制高点,这无疑对美国它的霸权的地位的巩固和维护,那都是至关重要的。
可见,奥巴马挥舞绿色大旗,大步前进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要让那些以石油为战略资源、在政治上敢于向美国叫板的国家逐渐失去话语权。接下来,美国还将通过制定新能源的游戏规则再次牢牢握住世界经济的主导权。
说到新能源,不得不提到一个词:碳交易,它在国际市场上有一个通行的叫法CDM,CDM是清洁发展机制的简称。1997年联合国气候大会通过的《京都议定书》规定了未来几年发达国家的强制减排任务,为完成这一任务,发达国家需要为此支付高昂的成本,像在日本境内,减排1吨二氧化碳的要花费234美元的成本,美国也需要153美元,而发展中国家的平均减排成本仅仅是十几美元,在中国,每减少一吨碳排放也只需要20美元,正是这种巨大的减排成本差异,让发达国家热衷于在发展中国家寻找减排项目,CDM就是这样一种用资金换碳排放的机制。从广泛的意义来讲,任何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技术,都可以作为CDM项目来开展,比如新能源。目前在中国,有不少的风电企业已经开始从中受益。
没什么关联,但市场的一些信号都会对乙二醇和玉米有影响,至于是利好还是利空不一定同步也不一定不同步。
网站首页: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微信:527209157)
本文链接:https://52ol.cn/post/63835.html
Copyright 2012-2024 期货手续费网-加1分开户 网站地图 邮箱:diyijiaoyi@qq.com 微信:527209157 湘ICP备18014167号